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設計考量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設計考量的學習筆記。請將這一章視為每位設計師的終極清單。在創造任何東西之前——無論是新的應用程式、一張舒適的椅子,甚至是更環保的外賣杯——你都需要仔細思考一系列重要的因素。這就是設計考量的精髓!
為什麼這如此重要?因為好的設計不單止是看起來很酷。它是關於創造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使用安全,並真正改善人們生活的產品。讀完這份筆記後,你將會確切地知道應該思考哪些方面,將一個好的想法轉化為一個出色的產品。讓我們立即開始吧!
起點:設計綱要與規範
每個設計項目都始於一個計劃。你不能在不清楚目標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建造!這個計劃包含兩個關鍵部分:設計綱要和規範。
什麼是設計綱要?
設計綱要是一個簡短、扼要的陳述,描述你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希望達成的目標。它是主要任務。
類比:想像你是一位超級英雄。設計綱要就是求助電話:「城市需要一座能抵禦颱風的新橋樑!」它告訴你主要問題,而沒有涉及微小細節。
例子:「設計一款便攜式、可重用的珍珠奶茶容器,以減少塑膠廢物,並方便學生攜帶。」
什麼是規範?
如果說綱要是任務,那麼規範就是詳細要求和限制的清單。它們是遊戲規則。一份好的規範必須是可量度且具體的。
這些要點源自需求分析,即是弄清楚使用者和情境確切需要什麼。
記憶小貼士!
要記住你的規範應涵蓋的關鍵範疇,請記住「FAME-S CoSt」:
- Function (功能):產品必須做什麼?(例如:必須能盛載500毫升液體而不滲漏。)
- Aesthetics (美學):它應該看起來怎樣?(顏色、形狀、風格)(例如:應具有現代、簡約的設計。)
- Market (市場):它是為誰而設?(目標使用者)(例如:針對15-18歲的中學生。)
- Ergonomics (人體工學):人們將如何與其互動?(舒適度、易用性)(例如:必須易於單手握持。)
- Safety (安全):你將如何確保它不會傷害任何人?(例如:必須由食品級、不含BPA(雙酚A)的物料製成。)
- Cost (成本):預算多少?(生產成本、銷售價格)(例如:生產成本每件必須低於港幣30元。)
- Style/Taste (風格/品味):期望的外觀和感覺是怎樣?(例如:應提供一系列流行顏色選擇。)
重點提示:設計綱要是主要目標。規範是達成該目標所需遵循的詳細、可量度的規則。
解難:整全設計方法
一旦你有了計劃,就需要開始解決問題。最出色的設計師會採用整全設計方法。別擔心,它比聽起來更簡單!
整全設計方法意味著從「大局」出發。你不能只專注於某一方面(例如讓產品看起來很棒)而忽略其他一切。你必須考慮設計中所有不同部分如何協同工作。
類比:想想烹飪。一位出色的廚師不僅專注於主要食材。他們會考慮香料、配菜、溫度,以及食物在碟子上的擺盤方式。一切都必須協同工作,才能創造出一頓完美的餐點。這就是整全設計方法!
這意味著你需要理解設計師的意圖——他們整體想達到什麼目標?當你看到一件產品,例如一張非常簡潔優雅的椅子時,設計師的意圖不僅僅是「製作一個可以坐的地方」。他們還希望營造一種平靜感、使用最少物料,並融入現代空間。
常犯錯誤!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鑽牛角尖」。例如,設計一款超強吸塵機(功能很棒!),但卻讓它又重又嘈吵,以至於沒人想用它(人為因素中的人體工學和心理因素不佳)。整全設計方法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重點提示:整全設計方法意味著將所有設計因素(功能、成本、安全、使用者、環境)一併考慮,以創造一個平衡且成功的解決方案。
為人類和地球而設計
這是現代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你的產品並非憑空存在——它是由真實的人類使用,而且其創造過程會影響我們的地球。你必須同時考慮人類和環境因素。
人為因素
這一切都是關於設計出適合使用者使用的產品。它可分為三個主要領域:
1. 人體工學 (Ergonomics):
這是一門設計事物使其舒適、高效且易於使用的科學。它旨在讓產品配合使用者,而不是反過來。
例子:一張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椅能正確支撐你的背部,以減輕勞損。一款設計精良的遊戲手掣能舒適地握在手中,讓你可以玩上數小時。
2. 人體測量學 (Anthropometrics):
這是研究人體尺寸測量的學科(例如身高、體重和手的大小)。設計師利用這些數據來確保他們的產品尺寸和形狀適合使用者。
例子:標準書桌的高度是根據一般成人的人體測量數據確定的。智能手機的尺寸設計是為了配合一般人的手掌和口袋。
3. 心理因素 (Psychological Factors):
這是關於設計如何讓人產生感覺。顏色、形狀、聲音和質感都能引發不同的情緒。
例子:奢侈品牌通常在包裝中使用黑色和金色,以營造優雅和高品質的感覺。醫院使用淺藍色和綠色等平靜的顏色來減輕病人壓力。
環境因素
一個好的設計應該對地球友善。這通常被稱為可持續設計。需要考慮的關鍵事項包括:
- 材料:你可以使用再生材料嗎?材料是否可生物降解?
- 能源消耗:產品消耗大量能源嗎?能否使其更高效?
- 生命週期:當產品不再需要時會發生什麼?它可以回收或重用嗎?(想想「減少使用、物盡其用、循環再造」!)
- 物理環境:對於建築物或房間等較大型的設計,要考慮照明(是否有足夠自然光?)、通風(新鮮空氣能否進入?)和可達性(是否容易且安全地移動?)。
你知道嗎?著名的戴森Airblade乾手機是考慮環境因素的絕佳例子。它比傳統乾手機消耗更少的能源,並且完全消除紙巾廢物。
重點提示:出色的設計是以人為本、並具有環保意識的。永遠要考慮人體工學(舒適度)、人體測量學(尺寸)、心理因素(感受)和可持續性(地球)。
遵守規則:產品標準與安全
你不能隨意銷售你生產的任何產品。它必須是安全的,並符合一定的品質水平。這就是標準和法例發揮作用的地方。
產品標準
產品標準是官方文件,規定了產品或材料所需的技術規範。它們確保產品可靠、安全並相互兼容。
類比:想想USB插口。它們的尺寸和形狀都有一個標準,這樣無論是誰製造的USB線,都可以插入任何USB插口。這就是標準的功勞!
你應該了解以下兩個重要的標準制定機構:
-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一個全球性組織,為幾乎所有事物制定標準,從紙張尺寸(A4、A3)到品質管理系統。
- GB (Guo Biao):這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標準。如果產品在中國大陸銷售,通常需要符合GB標準。
法例與消費者權益
政府也會通過法律(法例)來保護消費者。這些法例確保產品安全,並要求公司在廣告中誠實。例如,針對兒童玩具就有特定的安全法例,以防止窒息危險或使用有毒油漆。
重點提示:設計必須遵循官方標準(如ISO)和政府法例,以確保其安全、可靠且合法銷售。
最終檢查:設計評估
你完成了你的設計……但你還沒完成!最後一步是設計評估。這就是你批判性地評估你的解決方案,看看它運作得如何。
類比:這就像你在交功課前校對你的文章一樣。你會仔細檢查,找出任何錯誤,並看看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你如何評估一個設計?你會回到最初!
關鍵是根據你最初的設計綱要和規範來評估你的最終設計。
這是一個簡單的逐步流程:
- 重溫你的計劃:閱讀你的設計綱要和規範清單中的每一個要點。
- 測試你的產品:在真實情境中使用產品(或原型)。它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
- 收集意見:請你的目標用戶試用產品。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 量度並比較:產品是否符合所有可量度標準?如果規範是「重量少於500克」,那麼就稱量它!
- 找出改善空間:根據你的測試和意見,可以改變什麼來讓產品更好?
設計是一個疊代過程。這意味著它是一個循環。你設計、你評估、你找出問題,然後你回去修改和改進你的解決方案。第一次不完美也沒關係!
重點提示:設計評估是必要的最後一步,你將根據最初的綱要和規範測試你的解決方案,以檢查其成功與否並找出改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