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學習筆記
你好!歡迎來到《滿江紅》的世界!這不只是一首古老的詞,更是一位英雄滿腔熱血的吶喊。學習這首詞,我們不僅能認識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岳飛,還能感受到那種強烈的愛國情懷,並學會欣賞中國古典詩詞獨特的文字之美。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岳飛的內心世界!
第一站:認識作者與背景
要讀懂一首詞,首先要了解是誰寫的,以及他當時身處的環境。這就像看電影前,先了解一下導演和故事背景一樣!
關於作者:岳飛 (1103-1142)
岳飛是南宋時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將軍。他智勇雙全,帶領「岳家軍」屢次打敗侵略的敵人(金兵),是當時人民心中的大英雄。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收復被敵人佔領的土地,讓國家重歸統一。可惜,他最後被朝廷中的奸臣陷害而死。岳飛的故事,充滿了忠誠、勇敢與遺憾,而《滿江紅》就是他這種心情最真實的寫照。
關於「詞」這種文體
「詞」是宋代非常流行的一種文學體裁。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古代的流行歌曲歌詞。每一首詞都有一個固定的「曲牌名」,比如這首的曲牌名就是《滿江紅》。這個名字決定了這首詞的句式長短、押韻位置等,就像歌曲的旋律一樣。所以,很多人也稱詞為「長短句」。
歷史背景小知識
岳飛生活在一個戰亂的年代。當時的北宋被北方的金國打敗,皇帝都被抓走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也叫「靖康之恥」)。後來,宋朝的皇室在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權,叫做「南宋」。岳飛作為南宋的將軍,畢生的夢想就是要打敗金兵,洗刷「靖康之恥」,救回被俘的親人,收復失地。
小總結:這首詞是南宋愛國將領岳飛,在國家面臨危難時,抒發自己內心憤怒、悲痛和決心的一首「戰歌」。
第二站:全詞逐句剖析 (上片)
「上片」通常用來寫景和抒情,讓我們看看岳飛是怎樣開頭的。
原文: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語譯:我氣得頭髮都豎了起來,把帽子都頂起來了。獨自靠在欄杆邊,一場大雨剛剛停歇。
字詞解碼:
- 怒髮衝冠 (nù fà chōng guān):形容極度憤怒。這是一種誇張的修辭手法,當然頭髮不會真的把帽子頂飛,但它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心中那股壓抑不住的怒火!
- 憑闌 (píng lán):靠著欄杆。這個動作常常在古詩詞中出現,表達了人物登高望遠、心事重重的狀態。
- 瀟瀟 (xiāo xiāo):形容雨聲。這裡說「雨歇」,表示雨停了,但作者內心的風雨卻從未停止。
原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語譯::我抬起頭,眺望遠方,禁不住向天長聲呼嘯,心中充滿了激昂的報國壯志。
字詞解碼:
- 長嘯 (cháng xiào):大聲呼喊。這不是普通的叫喊,而是把心中所有的情感(憤怒、悲壯、決心)都喊出來。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 壯懷 (zhuàng huái):雄壯的懷抱、偉大的志向。
原文: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語譯:我從軍三十年,建立的功名利祿就如塵土般微不足道。為了國家,我南征北戰八千里,長途跋涉,披星戴月。
字詞解碼:
- 三十功名:指作者從軍以來建立的功業。岳飛認為這些個人的功名和國家大事比起來,就像「塵與土」一樣渺小。
- 八千里路:這是一個約數,形容自己征戰的路途非常遙遠和艱辛。「雲和月」代表了日夜兼程的辛苦。
- 記憶小技巧:這兩句是完美的對偶句,「三十功名」對「八千里路」,「塵與土」對「雲和月」,讀起來鏗鏘有力,充滿節奏感。
原文: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語譯:千萬不要虛度光陰,等到頭髮都白了,才來後悔悲傷,那就太晚了!
字詞解碼:
- 等閒 (děng xián):輕易地、隨便地。
- 悲切 (bēi qiè):悲傷。這句話既是提醒自己,也是在激勵同袍,要抓緊時間,為國效力。
上片重點回顧
上半部分,岳飛從眼前的雨景,聯想到自己的內心。他先是表達了極度的憤怒,接著回顧了自己多年來為國征戰的辛勞,最後以珍惜光陰、不可懈怠來激勵自己。情感層層遞進,非常強烈!
第三站:全詞逐句剖析 (下片)
「下片」通常用來抒發志向和理想。岳飛的理想是什麼呢?
原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語譯:「靖康之難」的恥辱,到現在還沒有洗雪;作為臣子的仇恨,什麼時候才能消除呢?
字詞解碼:
- 靖康恥 (jìng kāng chǐ):這是本詞的關鍵!它指的就是北宋被金國滅亡,徽、欽二帝被俘虜的國恥。這是用典(引用歷史典故)的修辭手法,一提起來,當時的宋朝人都會感同身受。
- 雪 (xuě):動詞,洗刷、清除的意思。
原文: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語譯:我要駕著戰車,踏平賀蘭山這個敵人的巢穴!
字詞解碼:
- 長車 (cháng chē):戰車。
- 賀蘭山缺 (hè lán shān quē):賀蘭山,在今天的寧夏一帶。這裡泛指敵人的領地和要塞。「踏破」二字,非常有氣勢,表現了必勝的決心。
原文: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語譯:我滿懷壯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渴了就喝敵人的血,在笑談中就能把他們消滅。
字詞解碼:
- 胡虜 (hú lǔ)、匈奴 (xiōng nú):這裡都借代指金兵。
- 注意!這又是一種誇張手法。岳飛並不是真的要吃人肉、喝人血,而是用這種極端的語言,表達他對敵人深入骨髓的痛恨和誓死殺敵的決心。
原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語譯:等到我從頭開始,把我們過去的江山全部收復回來,再去朝見皇帝,報告勝利的喜訊!
字詞解碼:
- 舊山河 (jiù shān hé):指被金兵佔領的宋朝土地。
- 朝天闕 (cháo tiān què):「天闕」指皇宮。去皇宮朝見君主。這是他勝利之後最想做的事。
下片重點回顧
下半部分,岳飛直接點明了行動的目標:洗雪國恥。他用了一連串充滿力量的詞語(踏破、餐肉、飲血),表達了必勝的決心和豪情壯志。最後,他描繪了勝利後凱旋歸來的動人情景,這也是他奮鬥的終極理想。
第四站:藝術特色大揭秘
這首詞為什麼能流傳千古,感動無數人呢?除了真摯的情感,它的寫作技巧也非常高超!
直抒胸臆,感情強烈:岳飛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將內心的憤怒、悲壯和決心吶喊出來。例如「怒髮衝冠」、「仰天長嘯」,充滿了感染力。
善用誇張與對偶:「怒髮衝冠」、「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等誇張手法,極大地增強了情感的衝擊力。而「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對偶,讓句子結構整齊,讀起來更有氣勢。
用典精當,深化主題:一句「靖康恥」,就概括了整個時代的背景和所有國人心中的痛,使詞的歷史感和思想深度大大增強。
結構層次分明:上片由個人憤慨到回顧過往,下片從國家恥辱到展望未來。從現實到理想,從個人到國家,思路清晰,層層推進,一氣呵成!
你知道嗎?
雖然我們都認為這首詞是岳飛寫的,但歷史學界對此其實有一些爭議。不過,無論作者是誰,這首詞所表達的忠勇愛國、氣壯山河的精神,已經和岳飛的英雄形象緊緊地融合在一起,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總複習:核心知識點快覽
恭喜你學完了!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最重要的知識點吧!
主題思想:
抒發了作者渴望為國殺敵、洗雪國恥、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和忠君愛國的豪情壯志。
情感線索:
憤怒 (怒髮衝冠) -> 悲壯 (仰天長嘯) -> 決心 (莫等閒) -> 仇恨 (靖康恥) -> 豪情 (踏破賀蘭山) -> 理想 (收拾舊山河)
關鍵句:
- 最能體現作者憤慨心情的句子: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 最能體現作者功業和辛勞的句子: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 最能體現作者愛國決心的句子: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點明全詞寫作背景和動機的句子:靖康恥,猶未雪。
主要修辭手法:
誇張、對偶、用典、借代、直抒胸臆
希望這份筆記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滿江紅》。記住,學習古詩詞不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一次與古人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