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城市空間: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各位同學大家好!你有沒有想過,像香港這樣的大都會是怎樣運作的呢?為什麼在一個區域會看到高聳的商業大廈,在另一個區域是寧靜的住宅,而繁忙的工廠又在別處?這可不是隨意安排的!在這份筆記中,我們將一起踏上探索之旅,了解城市是如何規劃的,它們面臨哪些挑戰(例如交通擠塞和污染!),以及我們如何能將城市打造成令人驚嘆、可持續發展的宜居之地,不只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下一代。這點超級重要,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住在城市裡,而了解城市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公民!
第一部分:城市解碼——什麼是城市土地用途?
想像一下,城市就像一棟巨大的房子。就像房子裡有廚房用來煮食、睡房用來睡覺、客廳用來休息一樣,城市也有不同的區域用於不同的活動。我們稱之為城市土地用途。現在,讓我們一起探索城市的主要「房間」吧!
商業用途:購物與商業樞紐
這裡就是商業活動進行的地方!它包括商店、辦公室、銀行、酒店和餐廳。最重要的商業區是中央商業區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CBD)。
你可以把中央商業區想像成城市的心臟。它通常位於市中心,交通路線交匯,是大家最容易到達的地方。正因為如此,這裡擠滿了最高的建築物和最重要的公司。
在香港,我們的中央商業區位於中環、金鐘和尖沙咀等地。
快速回顧:中央商業區
它是什麼? 主要的商業和購物中心。
它在哪裡? 通常在市中心。
為什麼在那裡? 它是交通最方便的地點。
它是怎麼樣的? 高樓大廈林立,日間人來人往,交通繁忙。
住宅用途:人們居住的地方
這是大多數城市中佔地最大的土地用途,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居住的地方!住宅區可以非常不同。
- 高收入住宅區:這些地區通常擁有美麗的景觀、更清新的空氣和更寬敞的空間。例如香港的山頂或淺水灣。
- 低收入住宅區:這些地區通常位於舊區或公共屋邨,是為容納大量人口而建。例如深水埗或觀塘。
工業用途:製造物品的地方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工廠、貨倉和工場。過去,工廠建在住宅區附近,方便工人步行上班。如今,由於噪音和污染問題,新的工業區通常建在離居住區較遠的地方。
香港的例子包括荃灣和葵涌的工業大廈。
還有其他...
城市還有其他重要的土地用途:
- 機構用途:用於提供社區服務,例如學校、醫院、警署和政府大樓。
- 交通用途:所有幫助我們出行的地方!道路、港鐵站、巴士總站、機場和渡輪碼頭。
- 休憩用途:娛樂和放鬆的時間!這包括公園、遊樂場、運動場和海灘。想想維多利亞公園或香港公園吧!
重點摘要
城市被劃分為不同的土地用途區(商業、住宅、工業等),以確保其正常運作。交通最方便、地價最貴的土地通常是中央商業區。
第二部分:城市拼圖——為何它們都在那裡?
一個城市的佈局並非隨機。中央商業區在市中心,而住宅區在其他地方,這都是有原因的。這一切都涉及一個關於金錢、便利和規則的巨大拼圖!
影響土地用途模式的關鍵因素
- 空間競爭 (地價高昂!):想像一下,市中心是最受歡迎的地點。人人都想在那裡!那些賺大錢的企業(例如大型銀行和高級商店)能負擔得起高昂的租金。這就是競爭。它們擊敗其他競爭者,將住宅和工廠等推向更遠、地價更便宜的土地。
- 交通便利 (容易到達):越容易到達的地方,價值就越高。中央商業區是所有主要道路和港鐵線路交匯的地方,使其成為工人和顧客最容易到達的地點。
- 政府規劃 (規章制度):政府為城市制定規劃。他們會決定「這區域用於住宅」、「這區域用於公園」,以及「這裡不准興建工廠!」這有助於防止衝突,例如在寧靜的醫院旁邊興建嘈雜的工廠。
重點摘要
城市土地用途模式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包括對最佳地點的經濟競爭、對良好交通便利的需求,以及官方政府規劃。
第三部分:四個城市的故事——香港 vs. 世界
雖然許多城市都有相同類型的土地用途,但它們的模式卻可以看起來非常不同。讓我們來一趟快速的環球之旅吧!
- 香港: 以其極高的人口密度和緊湊的城市佈局而聞名。我們有許多摩天大廈和混合土地用途,例如你可能會在住宅樓宇的地下找到商店。我們還有獨特之處,例如廣闊的郊野公園就在市區旁邊。
- 西方城市 (例如倫敦): 通常有一個非常古老、歷史悠久的市中心。它們傾向於更分散,郊區有大片低層住宅區。
- 東南亞城市 (例如吉隆坡): 新舊交融、充滿活力!你可以看到超現代摩天大廈毗鄰傳統市場和一個本土商業中心(原有的、本地的商業區)。
- 南美城市 (例如里約熱內盧): 以其巨大反差而聞名。你可以看到富裕、現代化的商業和住宅區,就在依山而建的大型、非正規的寮屋區(又稱貧民窟)旁邊。
你知道嗎?
在一些歐洲城市,例如阿姆斯特丹,運河上有整個漂浮房屋社區!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住宅土地用途方式。
重點摘要
一個城市的土地用途模式受其歷史、文化、經濟和自然地理等因素塑造,使每個城市都獨一無二。
第四部分:大城市,大問題!
生活在大城市令人興奮,但同時也帶來挑戰。別擔心,每個問題,人們都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讓我們來看看香港一些常見的城市問題。
交通擠塞 (永無止境的堵車)
- 成因: 道路車輛過多、空間有限,以及所有人同時上下班。
- 問題: 浪費時間、空氣和噪音污染。
- 香港的解決方案: 建設完善的港鐵系統、興建過海隧道,並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污染 (灰濛濛的天空)
- 成因: 汽車、巴士和船隻的廢氣;區域內工廠的排放物。
- 問題: 空氣質素欠佳、健康問題。
- 香港的解決方案: 更嚴格的車輛排放法規、推廣電動汽車。
房屋問題 (空間不足)
- 成因: 大量人口居住在地形多山的狹小區域。
- 問題: 世界上最昂貴和最細小的單位之一,公屋輪候時間長。
- 香港的解決方案: 興建高層公共屋邨、填海造地。
都市衰落 (老舊破敗的建築物)
這發生在城市較舊的區域,建築物日益老舊和破敗。你可以在土瓜灣或深水埗等地區看到這種情況。這可能導致惡劣和不安全的居住環境。
主要有兩種解決方案:
1. 市區重建: 這是指舊建築物被徹底拆卸,並以全新、現代化的建築物取而代之。
2. 市區更新: 這是在不完全拆卸的情況下,修復和改善舊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
重點摘要
主要城市問題包括交通擠塞、污染、房屋短缺和都市衰落。城市採用改善公共交通和市區更新等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
第五部分:建設更美好的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並創造一個現在和未來都宜居的城市呢?答案就是可持續城市發展。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城市?
你可以這樣理解:這關乎我們如何滿足今天的需求(住房、工作、交通),而不損害我們的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是……
- 環境友善的: 它有大量綠化空間、潔淨的空氣和水,以及完善的回收系統。(對地球有益)
- 社會公平的: 它提供負擔得起的房屋、安全的社區和良好的公共服務。(對人類有益)
- 經濟強勁的: 它為其市民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有助繁榮)
世界各地的好點子
我們可以從其他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中學習到很多東西!
- 首爾 (南韓): 他們著名地拆除了覆蓋河流的大型高架道路。他們恢復了河流原貌,創造了清溪川,一個貫穿市中心的漂亮公園。這減少了污染,並創造了一個美妙的休憩空間。
- 廣州 / 天津 (中國): 這些城市正在從零開始建設「生態城市」和「綠色社區」,將它們設計成節能、擁有大量公共交通工具,並保護自然棲息地。
- 赫爾辛基 (芬蘭): 以其完善的公共交通和自行車道網絡而聞名。他們還採用了「《21世紀地方議程》」的系統,政府與當地居民緊密合作,共同決定城市的未來。
重點摘要
一個可持續發展城市平衡環境、社會和經濟需求,為所有居民提供優質生活,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地成功的項目中學習,以改善我們的城市。
輪到你啦:你理想中的城市是怎樣的?
現在你已經是城市專家了,想想看吧!如果你能設計自己的完美城市,你會包括些什麼?更多公園?超快速的公共交通?能自行發電的建築物?我們城市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每一個好主意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