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與誤差:你的「差不多!」指南

各位同學好!你有沒有試過跟朋友說「大概10分鐘後到」?或者聽說某個城市有「約200萬」人口?這就是估算!在本章中,我們將學習如何恰當地簡化數字,讓它們更容易處理。我們還會探討一個叫做「誤差」的概念。別擔心,這不代表你犯了錯!在數學上,「誤差」只是測量值與真確值之間的一個微小差異。

無論是煮飯、購物還是科學實驗,這都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超級實用的技能。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第一部分:估算的藝術

那麼,什麼是近似值?

近似值是一個接近真確值,但更為簡潔或方便使用的數字。我們很多時候無法得知真確值,或者根本不需要知道它。

例如,一個城鎮的真確人口可能是48,782人。但說它大約是49,000就容易得多了。

求近似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四捨五入

估算策略一:四捨五入法

這個方法你很可能以前見過!它只遵循一個簡單的規則。

四捨五入的黃金法則: 看要進位或捨去的位數右邊的數字。
- 如果該數字是5或以上(5、6、7、8、9),你便進位(將要捨去的位數加1)。
- 如果該數字是4或以下(4、3、2、1、0),它便保持不變(要捨去的位數不變)。

四捨五入後,要進位或捨去的位數右邊的所有數字都會被捨棄(如果它們在小數點之後)或變成零(如果它們在小數點之前)。我們來看看具體例子吧!

取至小數點後若干個位 (d.p.)

這方法用於縮短長小數。

例子:將8.736取至小數點後1位。

  1. 找出小數點後第一位的數字。它是7。這就是我們要進行四捨五入的位數。

  2. 看看它右邊的數字。它是3

  3. 它是否5或以上?不是,它是4或以下。所以,7保持不變。

  4. 捨棄7之後的所有數字。

答案: 8.7(取至小數點後1位)


取至某個位值

這方法用於整數。

例子:將4,815取至最接近的百位。

  1. 找出百位數的數字。它是8

  2. 看看它右邊的數字。它是1

  3. 它是否5或以上?不是。所以,8保持不變。

  4. 將8右邊的所有數字變成零。

答案: 4,800(取至最接近的百位)


取至若干個有效數字 (s.f.)

如果一開始覺得這個有點難,別擔心!有效數字就是數字中那些具有「意義」的重要數字。

如何辨認有效數字:

  • 規則1:所有非零數字(1-9)都永遠是有效數字。(例如,128有3個有效數字)

  • 規則2:非零數字之間的零永遠是有效數字。(例如,506有3個有效數字)

  • 規則3:數字開頭的零永遠不是有效數字。(例如,0.025只有2個有效數字,即2和5)

  • 規則4:數字末尾的零只有在有小數點的情況下才算有效數字。(例如,2.30有3個有效數字,但230只有2個有效數字)

例子:將0.07852取至2個有效數字。

  1. 找出第一個有效數字。它是7(根據規則3)。第二個是8。所以,8就是我們要進行四捨五入的位數。

  2. 看看8右邊的數字。它是5

  3. 它是否5或以上?是的!所以我們將8進位變成9。

  4. 捨棄新9之後的數字。

答案: 0.079(取至2個有效數字)

其他估算策略:向上取整與向下取整

有時候,「5或以上」這個規則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可能不適用。我們必須運用常識!

向上取整

當你需要確保有足夠的數量時,你會選擇向上取整。

例子:有45位學生要去旅行。每輛小巴可以載10位學生。你需要多少輛小巴?
計算:45 ÷ 10 = 4.5輛小巴。
你不能租半輛小巴!如果你向下取整到4輛小巴,有些學生就會落單了。你必須向上取整到5輛小巴,才能讓所有人都坐得下。

向下取整

當你受到所擁有的資源(例如金錢或物資)限制時,你會選擇向下取整。

例子:你有$30。一張電影票售$12。你可以買多少張票?
計算:30 ÷ 12 = 2.5張票。
你沒有足夠的錢買3張票,所以你必須向下取整。你可以買2張票。

第一部分的重點

估算幫助我們簡化數字。四捨五入是最常用的方法。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有時我們需要運用邏輯來判斷應該向上取整(確保足夠)還是向下取整(基於限制)。


第二部分:哎呀!測量誤差的世界

為什麼會產生誤差?

想像一下,你嘗試用尺量度你的書桌長度。它是正好60厘米嗎?還是60.1厘米?又或是60.08厘米?事實是,沒有任何測量是100%完美的。這種微小的不確定性,我們就稱之為測量誤差。這不是一個錯誤;它只是測量過程的自然組成部分。

最大的可能誤差:最大絕對誤差

可能誤差的大小取決於你的測量工具。如果你的尺子只顯示厘米,那麼你只能「準確至最接近的厘米」來測量。

最大絕對誤差是測量值與真確值之間可能出現的最大差異。它很容易就能找到!

$$ \text{Maximum Absolute Error} = \frac{\text{Smallest unit of measurement}}{2} $$

例子1:一本書的闊度測量為15厘米,準確至最接近的厘米
最小單位是1厘米。
最大絕對誤差 = 1厘米 ÷ 2 = 0.5厘米
這意味著書的真確闊度介乎 (15 - 0.5) 厘米與 (15 + 0.5) 厘米之間。也就是說,它介乎14.5厘米與15.5厘米之間。

例子2:一袋麵粉重2.5公斤,準確至最接近的0.1公斤
最小單位是0.1公斤。
最大絕對誤差 = 0.1公斤 ÷ 2 = 0.05公斤

誤差算大嗎?相對誤差與百分誤差

如果你測量螞蟻,1厘米的誤差是個大問題;但如果你測量足球場,那誤差就微不足道了!為了了解誤差相對於測量值來說有多「大」,我們使用相對誤差和百分誤差。

相對誤差

這將最大誤差與測量值進行比較。

$$ \text{Relative Error} = \frac{\text{Maximum Absolute Error}}{\text{Measured Value}} $$
百分誤差

這只是將相對誤差以百分比形式顯示,這樣更容易理解。

$$ \text{Percentage Error} = \text{Relative Error} \times 100\% $$

或者一步到位:

$$ \text{Percentage Error} = \frac{\text{Maximum Absolute Error}}{\text{Measured Value}} \times 100\% $$
快速回顧:誤差公式

1. 最大絕對誤差 = (最小單位) ÷ 2
2. 相對誤差 = (最大絕對誤差) ÷ (測量值)
3. 百分誤差 = 相對誤差 × 100%


第三部分:融會貫通

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吧!

你已經學會了所有概念,現在就讓我們來運用它們吧。這比看起來簡單多了!

問題:一道門的高度測量為200厘米,準確至最接近的厘米。求這個測量的百分誤差。

逐步解題:

步驟1:找出最大絕對誤差。
該測量準確至最接近的厘米,所以最小單位是1厘米。
最大絕對誤差 = 1厘米 ÷ 2 = 0.5厘米

步驟2:找出百分誤差。
我們使用公式: $$ \text{Percentage Error} = \frac{\text{Maximum Absolute Error}}{\text{Measured Value}} \times 100\% $$
測量值是200厘米。
百分誤差 = $$ \frac{0.5}{200} \times 100\% $$
百分誤差 = $$ 0.0025 \times 100\% $$
百分誤差 = 0.25%

答案:該測量的百分誤差是0.25%。看!你一定做得到!

挑戰一下自己!

現在輪到你像數學家一樣思考了。這是關於判斷在現實世界中什麼才是合理的。

問題:你正在購買圍欄板來圍繞花園。你計算出你需要準確22.3米的圍欄。商店只出售1米長的圍欄板。

你應該向下取整購買22塊圍欄板,還是向上取整購買23塊圍欄板?為什麼?

思考一下:如果你向下取整,你的圍欄就不夠長,而且會出現一個缺口!你必須向上取整,以確保整個花園都被圍起來。這就是選擇適合情況的估算策略的一個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