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生活研習筆記:成衣業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成衣業的研習筆記。你可能會覺得這個章節只是關於縫製衣服,但其實它涵蓋的內容遠不止於此!我們將會深入探討你身上穿著的T恤、你最喜歡的牛仔褲,以及最新潮的運動鞋背後龐大的全球商業模式。
了解這個行業非常重要,尤其在香港,我們在紡織和時裝方面擁有豐富的歷史。你會學習到衣服如何從一個概念,到最終進入你的衣櫃,以及當中所有商業決策。不用擔心有些術語對你來說是新的,我們會一步步地為你拆解。事不宜遲,立即開始吧!
第一部分:概覽—成衣業中的公司
成衣業並非只有一種公司。它是一條由不同企業共同組成的漫長產業鏈。我們可以將它們分為三個主要行業類別。
行業的三大類別
想像一下製作薄餅的過程:
- 第一產業(原材料階段):這是原材料的來源。在成衣業中,這屬於紡織品製造階段。它包括種植棉花、養羊取羊毛,或在實驗室中製造合成纖維。
例子:一間將原棉加工成紗線,然後再將紗線織成牛仔布的工廠。 - 第二產業(薄餅製作階段):這個行業類別將原材料轉化為製成品。對我們來說,這就是服裝製造階段。這個行業類別的工廠負責裁剪布料、將布料縫合在一起,並製作實際的服裝。
例子:一間使用牛仔布料生產一萬條牛仔褲的工廠。 - 第三產業(薄餅店階段):這個行業類別提供服務。它主要負責將製成品送到顧客手中。這包括市場推廣及零售(銷售)。
例子:在你所在商場的Uniqlo商店,或你在網上購買衣服的ZALORA網站。
快速重溫
第一產業 = 原材料(製造布料)
第二產業 = 製造產品(製造服裝)
第三產業 = 銷售產品(商店及網站)
規模很重要:小規模生產 vs. 大規模生產
公司根據其規模和目標,可以採用截然不同的營運方式。
小規模生產
- 生產少量貨品。
- 通常是訂製或按訂單生產。
- 通常著重於精湛工藝。
- 例子:為客戶訂製婚紗的本地裁縫,或在Instagram上銷售獨特外套的小型獨立設計師。
大規模生產
- 生產數千甚至數百萬件相同的貨品。
- 利用生產線以提高速度和效率。
- 目標是快速且低成本地生產服裝。
- 例子:H&M、Zara或Nike為其全球商店生產T恤、褲子和鞋子。
分工合作:主要部門
在一家服裝公司內部,不同的團隊負責不同的工作。其中兩個最重要的部門是商品統籌部和市場推廣部。
商品統籌:橋樑的建造者
- 商品統籌部在設計團隊和工廠之間扮演著橋樑的角色。
- 他們負責規劃產品線、制定價格、計算所需布料數量,並確保生產按時進行。
- 你可以把他們想像成服裝界的項目經理!
市場推廣:故事的講述者
- 市場推廣部的工作是讓顧客對服裝感到興奮和期待。
- 他們負責製作廣告、管理社交媒體帳戶、與意見領袖合作,並設計零售店的外觀。
- 他們為品牌塑造「故事」和「形象」,從而吸引你購買。
你知道嗎?
市場營銷的「四P」是一個經典概念:產品(你銷售甚麼)、價格(售價多少)、地點(在哪裡銷售)和推廣(如何讓大眾知道)。商品統籌員主要參與產品和價格的部分,而市場推廣人員則專注於地點和推廣!
認識業界參與者:本地及跨國公司
你一定對許多成衣公司耳熟能詳!思考一下哪些是本地品牌,哪些是跨國品牌,將會很有幫助。
- 本地例子(香港):G2000、Bossini、Giordano。這些品牌源於香港,對我們來說非常熟悉。
- 全球例子:Zara(西班牙)、Nike(美國)、H&M(瑞典)、Uniqlo(日本)。這些都是在全球設有分店的龐大跨國企業。
第一部分:重點概括
成衣業是由第一產業(原材料)、第二產業(製造)和第三產業(銷售)構成的產業鏈。公司可以是小規模生產或採用大規模生產模式。在這些公司內部,商品統籌部和市場推廣部等關鍵部門攜手合作,將服裝從工廠帶到你面前。
第二部分:周遭的世界 — 營商環境
沒有公司能獨善其身。許多外部因素都可能影響成衣公司的運作方式,從國際協議到最新的TikTok潮流,這些都屬於營商環境的範疇。
走向全球:國際因素
全球化是成衣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意味著生產過程的不同環節在不同的國家進行。
例如,一件外套可能在意大利設計,使用來自台灣的布料,在越南的工廠縫製,然後在香港的商店出售。這讓公司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技術和最低的成本,但也創造了一個非常複雜的供應鏈。
聚焦香港:本地因素
香港的成衣業受到特定的本地法規和協議所影響。
-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這是一項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非常重要的自由貿易協議。對於成衣業來說,這意味著來自香港的貨品可以在內地以零關稅(稅項)銷售。這為香港品牌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提供了巨大的優勢。
- 配額制度:這現在更多是歷史知識,但它非常重要!過去,全球曾實行配額制度,限制一個國家可以向另一個國家(例如美國或歐洲)出口多少紡織品和服裝。香港非常善於管理其配額,這有助於其行業發展。這項制度於2005年逐步淘汰,帶來了更自由的競爭,並永遠改變了這個行業。
PEST-C 分析法:一個超級好用的工具!
為了理解所有影響這個行業的因素,我們可以使用一個名為PEST-C的工具。這是一個輕鬆記住不同影響因素的方法。
- P - 政治:這些是與政府相關的因素。
例子:像CEPA這樣的貿易協議、進口材料的稅項、工廠所在國家的政治穩定性。 - E - 經濟:這與金錢和經濟狀況有關。
例子:如果經濟不景氣,人們用於購買新衣服的錢會減少。棉花等原材料的成本也可能上升或下降。 - S - 社會 及 C - 文化:這些關乎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潮流。
例子:休閒服飾和運動服飾(「運動休閒風」)的潮流、名人及意見領袖的風格、對道德和環境問題日益增長的關注。美感或時尚的定義會隨著時間和文化而變化。 - T - 科技:這涉及新發明和技術。
例子:網上購物(電子商務)的興起、使用電腦輔助設計(CAD)來製作圖樣、新的布料技術,例如防水透氣物料。
第二部分:重點概括
成衣業受到其營商環境的影響。主要因素包括全球化、像CEPA這樣的本地協議,以及像配額制度這樣的歷史系統。利用PEST-C 分析法有助我們理解影響業務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科技力量。
第三部分:人們想要甚麼?— 市場研究與開發
公司如何決定要生產甚麼服裝?他們可不是亂猜的!他們會進行大量研究,以了解顧客和市場。這就是市場研究與開發(研發)。
T恤的一生:產品生命週期
就像生物一樣,產品也有其生命週期。它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 引入期:一種新款式推出市場。由於人們剛開始認識它,銷售額較低。公司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市場推廣以提高知名度。(例如:限量發售的新款設計師運動鞋。)
- 成長期:產品變得受歡迎!銷售額迅速增長。更多人想要它,競爭者可能會開始仿效該款式。(例如:該運動鞋在名人身上曝光後,銷量直線飆升。)
- 成熟期:銷售額達到最高點,但增長速度不再快速。市場已飽和(想買的人都已經買了)。公司可能會降低價格以保持競爭力。(例如:該運動鞋隨處可見,並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
- 衰退期:該款式不再流行。隨著人們轉向新的潮流,銷售額下降。公司可能會停止生產該產品。(例如:該運動鞋現在在清貨特價區出售。)
尋找你的顧客:市場區隔
一家公司不可能吸引所有人。因此,他們會將市場劃分成較小的群體,這些群體擁有相似的需求或特徵。這就是所謂的市場區隔。區隔可以基於:
- 人口統計特徵:年齡、性別、收入、職業。
- 地理特徵:他們居住的地點(例如:在寒冷國家銷售冬季大衣)。
- 心理特徵:生活方式、價值觀、興趣(例如:針對重視可持續發展的人群)。
當公司專注於一個非常特定、小型的市場區隔時,這被稱為小眾市場營銷。
小眾市場的例子:專為輪椅使用者設計時尚且功能性兼備的服裝。
為你而設:大量訂製
這是一種現代策略,它結合了兩種優勢:大規模生產的低成本和訂製化的顧客滿意度。
公司大量生產基本部件,但允許顧客選擇某些特徵。
比喻:這就像自己搭配一碗麵食。麵店已經準備好所有食材(大規模生產),但你可以選擇麵條種類、湯底和配料(訂製化)。
一個著名的現實例子是 Nike By You(前稱NikeID),你可以在網上選擇顏色和材料,打造一雙獨一無二的運動鞋。
未來就在眼前:新興科技
科技正在不斷改變成衣業。這為產品創造了新的機遇。
- 高功能性產品:這些服裝不僅僅是好看。它們具備特殊的科技功能。
例子:防水但透氣的夾克(如Gore-Tex)、能發熱的保暖內衣(如Uniqlo的HEATTECH),或能吸濕排汗的運動服。 - 「綠色」產品: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對可持續服裝的需求日益增長。
例子:由有機棉(不使用有害農藥種植)製成的T恤、填充物由循環再造膠瓶製成的夾克,或採用減少水和能源消耗的生產工藝。
第三部分:重點概括
公司運用市場研究以取得成功。他們了解產品生命週期(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來管理銷售。他們利用市場區隔和小眾市場營銷來針對特定的顧客。像大量訂製這樣的新策略以及用於高功能性和「綠色」產品的科技正在塑造這個行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