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香港的公共財政

👋 你好!一起探索香港的「錢從何來」!

你可曾想過,我們每天漫步的優美公園、宏偉圖書館,還有潔淨的街道,是誰為它們買單呢?又或是我們的老師和警察,他們的薪水是從哪裡來的?答案就是公共財政

你可以這樣想:你也有零用錢吧?你決定零用錢從哪裡來(爸爸媽媽給的、利是錢),也決定怎樣花用(買零食、玩遊戲、儲起來)。公共財政就是同一個道理,不過它是關於整個香港的!它講述了香港特區政府如何管理它的錢。

了解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政府的理財決定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包括你和你的家人呢。現在就讓我們深入了解,看看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吧!


第一部分:政府的「銀包」—— 收入與開支

想像一下政府有一個巨型銀包。錢會進來,錢也會出去。就這麼簡單!

政府的錢從何來?(歲入

歲入是指政府所收到的所有收入。在香港,主要來源包括:

  • 稅收:這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來源!它是市民和公司必須向政府繳交的一筆金錢。
    例子:薪俸稅(由工作人士從其薪金中繳交)、利得稅(由公司從其利潤中繳交),以及印花稅(買賣物業或股票時所繳交的稅項)。

  • 賣地:香港的土地全部由政府擁有。政府透過批出長期土地租約予發展商,賺取大量金錢,這些發展商隨後會在這些土地上興建住宅和商場。這是香港一個非常獨特且龐大的收入來源。

  • 費用及收費:這是你為特定政府服務所支付的金錢。
    例子:申請新身份證的費用、公共游泳池的入場費,或車輛牌照的費用。

  • 投資收入:政府會儲存和投資大量資金(例如透過外匯基金進行投資)。這些投資所帶來的利潤是另一種歲入來源。
政府如何花錢?(開支

開支是政府花費金錢的地方。這些開支用於提供服務和建設城市設施。主要範疇包括:

  • 教育:這當然是為了我們的學校啦!這是最大的開支範疇之一。
    例子:支付教師薪金、興建新學校,以及為學生提供資助。

  • 社會福利:這意味著幫助有需要的人。
    例子:為低收入家庭而設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以及為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的津貼。

  • 醫療衞生:為了讓我們所有人保持健康!
    例子:營運瑪麗醫院等公立醫院、資助政府診所,以及支付醫生和護士的薪金。

  • 基礎建設:這些是大型的建設項目,有助我們的城市暢順運作。
    例子:興建新的港鐵線、高速公路、橋樑,以及發展新市鎮。

  • 保安:為了確保我們的城市安全。
    例子:為香港警務處、消防處和海關提供資金。
⭐ 第一部分重點

政府的銀包會透過歲入(主要來自稅收和賣地)而充實,並透過用於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衞生和社會福利等開支而清空。


第二部分:什麼因素決定開支?

政府並非可以隨意花錢。有一些重要的規則和因素引導著它的決定。

1. 《基本法》:主要法則

《基本法》是香港的小憲法。《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是關於公共財政非常重要的一條規定。它指出香港應盡力保持預算平衡,避免赤字(即開支多於收入),並使開支的增長與經濟增長相適應。

比喻:這就像你的父母對你說:「盡量不要花費超過你每週的零用錢!」

2. 政府歲入:巧婦難為無米炊!

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如果經濟表現良好,公司會賺取更多利潤,市民的收入也會增加,因此政府可以收取更多稅收。有了更多錢,政府就能負擔更多開支。如果經濟不景,歲入便會下降,政府可能就需要削減開支。

3. 施政方針:政府的年度「待辦事項清單」

每年,行政長官都會發表一份名為施政報告的演說。這份演說闡述了政府未來一年的主要目標和優先事項。如果施政報告著重於改善長者醫療服務,那麼你可以預期政府在這方面的開支會增加。

⭐ 第二部分重點

政府開支受到三大主要因素的嚴格控制:《基本法》中的規定、政府所收取的歲入金額,以及施政方針中列出的年度目標。


第三部分:公共財政的遠大目標

那麼,政府為何要收取和花費所有這些金錢呢?它為我們的社會訂下了三大主要目標。

1. 滿足社會需要

政府提供每個人都必需但可能無法獨自負擔的基本服務。這確保了所有市民都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
例子:可負擔的公共房屋、廉價的公共醫療服務,以及十二年免費教育。

2. 重新分配收入(使社會更公平)

別擔心這聽起來很複雜!想像一下社會財富是一個巨型薄餅。有些人分到很大塊,而另一些人則只分到很小塊。

政府利用公共財政來使這情況變得更公平一點。它從最大的薄餅塊中取走一小部分(透過累進稅制度,即收入較高者繳交更高百分比的稅款),並將其給予那些擁有最小塊的人(透過社會福利)。這有助於縮小貧富差距。

3. 推動經濟發展

政府開支可以幫助經濟增長。透過投資於基礎建設,例如新建機場或高速鐵路,這能創造就業機會,並使香港成為對營商者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從長遠來看,這對每個人都有益處。

⭐ 第三部分重點

公共財政不只是一堆數字。它是一個強大的工具,用於為所有人提供服務使社會更公平,以及幫助經濟增長


第四部分:我們的權利與責任

公共財政是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一個雙向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有份參與!

我們的責任:繳稅

每位合資格的市民和企業都有責任依法繳納稅款。這是我們為建設更美好社會所作的貢獻。我們的稅款正是我們去醫院和上學的資金來源。

我們的權利:享用公共服務

因為我們履行了繳稅的責任,所以我們有權享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這包括從公共圖書館借書到受警隊保護的一切服務。

快速回顧:雙向關係

我們付出(我們的責任) → 繳稅
我們獲得(我們的權利) → 享用公共服務

⭐ 第四部分重點

市民與政府之間存在著清晰的關係:我們有繳納稅款的責任,並有權利享用由稅款資助的公共服務


第五部分:香港獨特的稅務制度

香港以其獨特的稅務制度而聞名世界。它與美國或英國等許多其他已發展地區大不相同。

香港稅務制度的主要特點:
  • 低稅率:香港個人和公司繳納稅款的收入百分比,遠低於大多數西方國家。

  • 簡單稅制:我們的稅種較少。例如,香港沒有銷售稅(亦稱為商品及服務稅或增值稅),而這種稅在許多其他國家幾乎是你在購買任何東西時都需要支付的。
為何香港與眾不同?

這種「低稅率及簡單」的稅務制度旨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和人才來港工作和投資,這有助於我們的經濟發展。

取捨:雖然我們享受低稅率,但高稅率國家通常會提供更全面的福利,例如免費大學教育或更豐厚的失業福利。香港則嚴重依賴其他歲入來源,例如賣地,以彌補較低的稅收收入。

⭐ 第五部分重點

香港維持低稅率及簡單的稅務制度,以保持經濟競爭力。這與許多其他已發展國家不同,它們徵收較高的稅款以資助更廣泛的社會福利。


延伸議題:一大挑戰——人口老化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將會影響香港未來公共財政的重大挑戰。我們的城市正經歷人口老化,這意味著老年人越來越多,而年輕的勞動人口比例卻越來越小。

這如何影響政府的銀包?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蹺蹺板。

一邊是,開支 ▲ 上升
老年人口增多意味著政府需要大大增加在以下方面的開支:

  • 醫療衞生:長者通常需要更多的醫療護理。
  • 社會福利:在長者津貼和服務方面的開支增加。
  • 房屋:對長者友善的房屋和護理設施的需求增加。

另一邊是,歲入 ▼ 下降
年輕工作人口減少意味著:

  • 繳交薪俸稅的人數減少。
  • 「稅基」(納稅人總數)萎縮。

可能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這是一個艱鉅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政府必須考慮不同的方案,以應付長者的需要:

  • 尋找更多資金:這可能意味著提高現有稅款或引入新稅項,但這可能令香港對營商者吸引力下降。
  • 鼓勵私人儲蓄:說服市民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儲蓄更多,並購買私人醫療保險。
  • 動用儲備:動用政府龐大的儲蓄(即其財政儲備),但這筆錢不會永遠用不完。
⭐ 延伸議題重點

人口老化透過增加開支(醫療衞生/福利)同時減少歲入(來自較少勞動人口),對公共財政構成巨大壓力。尋找一種可持續的方式來支付長者護理費用,是香港未來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