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的興替與宋的統一
各位同學好! 👋 有沒有想過,偉大的唐朝結束之後,中國發生了甚麼事呢?那時的中國,簡直就像一場皇帝們的混亂「搶椅子」遊戲!國家四分五裂,一片混亂,真是非常不穩定啊!
本章,我們會一起探索這個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時期,它就是五代十國。然後,我們會看看一個全新又穩固的王朝——宋朝——如何從這個混亂中崛起,重新為中國帶來和平與秩序。這個故事很精彩啊,它告訴我們如何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可以建立一個更強大的未來!別等了,我們一起探索吧!
混亂的時代:五代十國
唐朝在公元907年正式滅亡之後,中國就沒有了一個統一的統治者。國家分裂成許多個細小、互相競爭的政權,就好似一幅掉落下來、碎片散滿一地的拼圖一樣。
這個為期53年的時期,就叫做五代十國。
五代是指在北方中原地區輪流統治的五個短命王朝。
十國就是同時期在其他地方(主要是南方)建立的十個較細小的政權。
提醒你:你可以將「五代」想像成主要的玩家,他們爭奪著最大的獎品(舊首都);而「十國」就是些細小的玩家,他們在其他地方各自建立了自己「小店」。
政權有何特色? (政權的特色)
這個時期同穩定又強大的唐朝很不一樣。它有些非常獨特、而且帶來許多問題的特色。
1. 武人專政
這是最重要、一定要記住的特色!真正的權力,是掌握在擁有強大軍隊的節度使(亦即軍事將領)手中。皇帝很多時候都只是一個傀儡,如果某個將軍夠強大,他就可以輕易推翻皇帝,然後自己建立一個新王朝。
想像一下:好似一間學校,保安員的權力大過校長一樣。如果保安員可以得到他們團隊的效忠,他們就可以決定誰來管理學校。當時的中國就是這樣——掌握軍隊的將軍說了算,而不是那些有學識的官員。
2. 政權更替頻繁
因為將軍們不停地爭奪控制權,所以朝代和皇帝都換得非常非常快。北方的五個朝代加起來都只維持了53年——亦即平均每個朝代大約只有10年那麼短!有些皇帝甚至只統治了幾年,就被殺或者被推翻。
簡直是皇帝走馬燈似的輪轉!這種持續的政權更替,讓所有人都活在一個非常不穩定又危險的環境之中。
3. 戰爭不斷
這麼多個政權都想爭奪更多的權力與土地,所以他們經常互相開戰。這導致了大量的破壞,城市被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非常悲慘。
重點總結: 五代十國時期的特點就是分裂、混亂以及武人專政。將軍的權力失控,導致國家持續動盪不安,戰爭不斷。舊有的制度已經完全崩壞。
新的希望:宋朝的建立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一位新的領袖出現了!他就是趙匡胤。他當時是五代其中一個朝代(後周)麾下一位備受尊敬的將軍。
在公元960年,當他帶兵的時候,他的士兵發動了一場著名的兵變。但他們並不是要對付他,反而是將皇帝的黃袍披到他身上,宣佈他成為新皇帝!趙匡胤接受了,並建立了宋朝,他就是後世所稱的宋太祖。
之後,他同他的弟弟用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透過和平勸降或者武力征服的方式,最終統一了中國大部分地區。
你知道嗎? 宋太祖曾經很巧妙地為他的高級將領舉辦了一場晚宴,並成功說服他們安享晚年,得到財富與榮譽。這件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這個方法真是很聰明啊,不用流血就收回了他們的兵權!
鑑古知今:宋初的國策
宋太祖真是非常聰明!他見到五代時期這麼混亂,就想:「如何才能確保這種情況永不復再呢?」
他的解決方法,就是制定一系列基本的國家政策,目的是防止將軍權力過大,並確保中央政府時刻都掌握著大權。第一次聽到這些名詞可能覺得有些難記,但其實背後的概念很簡單啊,不用擔心!
國策一:強榦弱枝
這是一個很棒的比喻啊!想像一棵大樹:
「榦」(亦即樹幹)代表中央政府以及首都的皇帝。
「枝」(亦即樹枝)代表地方各區以及他們的長官。
強榦弱枝這個政策的意思,就是要讓中央政府(樹幹)變得超級強大,同時削弱地方政府(樹枝)的力量,這樣他們就永遠都不會夠強大到可以脫離或者挑戰皇帝。
他們如何做到呢?
收精兵(集中軍隊精英): 將全國各地最優秀、最精銳的士兵,從地方軍隊中抽調出來,集中到京城,組建皇帝的精銳禁軍。地方軍隊就只剩下較弱的士兵,不夠力量發動叛亂。
削財權(削減地方財政): 大部分地方的稅收與財富,都直接上繳到中央政府。地方長官就只剩下夠應付日常開支的錢,沒有錢秘密組建大型私人軍隊。
集中行政權: 皇帝會從中央政府委派信任的文官(學者!)去管理地方事務,將行政大權從軍事將領手中收回。
國策二:重文輕武
這個政策的名稱已經說明一切了:「重視文官,輕視武將。」
宋太祖很清楚,過去五十年的所有問題,都是由權力過大的將軍引起的。所以,他決定徹底改變社會結構。他將最高的權力與尊重都給了有學識的文官(亦即讀書人),而將軍事將領(武人)就嚴格地控制著。
他們如何做到呢?
文人治國: 所有最重要的政府職位,都給了那些通過艱難科舉考試的讀書人。即使在軍隊裡面,關鍵的決策也很多時候是由文官去決定,而不是將軍自己做主。
將帥不得專兵: 將軍不可以長期指揮同一隊士兵。他們會經常被調動到不同的崗位。這樣就防止了將軍同他們的部隊建立私人忠誠——士兵的忠誠只會是對皇帝與國家,而不是對某個特定的將軍。
溫馨提示:快速複習一下!
舊有問題: 五代時期將軍權力過大。
宋朝的妙計:
1. 強榦弱枝: 將所有權力(軍事、財政、行政)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2. 重文輕武: 讓有學識的文人管理國家,並嚴格控制軍隊。
成果: 這些政策成功解決了內部叛亂的問題,建立了一個非常穩定的政府。宋朝很少會因為自己的將軍而出現問題。(不過,我們之後會講到,軍事力量被削弱,在面對外敵時就帶來了其他問題!)
本章總結
各位同學,做得很好啊!我們已經一起走過了由軍事力量主宰一切的混亂分裂時期——五代十國,來到統一穩定的宋朝。
這個改變的關鍵,就是宋朝開國皇帝的聰明才智。他們從過去吸取了沉重的教訓,建立了一個以強大中央政府與文官統治為基礎的新制度。他們的核心國策——強榦弱枝同重文輕武——成功地結束了軍閥割據的時代,並開啟了中國文化上最輝煌燦爛的一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