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國際都會」的世界!

各位同學,大家好!你們有沒有想過,香港、倫敦或紐約這些城市,為什麼會如此特別和有名呢?它們不只擁有高樓大廈和繁忙的街道。它們被稱為「國際都會」,意即它們是全世界極其重要的中心。

在這份筆記中,我們將會探討:
- 到底什麼是「國際都會」?
- 為何香港是國際都會的絕佳例子?
- 其他著名城市又如何符合這個定義?

學習這些知識有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城市,並明白我們如何與世界各地的人和地方緊密相連。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吧!


第一部分:城市「國際化」的要素是什麼?以香港為例

關鍵要素:「開放」

國際都會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開放」。想像一下,這扇門是敞開的,讓各種事物輕鬆進出。一個國際都會透過四種主要方式向世界開放。

初時覺得有點難懂也不用擔心,我們會用香港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例子來為大家詳細解釋!

快速回顧:四種「開放」模式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記住這四種「開放」模式,只需記著「M-I-P-C」就可以了!
- M 代表資金 (Money / Capital)
- I 代表資訊 (Information / Media & Info)
- P 代表人才 (People / Human Resources)
- C 代表文化 (Culture)

1. 資金的開放
這代表資金可以輕易地進出城市。大型跨國公司和銀行都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因為從香港與世界各地進行商業貿易非常便利。
真實例子:看看中環各式各樣的國際銀行,例如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和中國銀行。它們將香港的資金與世界各地連接起來。香港交易所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 資訊與媒體的開放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輕鬆獲取來自全球各地的新聞、思想和資訊。互聯網不受審查,我們可以觀看來自不同國家的新聞頻道或瀏覽網站。
真實例子:你可以像看本地新聞一樣,輕鬆收看英國廣播公司 (BBC,英國)、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CNN,美國) 的新聞,或在網上閱讀《紐約時報》。這讓我們與全球事件保持聯繫。

3. 人才(人力資源)的開放
這指的是城市如何歡迎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士居住和工作。國際都會對人才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從頂尖的商業行政人員到技術工人,都匯聚於此。
真實例子:你的學校可能會有來自其他國家的老師或同學。你也會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金融、法律及其他行業工作。我們還有許多家庭傭工,主要來自菲律賓和印尼,她們是我們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文化的開放
這代表這個城市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傳統、美食、音樂和藝術的「大熔爐」。你不用出國旅行,也能享受全球化的體驗!
真實例子:在尖沙咀或中環,你可以在同一條街上品嚐意大利薄餅、日本壽司、印度咖哩和美式漢堡!我們也可以觀看荷里活電影、聽K-pop,並慶祝不同文化背景的節日。

城市的磁石效應:推力與拉力因素

為何有這麼多外國人選擇來香港?我們可以用「推力與拉力因素」來解釋。想像一下,香港就像一塊強大的磁石!

- 拉力因素是指吸引人們來到一個城市的優點。(磁石的吸力)
- 推力因素是指人們原居地不那麼理想的條件,促使他們離開並尋找新的地方。

香港的「拉力」因素(人們為何來到香港)

- 就業機會:提供大量職位,尤其在商業、金融和科技範疇。
- 低稅率:人們可以保留更多賺到的錢。
- 精彩的城市生活: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安全又便利的居住地。
- 亞洲門戶:是往來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營商的理想基地。

常見的「推力」因素(人們為何離開家園)

- 原居地就業機會較少。
- 尋求新體驗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 原居地政治或經濟不穩定。

第一部分:重點總結

像香港這樣的國際都會,對世界的資金、資訊、人才和文化(M-I-P-C)都非常開放。這種開放性產生強大的「拉力因素」,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


第二部分:認識其他國際都會

當然,香港並不是唯一的國際都會!像紐約倫敦等其他城市,同樣是重要的國際樞紐。讓我們看看它們如何展現出相同的特點。

倫敦和紐約之旅!

如果我們運用M-I-P-C清單,便會明白這些城市為何能成為全球領導者。

英國倫敦
- M(資金):一個龐大的金融中心,常被稱為「倫敦金融城」,與香港和紐約並駕齊驅。
- I(資訊):擁有世界知名的新聞機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路透社。
- P(人才):極其多元化,匯聚世界各地的人才。你可以在那裡聽到數百種語言!
- C(文化):以其博物館、西區劇院表演和音樂場景而聞名。

美國紐約市
- M(資金):華爾街和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所在地。
- I(資訊):聯合國(UN)總部設於此,是全球政治和資訊的重要中心。
- P(人才):以其「移民大熔爐」而聞名。自由女神像正是歡迎世界各地人們的象徵。
- C(文化):百老匯表演、世界級的藝術畫廊,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美食和音樂。

正如香港一樣,這些城市也擁有強大的「拉力因素」,吸引尋求機會的跨國商人、專業人士和勞工。

你知道嗎?

「國際都會」(全球城市)這個詞彙於1991年由社會學家莎士姬亞·薩森(Saskia Sassen)普及化。她解釋說,這些城市是全球經濟的「指揮中心」,所有重大決策都在這裡制定!

第二部分:重點總結

倫敦和紐約等頂尖國際都會,與香港擁有相同的關鍵特點。它們都非常開放,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資訊、人才和文化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為何這很重要?宏觀的視角

了解「國際都會」的概念很重要,因為它向我們展示了世界是如何緊密相連的。生活在像香港這樣的國際都會,意味著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國際化的社群的一部分。

這教導我們重要的價值觀:
- 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當我們遇到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時,我們學習欣賞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 開闊思維:接觸全球新聞和文化有助我們擴闊視野,對新事物抱持更開放的態度。
- 互相依存:它向我們展示,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反之亦然。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恭喜大家成功完成這些筆記!現在你對香港為何成為「國際都會」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應該有更深入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