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成為句子大師!

你好呀!有沒有覺得你的寫作有點……平平無奇?嗯,準備好為你的句子增添力量和風格了嗎?在這份筆記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亦稱「語態」)。

即使聽起來很複雜也別擔心!這只是表達同一件事的兩種不同方式。你可以這樣想:你可以說:「男孩踢了球。」或者你可以說:「球被男孩踢了。」看到了嗎?同一個意思,不同的側重點!

學懂這個超級有用,因為它會讓你的寫作更有趣、更清晰。這可是專業作家、記者和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用的秘密技巧啊!


基本概念:你必須先知道的事

在我們深入探討之前,讓我們先快速回顧句子中最重要的三個部分。理解了這些,其他一切都會變得容易得多!

快速複習欄

主語 (Subject): 執行動作的人或事物。(「施動者」)
動詞 (Verb): 表示動作的詞語。
賓語 (Object): 接受動作的人或事物。(「受動者」)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廚師(主語)(動詞)了意粉(賓語)。

誰執行了動作?廚師。什麼是動作?煮。什麼接受了動作?意粉。

明白了嗎?太好了!我們繼續。


主動語態:動作的英雄!

什麼是主動語態?

主動語態是指句子的主語就是動作的執行者。這是我們說話和寫作時最常用的方式。它直接、清晰,而且充滿活力!

主動語態的簡單公式是:

主語 + 動詞 + 賓語

例子:
- (主語)(動詞)了(賓語)。
- 我的姐姐(主語)(動詞)了最後一塊曲奇(賓語)。
- 學生們(主語)回答(動詞)了問題(賓語)。

為何使用主動語態?

把主動語態想像成一個超級英雄:它強勁、直接,而且直截了當。你應該多數時候都使用它,因為:

  • 清晰易懂
  • 它讓你的寫作更生動有趣
  • 它通常更簡潔精練
重點提示

在主動語態中,主語是主角,由它來執行動作!


被動語態:神秘的角度

一開始覺得被動語態有點難懂也別擔心!它就像從另一個角度看同一個句子。我們不是把焦點放在「施動者」身上,而是放在動作的「受動者」身上。

什麼是被動語態?

被動語態是指句子的主語接受動作。原本是賓語的人或事物現在變成了主語。

被動語態的公式是:

賓語 + 'to be' 動詞 + 過去分詞 (+ by + 主語)

哇,這些新術語是甚麼?我們來仔細拆解一下:

  • 'To be' 動詞: 這只是動詞「to be」的不同形式,例如 is、are、am、was、were、been
  • 過去分詞: 這是主要動詞的一種形式。對於大多數動詞,它只是「-ed」形式(例如 cooked、chased、answered)。對於一些不規則動詞,它的形式則有所不同(例如 eaten、written、seen)。

逐步教學:如何將主動語態轉為被動語態

讓我們將一個主動語態的句子轉換成被動語態的句子。這就像一個簡單的食譜!

主動語態句子:老師批改了試卷

  1. 找出賓語。賓語是「試卷 (the exam)」。現在,將它變成新的主語。
    試卷……

  2. 加入一個「to be」動詞。原動詞(「marked」)是過去式,所以我們使用過去式的「to be」動詞,即是「was」
    試卷被……

  3. 加入過去分詞。「mark」的過去分詞是「marked」
    試卷被批改……

  4. (可選)加入「by」和原來的主語。原來的主語是「老師」
    試卷被老師批改了。

大功告成!你已經成功將一個主動語態的句子轉換成被動語態了。

你知道嗎?

被動語態句子中的「by...」部分,如果我們不知道誰執行了動作,或它不重要,通常會被省略。例如,「我的錢包被偷了。」(我們不知道誰偷的!)。

重點提示

在被動語態中,焦點轉移到接受動作的事物。原來的賓語變成了新的主語。


為何要費心使用被動語態?

你可能在想:「如果主動語態那麼好,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被動語態呢?」問得好!被動語態是一種我們在特定情況下使用的特殊工具。

何時使用被動語態

以下是你運用新學的被動語態技巧的最佳時機:

1. 當「施動者」不明或是一個秘密時。
例子:窗戶昨晚被打破了。(我們不知道是誰打破的。)

2. 當「施動者」不重要或很明顯時。
例子:這種米是在這個地區種植的。(說「由農民種植」並不重要。)
例子:小偷被捕了。(很明顯他是由「警方」逮捕的。)

3. 為了聽起來正式和客觀,尤其是在科學或新聞報導中。這對你其他學校科目也非常有用!
與其說:「我混合了這兩種化學物質。」
不如寫:「這兩種化學物質被混合了。」(這聽起來更科學化!)

4. 強調動作的「受動者」。
例子:第一名被我們學校贏得了!(獎項是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所以我們將它放在最前面。)


主動語態 vs. 被動語態:快速總結

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圖表將所有內容歸納起來。

一覽無遺

主動語態
- 焦點: 放在動作的執行者身上。
- 結構: 主語 + 動詞 + 賓語。
- 感覺: 直接、有力、清晰。
- 例子: 校工每天晚上清潔課室。

被動語態
- 焦點: 放在動作的接受者身上。
- 結構: 賓語 + 'to be' 動詞 + 過去分詞。
- 感覺: 正式、間接、客觀。
- 例子: 課室每天晚上被清潔。


常見錯誤及如何避免

在你練習時,要留意這些常見的失誤。認識它們將幫助你更快掌握被動語態!

  • 忘記使用「to be」動詞。
    錯誤:The book written by J.K. Rowling.
    正確:The book was written by J.K. Rowling.

  • 使用錯誤的動詞時態。
    錯誤:The photos are taken last week.(「are」是現在式,「last week」是過去式)
    正確:The photos were taken last week.

  • 使用簡單過去式而不是過去分詞。
    錯誤:The song was sang beautifully.(「sang」是簡單過去式)
    正確:The song was sung beautifully.(「sung」是過去分詞)

你們太棒了,成功看完了這些筆記!記住,關鍵在於練習。嘗試在閱讀時找出主動和被動語態的句子,並挑戰自己將它們運用到你的寫作中。你現在離成為句子大師又近了一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