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二:歐洲文明的發展

各位同學好!準備好來一場時光倒流之旅了嗎?你有沒有想過,像民主制度、我們現在遵守的法律,甚至是許多重要宏偉建築的設計,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呢?其實,許多事物都是幾千年前由歐洲開始的!

在這個單元,我們會探索兩個超級重要的時期:古典文明(想像一下,古希臘和羅馬人穿著涼鞋的時代)以及中世紀歐洲(想想騎士、城堡以及權力強大的國王)。了解它們,就如同在學習許多塑造我們現今世界的概念的「起源故事」一般。這不單止是關於舊的日期以及人名;而是關於我們現代生活的基石。我們一起深入探索吧!


第一部分:輝煌的古文明——古希臘與羅馬

當我們說「古典文明」的時候,我們是指古希臘和古羅馬這兩個令人驚嘆的社會。它們之所以被稱為「古典」,是因為它們的思想實在太出色了,像一齣永不過時的經典電影或者一首永遠好聽的歌一樣,幾百年來不斷被模仿和欣賞!

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與公民

古希臘人是一群不可思議的思想家和創新者。他們住在不同的城邦,每個城邦都像一個迷你國家。其中最出名的兩個就是雅典和斯巴達,它們兩個簡直是完全相反!

統治方式
  • 雅典與民主:在雅典,他們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叫做民主,意思是「人民統治」。成年男性公民可以聚集在一起,直接投票決定法律。
    比喻:想像一下,如果你們整間學校都可以投票決定下星期的午餐菜單,那就和雅典的民主有些相似了!不過,當時民主並不是人人有份的——婦女、奴隸以及外籍人士都沒有投票權。

  • 斯巴達與軍事統治:斯巴達一切都是以力量和軍隊為核心。他們的政府由一小撮軍事領袖統治。這種體制有時會被稱為賢人政治武士統治(timarchy)。他們的生活非常艱苦,一切都是為了培養出最優秀的士兵。
希臘文化與遺產(他們帶給我們什麼)
  • 神話與思想:你們可能聽過希臘神話裡面的神,像宙斯赫拉雅典娜一樣。這些神話是他們的宗教,也是用來解釋世界的故事。希臘也是首批偉大哲學家(意思是指「熱愛智慧的人」)的故鄉,像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樣。他們會問許多大問題,例如「什麼是公義?」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生活?」。

  • 藝術與建築:希臘人很喜歡美學和秩序。他們建造了許多宏偉的神廟,還有許多著名的柱式。你們現在在許多政府大樓、博物館以及銀行都還可以見到這種建築風格!

你知道嗎?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初是在古希臘,作為一個為了榮耀宙斯神而舉行的宗教節日開始的!

古羅馬:偉大的建造者與立法者

在希臘人之後,羅馬人建立了一個龐大而強大的文明。他們不太喜歡問大問題,反而更加注重實際行動,將事情處理好!他們是出色的工程師、士兵以及統治者。

統治方式

羅馬的政府隨著時間發展有所改變:

  1. 羅馬共和國:起初,羅馬是一個共和國。意思是公民會選出代表他們的官員,在一個叫做元老院的大議會裡面制定法律。
    比喻:這就好像你們選出學生會來為整間學校做決定一樣,而不是每件事都由所有人投票。現今許多國家,包括美國,都是共和國。

  2. 羅馬帝國:後來,共和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羅馬帝國,由強大的皇帝統治,從奧古斯都開始。皇帝對所有事情都有最終決定權。
羅馬文化與遺產(他們帶給我們什麼)
  • 法律與秩序:這是羅馬人最偉大的貢獻之一!他們相信書面法律適用於所有人。像「未經證實有罪,即被視為無罪」以及審判時需要證據的概念,都源於羅馬法律。這也正是現今歐洲以至世界各地大部分現代法律體系的基礎。

  • 驚人建築:羅馬人簡直是工程天才!他們建造了許多耐用的道路來連接帝國各地,還有輸水道(巨型石橋,用來將水輸送到城市),以及像羅馬競技場一樣,用來舉辦娛樂活動的巨大體育場。
小總結:古典文明

關鍵詞:遺產——「遺產」是指過去的人留下的事物,而這些事物對現今仍然產生影響。

古希臘的遺產:
- 民主的概念
- 哲學與批判性思維
- 經典建築(神廟和柱式)

古羅馬的遺產:
- 共和國的概念
- 書面法律和司法體系
- 驚人的工程技術(道路、輸水道)

核心要點——第一部分

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明,就好像是西方世界的「老祖宗」一樣。它們帶給我們第一批關於如何治理自己、如何制定公平法律,以及如何建造宏偉事物的偉大概念。它們的影響力真是無處不在!




第二部分:中世紀歐洲——騎士、城堡與教會

大約在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世紀。之所以叫做「中世紀」,是因為它介於古代世界和現代世界之間。大家不用擔心這段時期會不會很複雜,我們會逐一拆解!

中世紀歐洲的生活:封建制度

由於沒有了像羅馬帝國那樣強大的中央政府,人民需要保護。這就催生了一個叫做封建制度的體系。這個制度的核心就是用土地來交換忠誠和服務。

比喻:你可以將封建制度想像成一個由承諾構成的巨型金字塔。

  • 頂層:國王。國王擁有所有土地,但是他一個人無法全部管理。
  • 下一層:領主與貴族。國王會將大片土地(稱為封地)分封給有權勢的領主。作為回報,領主會向國王承諾效忠,並且提供騎士為他作戰。
  • 再下一層:騎士(附庸)。領主會將他們部分土地分封給騎士。作為回報,騎士承諾為領主和國王作戰。
  • 最底層:農民(農奴)。大部分人都是農民。他們沒有土地。他們會在騎士或領主的土地上耕作,為所有人提供食物。作為回報,他們可以得到一個地方住,最重要的是,得到抵禦攻擊的保護。不過他們是不能自由離開土地的。
記憶小貼士:封建金字塔

一個簡單記住次序的方法:記住「」就可以了!

(國王 → 領主 → 騎士 → 農民)

教會的力量:「信仰時代」

在中世紀歐洲,最強大和最具凝聚力的力量不是國王,也不是軍隊,而是基督教會。它的影響力非常龐大,滲透至生活的每個角落。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信仰時代」。

由羅馬教宗領導的教會,扮演了許多重要角色:

  • 精神層面的角色:教會引導著人們的宗教生活。它教導人們關於上帝、天堂和地獄的概念。神父會主持重要的儀式,例如洗禮、婚禮和葬禮。對於生活艱苦的人來說,宗教提供了希望和安慰。

  • 政治層面的角色:教會是一個政治巨頭!教宗可以為國王加冕,也可以將他們開除教籍(將他們逐出教會)。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懲罰,足以使國王失去所有權力。教會還有自己的法律,並徵收自己的稅收。

  • 社會層面的角色:在一個公共服務匱乏的世界,教會挺身而出。修道院(僧侶和修女居住的地方)是主要的學習中心。僧侶們會小心翼翼地抄寫和保存舊書,包括來自古希臘和羅馬的著作。教會還營運著當時唯一的醫院以及提供給窮人的慈善服務。
小總結:中世紀歐洲

關鍵詞:封建制度——一種以土地交換軍事服務和忠誠的政治社會體系。

關鍵詞:基督教世界——用來稱呼整個歐洲的基督徒群體,他們透過共同的信仰,在教會的領導下團結一致。

中世紀歐洲的主要特徵:
- 社會由封建金字塔組織(國王、領主、騎士、農民)。
- 生活以當地莊園為中心,以獲取保護和生存所需。
- 基督教會是最有權勢的機構,影響著政治、社會以及日常生活。

核心要點——第二部分

中世紀歐洲主要由兩方面塑造:嚴格的封建制度社會結構,以及基督教會龐大的力量。這個體系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提供了秩序和信仰,為現代歐洲各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