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時裝設計 — 溫習筆記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文化與時裝設計」的溫習筆記。你可曾想過為什麼不同國家的人會穿著不同的傳統服飾?又或者為何1980年代的時裝與今日截然不同?本章將會為你解答這些問題!我們會深入探索文化、歷史與服裝之間奇妙的聯繫。了解這些聯繫,能讓我們看到時裝不只是一種潮流,更是一個關於人類與社會的強大故事。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吧!
1. 文化價值與時裝
試想像服裝是一種溝通方式。在你開口說話之前,你的衣服就能告訴別人你可能來自哪裡、喜歡甚麼音樂,或者你屬於哪個群體。文化賦予服裝其意義。
1.1 文化塑造的設計概念
一個社會所重視的價值觀,往往會反映在他們的服裝上。以下是一些核心概念:
美學: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學標準。例如,在某些文化中,鮮豔奪目的顏色被視為美麗,並用於節日服飾,而在另一些文化中,簡樸、中性的顏色則代表優雅與精緻。
社會經濟地位:縱觀歷史,服裝一直被用來彰顯財富和社會地位。在古羅馬,只有皇帝和元老院議員才能穿紫色染料製成的衣服,因為它極其昂貴。今天,一個名牌手袋或一套量身訂製的西裝,也能夠標示一個人的經濟地位。
女性美與男性氣概:服裝常被用來定義或挑戰對性別的觀念。雖然褲子在今天女性中很常見,但過去並非如此。同樣地,蘇格蘭裙(kilt)或日本袴(hakama)等服飾,是男士的傳統裙狀服飾,這正顯示了不同文化中對男性氣概的理解各有差異。
1.2 近代時裝史速覽
時裝是一部奇妙的時光機!讓我們看看近幾十年來的風格如何演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與文化轉變。
1960年代(「青春震盪」):這是社會劇變和青年反叛的時代。時裝變得大膽而玩味十足。主要風格包括迷你裙、鮮豔的「迷幻」圖案,以及摩登族(Mods)的筆挺西裝。
1970年代(的士高與嬉皮士):這個十年是關於自由與自我表達。主要風格包括喇叭褲、厚底鞋,以及嬉皮士運動的樸實、飄逸風格。的士高音樂為舞池帶來了閃耀和魅力。
1980年代(權力與奢華):這是經濟繁榮和敢於發聲的時代。「權力穿搭」是關鍵,女性穿著帶有大墊肩的套裝,以展現權威。音樂也帶動了潮流,例如龐克(皮革、鉚釘)和新浪潮(鮮豔的霓虹色)。
1990年代至今(極簡主義與全球化):1990年代對1980年代的奢華作出了反響,轉向更簡約、休閒的風格,例如垃圾搖滾風格(法蘭絨襯衫、破洞牛仔褲)和嘻哈時尚(寬鬆服飾)。從2000年代開始,互聯網使時尚全球化,潮流瞬間傳播,街頭服飾也成為主要影響力。
1.3 民族服飾:一個國家的故事
民族服飾是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身份與文化遺產的傳統服裝。它們通常在節日和特殊場合穿著。
例子:日本和服。一種T形絲綢長袍,搭配稱為「帶」(obi)的寬腰帶。和服的顏色和圖案可以顯示季節、場合以及穿著者的年齡或婚姻狀況。
例子:蘇格蘭裙(Kilt)。一種及膝的裙狀服飾,帶有獨特的交叉圖案,稱為蘇格蘭格紋(tartan)。每種蘇格蘭格紋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傳統上代表一個特定的家族氏族。
例子:印度紗麗(Sari)。一塊長而未縫合的布料(通常長達數米!),優雅地纏繞在身體周圍。垂墜的風格和所使用的布料在不同地區可能差異很大。
第1部分重點歸納
時裝是一面鏡子,它反映了一個文化的價值觀(例如美學和地位)、其歷史(定義時代的潮流)及其獨特的身份(民族服飾)。
2. 影響時裝潮流的因素
時裝潮流並非憑空出現。它們是由我們周圍世界中各種影響力的綜合作用而產生。你可以將這些因素想像成創造新潮流的「成分」。
2.1 影響時裝的主要因素
讓我們來分析主要因素。一個好的記憶方法是思考它們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的服裝選擇。
地理與環境因素: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個!它完全關乎地理位置和氣候。
例子:香港在炎熱潮濕的夏季會穿著輕巧、透氣的布料,如棉質衣服,而加拿大的人在冬季則需要厚重的羊毛外套和靴子。歷史與文化發展:信仰、宗教和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會塑造人們的穿著。
例子:中國傳統旗袍(或稱Qipao)隨著時間演變,但它仍然是中國文化身份的強大象徵。社會影響:這關乎生活方式、朋友的穿著,以及你在媒體上看到的一切。
例子:「運動休閒風」(將瑜伽褲和運動鞋等運動服飾作日常休閒穿著)的興起,是因為社會越來越關注健康、養生和休閒生活方式。名人和社交媒體影響者是當今潮流的巨大社會推動者。經濟與政治影響:經濟狀況和政府政策會產生巨大影響。
例子:在經濟衰退期間,時裝可能會變得更簡約和實用。政府的禁運(貿易禁令)可能會使某種材料(如某種絲綢)無法供設計師使用。科學與科技發展:新發明改變了時裝的可能性。
例子:尼龍和聚酯纖維等合成纖維的發明,使衣服更便宜且更容易打理。今天,我們有可以調節體溫的「智能布料」,或像Gore-Tex一樣的防水材料,用於戶外裝備。
快速回顧小貼士
記住時裝的影響因素!一個新潮流幾乎總是這些因素的結合...
地理 (你在哪裡?)
歷史 (背景是什麼?)
社會 (你和誰在一起?)
經濟 (有多少錢?)
科技 (有什麼新發明?)
第2部分重點歸納
時裝潮流是對我們所處世界的一種複雜回應。它們受到特定時間和地點的氣候、文化、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影響而形成。
3. 時裝設計師:潮流引領者
時裝設計師是將理念、文化和潮流轉化為我們所穿服裝的創意人才。他們既是藝術家,也是技術專家,更是商業人士。
3.1 設計師的視野與風格
每個偉大的設計師都有獨特的視角,通常被稱為他們的設計理念或哲學。這指導著他們的工作,並讓他們的品牌易於辨識。
例子: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一位傳奇的法國設計師。她的理念是為現代女性創造舒適、實用而優雅的服裝。她以「小黑裙」和推廣休閒針織面料而聞名。
例子: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一位英國設計師,以其戲劇性、極富創意且有時具爭議性的時裝表演而聞名。他的風格融合了哥德式浪漫、精湛剪裁和歷史元素。
例子:譚燕玉(Vivienne Tam)。一位著名的香港設計師。她的風格以將中國文化元素和藝術與當代西方時尚融合而聞名,創造出「東西合璧」的特色。
3.2 晉升階梯與職責
要成為頂尖設計師需要時間和努力。職業發展路徑通常如下:
設計助理:協助資深設計師處理素描、準備材料樣本和研究等工作。
設計師:為系列開發概念、繪製詳細圖稿(素描),並與打版師和裁縫師合作。
首席設計師/創意總監:設計團隊的領導者。他們為整個時裝品牌的系列設定總體願景和方向。
第3部分重點歸納
時裝設計師是這個行業的創意核心。他們以獨特的設計理念和風格塑造時裝,並在專業架構中將他們的願景實現。
4. 時裝設計的整體形象
一個成功的時裝設計遠不止於一件裙子或一條褲子。它關乎創造一個「完整造型」——從頭到腳的整體外觀,講述一個連貫的故事。
試以電影角色為例:服裝固然重要,但髮型、妝容和道具都共同作用,以創造一個可信的人物形象。時裝中的「完整造型」也是如此。
4.1 完整造型的元素
要創造一個完整造型,設計師必須考慮三個關鍵要素:
整體造型風格:這是服裝的主要主題或氛圍。
例子:優雅的造型可能是一條飄逸的晚禮服。運動風格則可以是協調的遠足運動服。商務造型通常是一套剪裁得體的西裝。布料的運用:布料的選擇對於營造正確的外觀和感覺至關重要。
例子:使用輕盈飄逸的絲綢會營造出浪漫優雅的感覺。使用堅韌挺括的牛仔布會營造出休閒耐用的感覺。布料的選擇必須與預期的風格相符。配飾的運用:這些是完成整體造型並強化風格的點睛之筆。
例子:對於「商務造型」,配飾可能包括一個皮革公事包和簡約經典的鞋履。對於「運動風格」,配飾將是運動鞋、帽子和背包。主要的配飾包括帽子、圍巾、鞋履、靴子和珠寶。
你知道嗎?
一場時裝天橋匯演是「完整造型」的終極體現。設計師不僅僅展示服裝;他們還透過特定的音樂、燈光、T台設計以及精心設計的髮型和妝容,創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以呈現他們系列的故事情節。
第4部分重點歸納
創造「完整造型」是時裝設計的目標。這意味著要巧妙地結合服裝的風格、布料的選擇和合適的配飾,以創造一個完整、強大且統一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