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代數的世界!

哈囉!準備好投入數學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代數。你可能聽過它很難,但別擔心!我們會將它拆解成簡單易懂的部分。

把代數想像成一種密碼,幫助我們解決謎題和現實世界的問題,例如計算特價商品的價格、規劃行程,甚至建立網站。在這章裡,你將學會如何說這種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語言」。我們開始吧!


第一部分:基本構件 —— 代數式

這一切都從這裡開始。我們學習如何把文字轉化為數學,並理解代數式的基本組成部分。

1.1 用字母表示數

在代數中,我們用字母來表示未知數。這些字母稱為變數 (variables)。這就像一個盒子,你可以隨意放入任何數字。

為什麼這很有用?想像你生日收到一筆錢,但你還不知道確切的金額。你可以稱之為「m」(m for money)!

關鍵技巧:將文字轉化為代數
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我們用字母 'n' 來代表「一個數字」。

  • 「一個數字多5」變成 $$n + 5$$
  • 「一個數字減少10」變成 $$n - 10$$
  • 「一個數字與3的積」變成 $$3n$$ (在代數中,我們通常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乘號「x」可以省略。所以 $$3 \times n$$ 就是 $$3n$$。)
  • 「一個數字除以4」變成 $$ \frac{n}{4} $$ (我們用分數來表示除法。)

關鍵技巧:將代數轉化為文字
我們倒過來做吧!

  • $$x + 2$$ 可以是 「x多2」「x與2的和」
  • $$y - 7$$ 可以是 「y少7」「y減少7」
  • $$5p$$ 可以是 「5乘以p」「5與p的積」

1.2 理解代數式的組成部分

我們來看看這個代數式:$$ 5x + 3y - 7 $$

  • 項 (Terms):這些是由加號或減號分隔的部分。這裡的項是 $$5x$$$$3y$$$$-7$$
  • 變數 (Variable):代表未知數值的字母。這裡的變數是 xy
  • 係數 (Coefficient):與變數相乘的數字。x 的係數是 5y 的係數是 3
  • 常數項 (Constant Term):獨立的數字,不帶變數。這裡的常數是 -7
快速溫習

在項 $$8k$$ 中,係數是 8,而變數k

1.3 多項式:代數式的命名

「Poly」的意思是「多個」。一個多項式 (polynomial) 是由一項或多項組成的代數式。我們對只有幾項的多項式有特別的名稱:

  • 單項式 (Monomial):只有一項的代數式(例如,$$7x$$、 $$-5$$、 $$2y^2$$)。
  • 二項式 (Binomial):有兩項的代數式(例如,$$x+4$$、 $$3a-2b$$)。
  • 三項式 (Trinomial):有三項的代數式(例如,$$x^2+2x+1$$)。

1.4 合併同類項以簡化代數式

想想水果吧。你有3個蘋果,再得到2個蘋果,你就有5個蘋果。但如果你有3個蘋果和2條香蕉,你不能將它們合併成「5個蘋果香蕉」。代數也是一樣!

同類項 (Like Terms) 是指具有完全相同的變數部分(包括次方)的項。

  • $$4x$$ 和 $$7x$$同類項
  • $$5y^2$$ 和 $$-2y^2$$同類項
  • $$3a$$ 和 $$6b$$非同類項(變數不同)。
  • $$2x$$ 和 $$9x^2$$非同類項(次方不同)。

要簡化,我們只需將同類項的係數相加或相減。

例子:簡化 $$ \bf{7x} + \bf{2y} - \bf{3x} + \bf{4y} $$
1. 將同類項組合起來:$$ (7x - 3x) + (2y + 4y) $$
2. 合併它們:$$ 4x + 6y $$

1.5 多項式的運算

你可以像數字一樣,對多項式進行加、減和乘的運算!

加法:移除括號並合併同類項。
例子:$$(2a + 5b) + (6a - 3b)$$
$$= 2a + 5b + 6a - 3b$$
$$= (2a+6a) + (5b-3b)$$
$$= 8a + 2b$$

減法:將第二個括號內所有項的符號反轉,然後合併同類項。
例子:$$(4x + 7) - (3x - 2)$$
$$= 4x + 7 - 3x + 2$$ (請注意,-2 變成了 +2!)
$$= (4x - 3x) + (7 + 2)$$
$$= x + 9$$

乘法:將括號外的項乘以括號內的每一項。
例子:$$3(2x + 5)$$
$$= (3 \times 2x) + (3 \times 5)$$
$$= 6x + 15$$

第一部分重點總結

代數式使用字母(變數)來表示數字。我們可以透過合併同類項來簡化它們,並可以對它們進行加、減、乘等運算。


第二部分:尋找平衡 —— 方程

現在我們了解了代數式是什麼,讓我們來學習方程吧。方程就是關於平衡的!

2.1 什麼是方程?

一個方程 (equation) 表示兩個代數式相等。它總是會有一個等號 (=)

比喻:一個平衡的蹺蹺板
把方程想像成一個完美平衡的蹺蹺板。如果你在一邊增加或移除一些東西,你必須在另一邊做同樣的事情,才能保持平衡。

例子:$$2x + 1 = 7$$

這是一個一元一次方程 (linear equation in one unknown),因為它只有一個變數 (x),且變數的最高次方是1。

2.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求解」方程是指找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變數的值。我們的目標是將變數單獨放在等號的一邊。

黃金法則:無論你對方程的哪一邊做什麼,你都必須對另一邊做同樣的事情。

逐步指引:求解 $$3x - 5 = 16$$

  1. 目標:讓「x」項單獨存在。問題出在「-5」。
  2. 行動:做與「-5」相反的運算,也就是「+5」,加到兩邊以保持平衡。 $$3x - 5 + 5 = 16 + 5$$ $$3x = 21$$
  3. 目標:讓「x」完全單獨存在。問題出在乘以x的「3」。
  4. 行動:做與「乘以3」相反的運算,也就是「除以3」,除到兩邊。 $$\frac{3x}{3} = \frac{21}{3}$$ $$x = 7$$
我們找到了答案!如果我們將 $$x=7$$ 代回原方程,它就成立了:$$3(7) - 5 = 21 - 5 = 16$$。

2.3 從文字題列出方程

這就是代數變成現實生活工具的時候了!

問題:森的年齡是弟弟湯姆的兩倍。他們的總年齡是18歲。湯姆幾歲?

  1. 定義未知數:設湯姆的年齡為 'a'
  2. 寫出其他數值的代數式:森的年齡是湯姆的兩倍,所以森的年齡是 $$2a$$
  3. 列出方程:他們的總年齡是18歲。所以,湯姆的年齡 + 森的年齡 = 18。 $$a + 2a = 18$$
  4. 求解方程: $$3a = 18$$ $$\frac{3a}{3} = \frac{18}{3}$$ $$a = 6$$
  5. 回答問題:湯姆是6歲。(森是 2 x 6 = 12歲。)

2.4 求解聯立一次方程

如果你有兩個未知數(例如 xy)和兩個方程怎麼辦?這些稱為聯立方程 (simultaneous equations)。你需要兩個方程才能找出兩個未知數的值。

現實生活例子:你買了2個蘋果和1個橙,花了$7。你的朋友買了1個蘋果和1個橙,花了$5。一個蘋果和一個橙的價格是多少?
設蘋果的價格為 a,橙的價格為 o
方程1:$$2a + o = 7$$
方程2:$$a + o = 5$$

有兩種主要的代數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方法一:代入法 (Substitution)
  1. 重新整理一個方程,將其中一個變數單獨放在一邊。讓我們使用方程2: $$a + o = 5 \implies o = 5 - a$$
  2. 代入這個代數式到另一個方程。我們將 $$(5-a)$$ 代入方程1中的「o」: $$2a + (5-a) = 7$$
  3. 求解這個只有一個變數的新方程: $$2a + 5 - a = 7$$ $$a + 5 = 7$$ $$a = 2$$
  4. 找出另一個變數,就像在代入法中一樣。將 $$a=2$$ 代回任何一個原始方程。 $$o = 5 - a \implies o = 5 - 2 \implies o = 3$$

解:一個蘋果的價格是$2,一個橙的價格是$3。

方法二:消去法 (Elimination)

目標是將方程相加或相減,以消去一個變數。

我們的方程是:
1: $$2a + o = 7$$
2: $$a + o = 5$$

  1. 將它們對齊。請注意,兩個方程都有「+o」。
  2. 相減方程2從方程1中減去,以消去「o」。 $$(2a + o) - (a + o) = 7 - 5$$ $$2a + o - a - o = 2$$ $$a = 2$$
  3. 找出另一個變數,就像在代入法中一樣。將 $$a=2$$ 代入方程2: $$2 + o = 5 \implies o = 3$$

我們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你可以選擇你覺得較容易的方法。

你知道嗎?

二元一次方程(例如 $$y = 2x + 1$$)的圖像總是一條直線。一對聯立方程的解就是它們兩條線在圖像上相交的點!

第二部分重點總結

方程是關於平衡的。要解它們,你必須始終對兩邊做同樣的事情。對於兩個未知數,你需要兩個方程,你可以使用代入法或消去法來求解。


第三部分:特殊工具 —— 恆等式與因式分解

讓我們利用新學到的技能來處理科學公式和比較數量吧。

3.1 方程 vs. 恆等式

一個方程 (equation) 只對特定的值成立。例如,$$x+2=5$$ 只在 $$x=3$$ 時成立。

一個恆等式 (identity) 對所有可能的值都成立。這就像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寫同一個東西。我們有時會使用 $$ \equiv $$ 符號。

例子:$$2(x+1) \equiv 2x+2$$。無論你為 x 選哪個數字,這都將永遠成立!

3.2 必須記住的重要恆等式

這些是展開括號的超級有用捷徑。

  • 完全平方(和): $$(a+b)^2 = a^2 + 2ab + b^2$$
  • 完全平方(差): $$(a-b)^2 = a^2 - 2ab + b^2$$
  • 平方差: $$(a+b)(a-b) = a^2 - b^2$$

使用恆等式的例子:展開 $$(x+3)^2$$
使用公式 $$(a+b)^2 = a^2 + 2ab + b^2$$,其中 $$a=x$$ 和 $$b=3$$:
$$(x)^2 + 2(x)(3) + (3)^2$$
$$= x^2 + 6x + 9$$ 這比手動將 $$(x+3)(x+3)$$ 展開要快得多!

3.3 因式分解:展開的逆運算

因式分解 (Factorising) 意味著將一個代數式放回括號裡。這就像找出原本相乘的「成分」一樣。

方法一:提取公因數 (Extracting a Common Factor)

找出所有項的最高公因數 (HCF)。

例子:因式分解 $$6x + 9$$
6 和 9 的 HCF 是 3。所以,我們「提取」3 出來。
$$= 3(2x + 3)$$ 你可以透過展開它來檢查你的答案:$$3 \times 2x = 6x$$ 和 $$3 \times 3 = 9$$。它成功了!

方法二:利用恆等式 (Using the Identities)

如果你看到一個代數式看起來像我們的恆等式右邊的樣子,你就可以用它來因式分解!

例子一:因式分解 $$x^2 - 25$$
這看起來像「平方差」($$a^2 - b^2$$),其中 $$a=x$$ 和 $$b=5$$。
所以,它被因式分解為 $$(a+b)(a-b)$$,也就是 $$(x+5)(x-5)$$。

例子二:因式分解 $$x^2 + 10x + 25$$
這看起來像「完全平方」($$a^2 + 2ab + b^2$$),其中 $$a=x$$ 和 $$b=5$$。
讓我們檢查中間項:$$2ab = 2(x)(5) = 10x$$。它符合!
所以,它被因式分解為 $$(a+b)^2$$,也就是 $$(x+5)^2$$。

方法三:十字相乘法 (The Cross-Method)

這用於像 $$x^2 + bx + c$$ 這樣的三項式。

例子:因式分解 $$x^2 + 7x + 12$$
1. 我們需要兩個數字相乘得到最後一項 (12)。
2. 這兩個相同的數字必須相加得到中間項的係數 (7)。
3. 讓我們列出 12 的因數:(1, 12), (2, 6), (3, 4)。
4. 哪一對相加等於 7?是 3 和 4!($$3 \times 4 = 12$$ 且 $$3+4=7$$)。
5. 所以因數是 $$(x+3)$$ 和 $$(x+4)$$。

第三部分重點總結

恆等式是展開代數式的捷徑。因式分解是逆向過程,我們將代數式放回括號裡。學會識別這些模式是代數的關鍵技能!


第四部分:進階技能 —— 公式與不等式

讓我們利用新學到的技能來處理科學公式和比較數量吧。

4.1 公式運用

一個公式 (formula) 是一個方程,描述不同變數之間的關係,就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A = \frac{bh}{2}$$。

代入 (Substitution)

如果你知道某些變數的值,你可以將它們「代入」公式中,找出未知數的值。

例子:求底 (b) = 10 厘米、高 (h) = 4 厘米的三角形面積 (A)。
$$A = \frac{bh}{2}$$
$$A = \frac{(10)(4)}{2}$$
$$A = \frac{40}{2} = 20$$
面積是 20 cm²。

更改公式主項 (Changing the Subject of a Formula)

這意味著重新整理公式,使另一個變數單獨存在。我們使用與求解方程相同的平衡規則。

例子:將公式 $$A = \frac{bh}{2}$$ 的主項改為「h」。
1. 目標:讓「h」單獨存在。首先,讓我們擺脫「除以2」的部分。
2. 行動:兩邊乘以2。
$$2A = bh$$
3. 目標:讓「h」單獨存在。現在,讓我們擺脫與它相乘的「b」。
4. 行動:兩邊除以「b」。
$$\frac{2A}{b} = h$$
所以,我們重新整理後的公式是 $$h = \frac{2A}{b}$$。

4.2 代數分數

這些是包含變數的分數。我們可以像普通分數一樣簡化和運算它們。

加法/減法:你需要一個公分母!

例子:$$ \frac{3}{x+1} + \frac{2}{x+2} $$
公分母是 $$(x+1)(x+2)$$。
$$ = \frac{3(x+2)}{(x+1)(x+2)} + \frac{2(x+1)}{(x+1)(x+2)} $$
$$ = \frac{3x+6+2x+2}{(x+1)(x+2)} $$
$$ = \frac{5x+8}{(x+1)(x+2)} $$

4.3 不等式簡介

當兩個數量不相等時,我們會使用不等式 (inequality)。我們使用這些符號:

  • > :大於
  • < :小於
  • :大於或等於
  • :小於或等於

例子:要玩一個遊戲,你的身高 (h) 必須至少是 120 厘米。我們寫作 $$h \ge 120$$。

我們可以在數線 (number line) 上顯示不等式的解。對於 $$x > 2$$,解是所有大於 2 的數字。我們在 2 處畫一個空心圓圈(因為不等於 2),並向右畫一個箭頭。

4.4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我們像求解方程一樣求解這些不等式,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新規則。

不等式的「危險」規則

如果你將不等式兩邊乘以或除以一個負數,你必須反轉不等號的方向。

例子一(無需反轉):求解 $$2x + 5 < 11$$
$$2x < 11 - 5$$
$$2x < 6$$
$$x < 3$$ (我們除以正數 2,所以符號保持不變。)

例子二(需要反轉!):求解 $$-3x + 1 \ge 10$$
$$-3x \ge 10 - 1$$
$$-3x \ge 9$$
$$\frac{-3x}{-3} \le \frac{9}{-3}$$ (我們正在除以 -3,所以我們將符號從 ≥ 反轉為 ≤!)
$$x \le -3$$

第四部分重點總結

我們可以使用求解方程的技能來處理公式和代數分數。不等式以類似的方式求解,但我們必須記住,當乘以或除以負數時,要反轉不等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