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紡織及製衣科技!

各位同學,大家好!你有沒有想過一團鬆軟的棉花是如何變成你最舒適的T恤?或者為什麼你的運動服乾得那麼快,而牛仔褲卻要等很久才乾?這一章將會揭示我們日常所穿衣服背後奇妙的科學和科技。這就像為你的衣櫃當偵探一樣有趣!

我們會把所有內容拆解成簡單易明的環節。剛開始可能覺得有點多,但不用擔心,你很快就能成為紡織品專家!我們開始吧!


1. 服裝及紡織品物料:基本材料

想像一下製作衣服就像焗蛋糕一樣。沒有材料就不能開始!在紡織品中,我們最基本的材料就是纖維。一切都從這裡開始。

認識纖維!

纖維是幼細如髮絲的線狀物,它們會被紡成紗線,然後再製成布料。纖維主要分為兩大家族: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

天然纖維:大自然的饋贈

這些纖維源於植物或動物。它們已有數千年的應用歷史了!

  • 植物纖維:

    • 棉:最受歡迎的天然纖維!來自棉花植物。想想你的T恤、牛仔褲和毛巾。
      優點:柔軟、吸濕(能吸收汗水)、堅韌。
      缺點:容易起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乾透。

    • 亞麻(麻布):來自亞麻植物。它常用於夏季褲子和襯衫。
      優點:非常堅韌、穿著涼爽、比棉更快乾。
      缺點:非常容易起皺、價格可能昂貴。

    • 苧麻:一種堅韌、有光澤的纖維,來自蕁麻科植物。常用於與其他纖維混紡。


  • 動物纖維:

    • 羊毛:來自綿羊的毛。你溫暖的冬日毛衣很可能就是羊毛製的。
      優點:非常保暖、有彈性(不易起皺)、吸濕。
      缺點:可能會感到痕癢、洗滌不當可能會縮水。

    • 絲:來自蠶繭。想想那些華麗的連衣裙和領帶。
      優點:光滑、堅韌、輕盈、擁有美麗的光澤(閃亮)。
      缺點:濕水時可能變弱、昂貴。

人造纖維:實驗室製造

這些纖維是由科學家通過化學過程製造出來的。它們可以被設計成具有特定性能。

  • 再生纖維:這些是天然和人造纖維的巧妙結合。它們以天然材料(如木漿)為基礎,然後經化學處理並「再生」成纖維。

    • 黏膠人造絲:常被稱為「人造絲」。
      特性:柔軟、懸垂性佳,但濕水時易變弱。

    • 醋酸纖維:手感挺括,懸垂性好。
      特性:外觀奢華,但不太堅韌或吸濕。


  • 合成纖維:這些純粹由化學物質(通常來自石油)製成。

    • 尼龍:第一種真正的合成纖維!超級堅韌。常用於絲襪、繩索和雨傘。

    • 聚酯纖維:纖維中的「主力軍」!非常多用途。常用於校服、運動服,並與棉混紡。它以抗皺和快乾著稱。

    • 腈綸:常用作羊毛的替代品。想想那些柔軟輕巧的毛衣和毯子。它保暖但沒有羊毛的彈性。

新開發纖維:時尚的未來
  • 微纖維:這些合成纖維極其纖細——甚至比一根絲線還要細!它們用於高性能運動服和清潔布料,因為它們柔軟、輕盈,並擅長吸濕排汗。

  • 天絲(萊賽爾纖維):一種以環保方式從木漿中提取的再生纖維。它以超級柔軟、吸濕和抗皺著稱。

其他物料:發揮創意!

有時,設計師會使用非傳統物料,如金屬線,甚至薄膠片,來創造獨特的時尚單品。

纖維混紡的原理

為甚麼要混紡呢?混紡就像建立一個完美的團隊——你結合不同「隊員」(纖維)的優點,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共同目標:結合不同纖維的優點,並減少其缺點。

真實例子:經典的棉滌T恤(聚酯纖維 + 棉)
- 你能獲得棉的柔軟度吸濕性
- 你能獲得聚酯纖維的抗皺耐用性快乾特性。
- 最終製成的T恤舒適、易於護理且價格實惠!

重點回顧:第一部分

纖維是所有紡織品的基本構成要素。它們可以是天然(源於植物/動物)或人造(源於化學物質)。我們將不同纖維混紡,以創造出性能、外觀和成本更佳的布料。


2. 布料結構:從線到布

好的,我們有纖維了。然後呢?我們需要將它們變成可以實際剪裁和縫製的布料。這是一個從纖維到紗線,再從紗線到布料的旅程。

步驟一:纖維通過紡紗過程扭合在一起,形成一種長而連續的線,稱為紗線
步驟二:紗線隨後通過以下三種主要方法之一製成布料。

布料結構的種類

機織布料

類比:想像一下織蓆子或編籃子。兩組紗線(稱為經紗和緯紗)以直角(90°)相互交織。
特點:堅韌、耐用,彈性不大(除非加入彈性纖維)。邊緣容易散口。
例子:牛仔褲的牛仔布、襯衫布料、袋子的帆布。

針織布料

類比:想像一下手織圍巾。一根或多根紗線形成一系列相互交錯的線圈。
特點:富彈性、舒適,線圈能鎖住空氣,因此保暖。不易散口。
例子:T恤的針織布、毛衣的羊毛布料、緊身褲的彈性布料。

無紡布料

類比:想像一下製作手工藝品的毛氈。纖維網透過熱力、化學劑或壓力壓合及粘合。過程中不涉及紗線!
特點:生產成本低廉,不太堅韌,不會散口。
例子:即棄口罩、環保購物袋、襯布(用於衣領內部以使其挺括)。

添加顏色與風格

純白色的布料很沉悶!讓我們通過著色和整理加工增添個性和風格。

著色
  • 染色:這是指將整塊布料浸入有色液體(染料浴)中,使其呈現均勻的單色。想想把雞蛋浸入染料。

  • 印花:這是指將顏色應用於布料表面的特定區域,以創造圖案。想想在紙上使用印章。例子:花卉圖案、條紋、波點。

整理加工:特殊效果

整理加工是應用於布料上的處理,以改變其外觀、手感或性能。它們就像布料的「特殊功能」。

  • 機械整理(物理變化):
    - 起絨:使用金屬刷將纖維末端拉起,形成柔軟、毛茸茸的表面。(例如:法蘭絨睡衣)
    - 軋光:布料通過加熱輥筒,使其變得光滑有光澤。(例如:磨光棉)
    - 壓花:帶有刻紋圖案的加熱輥筒將圖案壓在布料上。(例如:製作永久性褶皺或波浪狀外觀)

  • 化學整理(化學變化):
    - 抗污:一種防止溢出的液體滲入布料的處理。對校服和地毯非常有用!
    - 防靜電:防止靜電積聚,避免衣服黏在身上。常見於襯裡和合成纖維服裝
    - 抗菌:一種阻止引起異味的細菌生長的處理。非常適合運動服和襪子

布料品質與特性

我們如何描述一塊布料?我們會談論它的特性。了解這些特性有助於我們為不同的用途選擇合適的布料!

  • 堅韌度:在張力下抵抗斷裂的能力。

  • 彈性:拉伸後恢復原狀的能力。

  • 吸濕性:吸收水分的能力。(高吸濕性 = 適合毛巾)

  • 回彈性:被弄皺後恢復原狀的能力。(高回彈性 = 抗皺)

  • 耐磨性:抵抗磨擦和磨損的能力。(對牛仔褲和校服很重要)

快速回顧:布料特性

想要一件夏季襯衫?你需要良好的吸濕性(棉、亞麻)。
想要一套旅行西裝?你需要高回彈性(聚酯纖維、羊毛)。
想要運動緊身褲?你需要良好的彈性(含萊卡纖維的針織布料)。

重點回顧:第二部分

布料是通過機織針織粘合纖維/紗線製成的。其外觀和手感可通過著色(染色、印花)和整理加工(機械、化學)來改變。布料的最終特性決定了其最佳用途。


3. 服裝及製衣結構:製作衣服

我們有了製成的布料!現在是時候將這塊平面的布料變成適合人體的立體服裝了。這涉及設計、紙樣和縫製。

人體工學:為人體而設計

人體工學是設計事物以適應人體及其動作的科學。在服裝設計中,這意味著要確保一件服裝不僅美觀,而且舒適實用
例如,夾克需要在肩部留有額外空間,以便手臂活動自如。這就是良好的人體工學設計!

紙樣製作方法

紙樣是服裝的藍圖。它是用於裁剪布料的一套紙片。

  • 二維(2D)打板:這是根據人體測量值和幾何規則,在紙上繪製紙樣片的傳統方法。它就像建築製圖,只是針對衣服。

  • 三維(3D)立裁:又稱「立體裁剪」,這涉及將布料直接固定並塑形在人體模型或人台上,以創造設計。這是一種非常富有創意和實踐性的方法。

  • 電腦輔助繪圖(CAD):設計師使用專用軟件在電腦上創建、修改和放縮紙樣。這是現代時裝行業的標準,因為它快速、極其精確且易於調整。

你知道嗎?在商業生產中,CAD系統甚至可以與自動裁剪機連接,一次裁剪數百層布料!

製作與合身技巧

這一切都關乎將服裝組裝在一起的技術。

  • 縫線:兩塊布料如何連接在一起。

  • 整齊毛邊:修整布料的裁切邊緣,防止其散口。(例如:領口、衣領和下擺)

  • 豐滿度處理:使用褶皺或抽褶等技巧來塑造形狀。

  • 扣合:開合服裝的方法,例如拉鏈、鈕扣和掛鉤

  • 飾邊:添加到服裝上的裝飾元素,例如花邊、絲帶或刺繡

製衣生產中的工業技術

大規模生產服裝需要一些非常先進的技術!

  • 激光技術:高功率激光可用於極其精確地裁剪布料,特別適用於複雜的設計。它們還用於製造如牛仔褲「仿舊」效果,這比手工操作更快、更一致。

  • 條碼系統:在一個大型工廠中,每捆裁剪好的布料都會被貼上條碼。這讓工廠能夠追蹤服裝從裁剪站到所有縫製階段,直至最終包裝的進度。它有助於管理庫存並確保一切高效運作。

重點回顧:第三部分

服裝結構將布料變成衣服。它始於人體工學設計和紙樣(通過2D、3D或CAD方法製作)。各個部件隨後通過各種結構技巧組裝起來。在現代工廠中,工業技術如激光和條碼使生產過程快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