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直接引述和間接引述句:你的終極溫習指南!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直接引述句間接引述句的溫習筆記。你曾否想過,如何告訴朋友老師說過甚麼,或者分享一些你聽到的精彩消息呢?這正是我們這個課題的重點!學會它會讓你的說故事和寫作技巧變得更有趣、更有力量。

剛開始覺得有點難也不用擔心,我們會將它拆解成簡單易懂的部分。我們開始吧!


甚麼是直接引述句?就是原話!

直接引述句是指我們引用某人說話的原話。這就像把他們的聲音錄下來再播放出來一樣。我們會使用特別的標點符號來標示。

直接引述句的重點特徵:

1. 引號 (" "):所說的原話會放在引號內。
例子:「我正要去公園。」

2. 引述動詞:這是指像 said (說), asked (問), shouted (喊),replied (回答) 等動詞,用來告訴我們是誰在說話。
例子:他說:「我餓了。」

3. 逗號 (,):逗號用來分隔引述動詞和所說的話。
例子:Maria 大叫:「小心!」

讓我們看看實際例子:

David 說:「這是我最喜歡的書。」
「我明天會見你。」她小聲說。
老師問:「你做完功課了嗎?」


快速溫習:直接引述句核對清單

- 所說的話語是否用引號 (" ") 括起來?
- 是否有引述動詞(例如 'said' 或 'asked')?
- 是否有用逗號分隔說話者和引述內容?
如果以上皆是,那就是直接引述句!


甚麼是間接引述句?報告消息!

間接引述句(亦稱轉述句)是指我們在不使用某人原話的情況下,轉述他們說過甚麼。想像一下你自己就是一名新聞記者,在報導剛發生的事情。

比喻時間到!
想像一下你的朋友 Ben 說:「我正在玩電玩遊戲。」(直接引述句)
稍後,你告訴媽媽 Ben 在做甚麼。你會說:Ben 說他正在玩電玩遊戲。(間接引述句)

你只是在轉述主要意思,而不是一字不漏地引用他的原話。有沒有注意到一些地方改變了呢?讓我們看看這些改變的規則吧。


轉為間接引述句的三大「黃金法則」

當我們將直接引述句轉為間接引述句時,通常需要作出三種改變。我們會一步一步地講解!

黃金法則 #1:改變代名詞

代名詞(如 I (我), you (你/你們), my (我的), we (我們))會改變,因為說話的人現在不同了。視角從原本的說話者轉移到了轉述者身上。

直接引述:Tom 說:「需要完成我的功課。」
間接引述:Tom 說需要完成他的功課。
「我」變成「他」,而「我的」變成「他的」,因為我們正在談論 Tom。

直接引述:他們說:「我們要去度假。」
間接引述:他們說他們要去度假。

黃金法則 #2:改變時態(時光機法則!)

由於你通常是在轉述過去說過的事情,動詞時態通常會往後退一步。這稱為「時態後移」

助記小貼士:把它想像成一部時光機,往過去移動一步!

- 現在簡單式過去簡單式
is/am/are → was/were
直接引述:她說:「我很高興。」
間接引述:她說她很高興

- 現在進行式過去進行式
is/am/are playing → was/were playing
直接引述:他說:「我正在讀一本書。」
間接引述:他說他正在讀一本書。

- 過去簡單式過去完成式
went → had gone
直接引述:她說:「我吃了蛋糕。」
間接引述:她說她吃了蛋糕。

- Will (將會)Would (會)
直接引述:他說:「我打電話給你。」
間接引述:他說他打電話給我。

- Can (能)Could (能夠)
直接引述:他們說:「我們幫忙。」
間接引述:他們說他們能夠幫忙。

你知道嗎?一個特別的例外!

如果所轉述的內容是普遍真理或仍然是事實,則不需要改變時態!
直接引述:老師說:「地球圓的。」
間接引述:老師說地球圓的。(它仍然是圓的!)

黃金法則 #3:改變時間和地點詞語

關於時間和地點的詞語也會改變,因為你是在不同的時間和(可能)不同的地點轉述。

- now (現在)then (當時)at that time (在那個時候)
- today (今天)that day (那天)
- yesterday (昨天)the day before (前一天)the previous day (前一天)
- tomorrow (明天)the next day (第二天)the following day (接下來的一天)
- here (這裡)there (那裡)
- this (這個)that (那個)

直接引述:他說:「我明天會做。」
間接引述:他說他會第二天做。

直接引述:她說:「我很高興來到這裡。」
間接引述:她說她很高興來到那裡

重點提示:三大改變

要從直接引述句轉為間接引述句,請記住要檢查以下方面的改變:

1. 代名詞(誰在說話?)
2. 時態(時間倒退一步!)
3. 時間/地點詞語(何時何地報導?)


轉述疑問句和命令句

如果有人問問題或發出命令怎麼辦?規則有些不同,但仍然簡單!

轉述疑問句:

- 將引述動詞改為 asked (問)
- 句子結構會變成陳述句,而不是疑問句(動詞放在主語後面)。
- 對於是非疑問句 (Yes/No questions),加入 if (是否)whether (是否)
- 對於以 WH- 開頭的疑問句 (What, Where, Why),使用相同的 WH- 疑問詞。

是非疑問句:
直接引述:他問:「你會不會來參加派對?」
間接引述:他問我是否會來參加派對。(注意是 '我是否會',而不是 '是否我會')

WH- 疑問句:
直接引述:她問:「圖書館在哪裡?」
間接引述:她問圖書館在哪裡。(注意是 '圖書館在哪裡',而不是 '在哪裡圖書館')

轉述命令句和請求句:

- 將引述動詞改為像 told (告訴), ordered (命令),asked (要求) 等。
- 使用以下句型:動詞 + 人稱 + to + 動詞原型

命令句:
直接引述:老師說:「打開你的書本。」<
間接引述:老師叫我們打開書本。

請求句:
直接引述:他說:「請幫助我。」
間接引述:他要求我幫助他。

常見錯誤要避免!

轉述疑問句時,許多學生會忘記將詞序改回陳述句的順序。請記住,在間接引述句中,你是在轉述一個問題,而不是再次提問
錯誤:She asked where was the library.
正確:She asked where the library was.


最後總結:你一定可以的!

能夠看到這裡,你們真的很棒!讓我們快速地重溫所有重點吧。

最後快速溫習框

- 直接引述句使用原話,並放在「引號」內。
例子:Ben 說:「我餓了。」

- 間接引述句轉述意思,不使用引號。
例子:Ben 說他餓了。

- 記住轉變的三大黃金法則代名詞、時態時間/地點詞語

- 對於疑問句,使用 'asked' 和 'if' 或 WH- 疑問詞。

- 對於命令句,使用 'told' 和 'to + 動詞' 的結構。

學習直接引述和間接引述句就像學習一種新密碼。練習越多,就會越熟練。繼續努力,表現很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