各位未來的數據偵探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圖表的奇妙世界!你們有沒有想過如何可以用圖畫來表達資料,而不是只用文字和數字呢?這個單元就是要教你們這個魔法!我們會學兩種超級實用的工具:折線圖以及圓形圖。
為什麼這個這麼重要呢?因為當你懂得看以及畫這些圖表的時候,你就可以更快地理解資料,甚至用數字講你自己的故事!就好像做一個數據偵探般,在圖畫裡面找到隱藏的線索和故事!
第一部分:折線圖 – 點點相連!
什麼是折線圖呢?
試著幻想你玩著「點點相連」的遊戲,折線圖(或者只叫線圖)都有些像這樣!它會用點子和線條來顯示一些事物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想追蹤溫度、你長高了多少,或者球隊每個月進了多少球,折線圖就最適合用!
每個折線圖都有幾個重要的部分:
- 標題:告訴我們這個圖表講述著什麼。
- 橫軸(下面那條線):這條線通常會顯示時間(例如小時、日數或者月份)。它又叫做x軸。
- 縱軸(旁邊那條線):這條線就顯示量度著的事物的數量或數值(例如溫度、身高多少厘米,或者人數)。它又叫做y軸。
- 點子:每個點子都代表了某個特定時間的一個資料。
- 線條:它們會將點子連接起來,顯示事物的變化。
快速溫習小提示
折線圖最適合用來顯示數據如何隨著時間變化。
如何看折線圖(做個小偵探!)
懂得秘訣之後,看折線圖就變得非常簡單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想像這個圖表叫做《星期一的溫度》。
想找出某個時間的溫度,你只需要跟著這幾個步驟:
- 在橫軸(下面那條線)找出時間。假設我們想知道上午10點的溫度。
- 從那個時間點向上垂直移動手指,直到碰到一個點子。
- 從那個點子,橫向移動手指到縱軸(旁邊那條線)。
- 讀出數字!那個就是你的答案了。
線條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 線條向上升,代表數值正在增加(越來越大)。(例如:溫度越來越暖)
- 線條向下跌,代表數值正在減少(越來越小)。(例如:溫度越來越冷)
- 線條是平坦的,代表沒有變化。
如何畫你的折線圖
不用擔心,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有些難,但其實就好像有計畫地畫畫而已!假設我們想畫一個圖表,來顯示一棵小植物在4個星期內的生長情況。
我們的數據:第1週:2厘米,第2週:3厘米,第3週:5厘米,第4週:6厘米。
逐步教學:
- 畫軸:畫一個「L」形。下面那條線是橫軸,旁邊那條線是縱軸。
- 標示軸:在橫軸下面寫「週數」,在縱軸旁邊寫「高度(厘米)」。
- 加入刻度:在橫軸上,標示並寫上「第1週」、「第2週」、「第3週」、「第4週」。在縱軸上,從0開始寫數字。記住要確保它們之間的間距是平均的(例如0、1、2、3、4、5、6、7般)。
- 標示點子:
- 第1週,向上去到2厘米的位置,點一個點。
- 第2週,向上去到3厘米的位置,點一個點。
- 第3週,向上去到5厘米的位置,點一個點。
- 第4週,向上去到6厘米的位置,點一個點。 - 連接點子:用尺將你的點子順著次序(由第一個到最後一個)畫直線連接起來。
- 加個標題:在上面寫一個標題,例如《我的植物生長圖》般。
要避免的常見錯誤:記住一定要用尺來連接點子!那些「折線」應該是直的,而不是彎彎曲曲的!
折線圖小總結
當你想講一個關於數據如何隨著時間變化的故事時,折線圖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了!它們可以很清楚地顯示數據的升跌起伏!
第二部分:圓形圖 – 數據的一塊「派」!
什麼是圓形圖呢?
想一下你最喜歡的薄餅或者餡餅,切開了一塊塊般。圓形圖就好像這樣!它是一個圓形,用來顯示一個整體如何被分成不同的部分或者種類。整個圓形就代表了百分之百(100%)的事物,而每一塊「派」就是整體的一部分。
圓形圖很適合用來比較每個部分的大小。越大塊的「派」就代表越大的部分!
你知道嗎?
一個完整的圓形有360度 ($$360^ ext{o}$$)。這個對理解圓形圖很重要!如果一塊「派」是整個圓形的一半,它就會是180度 ($$180^ ext{o}$$);如果是四分之一,它就會是90度 ($$90^ ext{o}$$)。
如何看圓形圖
假設我們有一個圓形圖,叫做《6A班最喜歡的水果》。整個圓形就代表了班上所有的同學。
- 看標題:這個會告訴你整個圓形代表著什麼。
- 看「派」的大小:你一看就可以知道哪種水果最受歡迎(它會有最大塊的「派」),以及哪種最不受歡迎(最小塊的「派」)。
- 看標籤:每塊「派」都會有標籤,告訴你它代表什麼(例如:蘋果、香蕉、橘子),通常還會有數字或者百分比。
簡單計算與理解
有時,題目可能會告訴你某塊「派」的角度。你可以用這個來找出更多資料!例如,如果6A班總共有24位同學。
- 如果「蘋果」的「派」有$$180^ ext{o}$$角,那就是圓形的一半了($$180^ ext{o}$$是$$360^ ext{o}$$的一半)。所以,有一半同學選了蘋果!即是12位同學。
- 如果「香蕉」的「派」有$$90^ ext{o}$$角,那就是圓形的四分之一了($$90^ ext{o}$$是$$360^ ext{o}$$的四分之一)。所以,有四分之一同學選了香蕉!即是6位同學。
好消息!你不需要用量角器來量度角度的。你所需的數字會在圖表或者題目裡面直接給你。
圓形圖小總結
當你想顯示一個整體內的不同部分時,圓形圖就是最完美的選擇了!它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哪個部分大一些,哪個部分小一些。
第三部分:如何選擇適合的圖表
現在你懂了兩種圖表了,那麼你如何決定用哪種呢?其實很簡單!
問自己一個關鍵問題:我想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 想顯示某樣事物如何隨著時間變化...
...就用折線圖!
例子:你一個學年的考試分數、公園每月的訪客數量。 - 想顯示一個整體內的不同部分...
...就用圓形圖!
例子:圖書館裡面不同類型的書(小說、非小說、漫畫)、一個家庭每月的開支分配。
考考你!
1. 如果你想顯示一年內,每個月有多少日是晴天,哪種圖表會比較好呢?
答案:折線圖會很好用,因為它可以顯示晴天日數在一年時間內如何變化。
2. 如果你數完了停車場裡面所有汽車,想顯示有多少是紅色、藍色、黑色與白色,哪種圖表會最適合呢?
答案:圓形圖會是最完美的選擇!整個圓形就代表了所有汽車,而不同顏色的「派」就顯示了它們作為整體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