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一:人類需求:古與今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第一次時光倒流之旅。你有沒有想過數千年前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吃什麼?住在哪裡?這可能跟我們現今的生活方式大相徑庭,但你會驚訝地發現我們其實有很多共同之處。我們都有食物、水源和居所等基本需求。
在本章中,我們將探討兩個重要的問題:
1. 早期人類如何透過滿足基本需求,發展出令人驚嘆的文明?
2. 這些早期文明有哪些共同的主要特徵?
讓我們戴上歷史偵探帽,一起來揭開謎底吧!
石器時代:從生存到繁盛
我們的故事從石器時代開始。這屬於我們所說的史前時代——即文字尚未發明之前的時期。那麼,我們是如何得知這段歷史的呢?透過遺留下來的線索,例如古老的骨頭、工具和洞穴壁畫!
狩獵採集者的生活
想像一下你的生活沒有超級市場、房屋,甚至沒有農場。早期人類以遊牧方式生活,這意味著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他們總是為了尋找食物而四處遷徙!
- 狩獵與採集:男性通常狩獵動物以獲取肉類,而女性和兒童則採集可食用的植物、水果和堅果。
- 簡樸的石器工具:他們是生存大師!他們學會了敲打石頭來製作簡單的工具。這些工具幫助他們切割肉類、刮動物皮毛來製作衣服,並保護自己。你可以想像這就是史上第一把「多功能工具」!
- 火的力量:發現如何控制火是一項巨大的突破,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火提供了溫暖、煮熟食物(使其更安全、更美味),並能嚇跑危險的動物。
一項革命性的發明:農耕!
數千年來,人類都是遊牧者。然而,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徹底改變了一切:農業。
農業就是「耕種」的學術說法——學會播種和種植農作物。大約在同一時期,人們也開始馴養動物,這意味著他們馴服了山羊、綿羊和牛等動物,以獲取牛奶、肉類,並幫助農務。
為什麼這如此重要呢?
- 穩定的食物供應:再也不用四處遊蕩,只為尋找食物了。他們可以在原地種植所需的一切!
- 定居生活:由於不再需要遷徙,人們開始建造永久性的房屋和村落。
- 人口增長:隨著食物增多,人口也隨之增長。村落逐漸發展成城鎮,城鎮又進一步演變為城市。
你知道嗎?考古學家在香港本土,特別是南丫島和大嶼山等島嶼,也發現了石器時代的工具和陶器。這告訴我們,這個地區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居住了!
主要重點
從遊牧的狩獵採集生活方式轉變為定居的農耕生活,是人類發展的關鍵一步。它讓人們能夠擁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在一個地方居住,並形成更大的社群。
我們如何了解過去:歷史學家的偵探工具箱
在我們繼續深入之前,讓我們先來談談歷史學家是如何工作的。歷史學家就像偵探一樣,努力解開一個名為「過去」的謎團。他們所用的線索,我們稱之為史料。
線索主要分為兩種:
1. 一手史料:
這些是我們所研究時期「親身經歷者」的記述或物品。它們是由當時身處現場的人所創造的!
- 例子:日記、信件、照片、一個舊陶器(考古發現),甚至是一座建築物。這些都是未經加工的、第一手的證據。
2. 二手史料:
這些是在事件發生「之後」,由並非身處現場的人所創造的。他們研究一手史料來編寫他們的作品。
- 例子:你的歷史課本、電視上的紀錄片,或是關於某位歷史人物的傳記。它們幫助我們理解和詮釋一手史料。
史料也可以分為文字史料(例如書籍或法典)或非文字史料(例如工具、繪畫或建築物)。
快速複習小貼士
一手史料 = 來自當時(親歷者)。
二手史料 = 後來製作(報導者)。
要全面了解過去,同時運用兩種史料是非常重要的!
文明的誕生
那麼,人們已經定居下來,他們在耕作,村落也在不斷擴大。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文明的興起!文明是一個複雜且有組織的社會。
讓我們一步步來思考:
第一步:食物盈餘
多虧了農業,人們種植的食物量超出了他們的需求。這些多餘的食物就稱為盈餘。
第二步:分工
有了食物盈餘,並非所有人都必須從事農耕。人們可以專門從事不同的工作。有些人成為工匠(製作陶器或工具),有些人成為祭司,還有一些人則成為士兵。這就是所謂的分工。
第三步:發展與組織
隨著人口增長並形成城市,生活變得更加複雜。人們需要領袖來做決策、制定法律來維持秩序,以及建立各種制度來管理一切。這促成了政府的形成。
這些發展是世界上最早文明誕生的「秘方」,這些文明主要沿著河流發展起來,例如肥沃月灣、尼羅河谷、印度河谷和黃河谷。
主要重點
透過農業生產盈餘食物的能力,是開啟複雜社會或文明發展的關鍵。它讓人們能夠超越單純的生存需求,發展出更多元的活動。
文明的要素是什麼?五大主要特徵
那麼,村落和文明有什麼不同呢?歷史學家會尋找五個主要特徵。如果覺得內容很多很難記,別擔心,我們會為你一一解構!
記憶小貼士!
要記住這五個特徵,想想這句話:「We Go Climb Rocky Arches」。
W - 文字系統 (Writings)
G - 政府組織 (Government)
C - 城市生活 (Cities)<
R - 宗教信仰 (Religion)
A - 建築與科學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讓我們逐一看看:
1. 文字系統:文明社會發展出文字系統,用來記錄法律、貿易和歷史。例如,記錄儲存了多少穀物,或列出國王的名字。
2. 政府組織與治理:隨著城市的發展,他們需要領袖和法律來維持社會秩序和安全。這包括國王、官員和一支用於防衛的軍隊。
3. 城市生活:文明社會擁有城市,這些城市是人口、貿易和文化的中心。它們是主要的活動樞紐。
4. 宗教信仰:古代文明中的人們通常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這包括對眾神和女神的信仰,並常由有權勢的祭司領導。他們會建造廟宇並舉行儀式。
5. 建築與科學:文明社會建造了宏偉壯觀的公共建築,如廟宇和陵墓。他們還在科學和技術方面取得了進步,例如發明曆法、車輪,或發展數學。
個案研究:讓我們探索尼羅河谷!
你們的課程大綱要求你們研究四大早期文明中的其中一個。讓我們以尼羅河谷的古埃及作為我們的例子。這是一個完美的個案研究,能讓你看到這五個特徵是如何實際運作的!
文明:古埃及(非洲尼羅河沿岸)
1. 文字系統:埃及人發展了一種優美的圖像文字系統,稱為象形文字。他們將其刻在神廟牆壁上,並寫在莎草紙卷軸上。
2. 政府組織:埃及的統治者是一位權力巨大的國王,稱為法老,他被認為是活著的神。法老有官員協助治理王國和執行法律。
3. 城市生活:主要的城市如孟菲斯和底比斯都沿著尼羅河建造,尼羅河是埃及的命脈(為農耕和運輸提供水源)。
4. 宗教信仰:埃及人是多神論者,即他們崇拜多位神祇,例如拉(太陽神)。他們堅信來生,這也是他們發展出木乃伊化技術,以保存屍體為來生做準備的原因。
5. 建築與科學:埃及人是了不起的建築師!他們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作為法老的陵墓,以及宏偉的神廟。他們還在醫學、工程學和數學方面取得了進步,以幫助他們建造這些宏偉的建築。
想挑戰一下嗎?
既然你已經了解了埃及的例子,你也可以嘗試探索另一個文明(例如肥沃月灣、印度河谷或黃河谷),並比較它們的異同之處。這正是歷史學家會做的事!
章節總結
多麼精彩的旅程啊!我們看到了人類對食物的簡單需求,如何徹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 早期人類從遊牧的狩獵採集者,透過農業的發明,轉變為定居的農民。
- 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帶來了食物盈餘、更大的人口和新的職業,促使了第一批文明的形成。
- 所有早期文明都共享五個主要特徵:文字系統、政府組織、城市生活、宗教信仰和建築與科學。
數千年前這些古代民族所奠定的基礎,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的世界。請繼續保持好奇心,不斷地提問,探索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