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搭乘經濟雲霄飛車:理解商業週期
大家好!您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時新聞報導到處都是新店開張、到處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有時又會聽到很多公司倒閉、失業率上升呢?這些絕對不是隨機發生的!它們其實是經濟學家所說的商業週期的一部分!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一起來探索經濟的這些起起伏伏。您可以將它想像成搭乘雲霄飛車——有令人興奮的攀升、高聳的頂峰、令人心驚膽戰的急跌,以及觸底之後再向上爬的循環。理解這個「雲霄飛車」非常重要,因為它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找工作機會到在商店購買東西的價格都受影響!事不宜遲,我們一起開始吧,不用擔心,我們會一步一步來講解!
1. 大局觀:長期趨勢 vs. 短期波動
在我們看經濟的起伏之前,我們首先要理解經濟的主要方向。讓我們快速重溫一個關鍵的詞彙。
快速重溫:什麼是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實質GDP)?
實質本地生產總值(Real GDP)是最常用來衡量一個經濟體規模的方法。它代表了一個國家在某段時間內生產的所有最終貨品與服務的總值,而且已經撇除了通脹的影響。簡單來說,它告訴我們經濟體實際生產了多少東西。當實質GDP上升,就代表經濟正在增長!
長期趨勢
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像香港這類經濟體通常都會增長。這種緩慢而穩定的向上發展,就叫做長期趨勢。它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新科技的出現、勞動人口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在機器與建築物方面的投資增加等等因素。
比喻時間到!
想像您正在爬一座很大的山。您的整體旅程是向上的,由山腳到山頂。這個整體向上的旅程就是長期趨勢。不過,您在上山途中不會只是一直線地走。您會經過一些小山丘、走進一些小山谷,然後再向上爬。這些小小的起伏就是短期波動了。
短期波動
這些就是我們爬山比喻中的「小山丘與山谷」。它們是實質GDP每年都會出現的暫時性起伏。這些重複出現的波動,就形成了商業週期。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的焦點就是描述這些短期變動。
重點提要: 經濟在長期而言通常會增長(即是長期趨勢)。而商業週期就是描述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圍繞這個長期趨勢重複出現的短期起伏(波動)。
2. 商業週期的四個階段
商業週期就像一個波浪,可以分為四個明顯的階段。它們的發生次序永遠都是一樣的。讓我們逐個來看一看吧。
它的順序是:擴張期 → 頂峰 → 衰退期 → 谷底 ... 然後又重複了!
第一階段:擴張期(或復甦期)
這是週期中的「上坡」部分。經濟正在增長。
- 實質GDP: 它正在上升。公司正在生產更多的貨品與服務。
- 失業率: 它正在下跌。當公司擴張,它們會招聘更多工人。找工作會變得容易一些。
- 收入與開支: 人們的收入正在增加,他們會覺得更有信心,所以他們傾向花更多錢。
例子:在一段經濟活動緩慢的時期之後,政府可能會推出新的基礎設施項目。這會創造建築業的職位。這些新工人就會有更多錢去當地的餐廳與商店消費,而這些餐廳與商店反過來又可能需要聘請更多員工來應付需求。這樣就產生了一個良性的增長循環。
第二階段:頂峰
這是「山頂」。擴張已經達到了它的最高點。
- 實質GDP: 它停止上升,並且在該週期達到了最高水平。經濟通常會被形容為「蓬勃發展」或「經濟過熱」。
- 失業率: 它在週期中處於最低點。幾乎所有想找工作的人都找到了工作。
- 商業活動: 公司正在以或接近它們的全力運作。
第三階段:衰退期(或收縮期)
這是週期中的「下坡」部分。經濟正在收縮。
- 實質GDP: 它正在下跌。公司正在減少生產,甚至可能需要削減開支。
- 失業率: 它正在上升。當公司減少生產,它們可能會停止招聘甚至裁員。找工作會變得更困難。
- 收入與開支: 人們的收入可能會下跌或停止增長。他們會開始擔心將來,傾向儲更多錢與花少一些錢。
您知道嗎? 在新聞中,衰退一個常見的技術定義,就是實質GDP連續兩個季度(即是連續六個月)都下跌。
例子:2020年初,由COVID-19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就是一個清晰的衰退例子。許多公司,尤其是旅遊與餐飲業,都不得不縮減營運,導致實質GDP下跌與失業率上升。
第四階段:谷底
這是「山谷底部」。衰退已經達到了它的最低點。
- 實質GDP: 它停止下跌,並且在該週期達到了最低水平。
- 失業率: 它在週期中處於最高點。
- 商業活動: 經濟已經「觸底」。雖然情況很差,但它們沒有再惡化。這為新一輪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重點提要: 商業週期有四個階段:擴張期(GDP上升,失業率下跌),頂峰(GDP達到最高點),衰退期(GDP下跌,失業率上升),與谷底(GDP達到最低點)。
3. 融會貫通:商業週期的主要特徵
現在我們知道了各個階段,讓我們總結一下商業週期一些重要的整體特徵吧。
- 它們是不規則的。 商業週期並不是可以預測的。我們知道四個階段會發生,但我們不能確定擴張期或衰退期會持續多久。衰退期可能是6個月,也可能超過一年。「頂峰」的「高度」與「谷底」的「深度」每次都不同。
- 它們影響整個經濟體。 商業週期並不是只有一個行業有好的或差的一年這麼簡單。擴張期或衰退期的影響是會在經濟體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領域都感受到。當有衰退時,不只是銀行業受苦;零售、製造業與建築業通常都會受影響。
快速重溫方塊:四個階段一覽
階段: 擴張期
實質GDP... 正在上升
失業率... 正在下跌
階段: 頂峰
實質GDP... 達到最高點
失業率... 達到最低點
階段: 衰退期
實質GDP... 正在下跌
失業率... 正在上升
階段: 谷底
實質GDP... 達到最低點
失業率... 達到最高點
4. 常見錯誤與重要注意事項
以下有幾點要記住,以避免考試時出現常見錯誤!
考試重要提示:描述,不用解釋成因!
文憑試課程綱要講得很清楚:您們只需要掌握四個階段的特徵。您們不需要知道解釋商業週期成因的*理論*。所以,集中描述每個階段實質GDP與失業率的變化,而不是解釋為何會出現衰退或擴張。
商業週期 vs. 季節性波動
不要將這兩者混淆!
季節性波動是每年在同一個時間發生的可預測變化。
商業週期是不規則與不可預測的。
例子:由於聖誕節,玩具銷量在11月與12月都會增加。這是季節性波動。如果今年12月的玩具銷量比去年12月高很多,而且汽車、衣物與電腦的銷量都高了,那就是擴張期的表現了。
衰退期 vs. 谷底
用語要精準!
衰退期是指經濟收縮的整個時期(即是「下坡」的旅程)。
谷底是指衰退期最後的單一最低點(即是「山谷底部」)。
本章總結
做得很好!您們已經搭完了這趟經濟雲霄飛車。讓我們最後快速總結一下吧。
1. 商業週期是一個經濟體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圍繞其長期增長趨勢而產生的短期波動(起伏)模式。
2. 一個週期有四個階段,按特定順序發生:擴張期、頂峰、衰退期與谷底。
3. 在擴張期,實質GDP上升而失業率下跌。在衰退期,實質GDP下跌而失業率上升。
4. 商業週期在時間與持續時間上都是不規則的,它們的影響會波及整個經濟體。
理解這些週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經濟新聞,並看到我們身邊就業與商業情況背後的大局。您們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