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分析:做個化學偵探!

你有沒有想過科學家為何會知道食醋裡面酸的確切濃度,或者藥物裡面的有效成分有多少?他們會用一種超精確的技術,叫做容量分析,而其中最常用的一種就是滴定法。你可以想像成自己是個化學偵探,用一種你已知所有資訊的溶液,去揭示未知溶液的秘密。

在這個章節,我們會學會如何像專家一樣進行滴定。雖然步驟看似很多,但當你掌握訣竅之後,你會發現這是一項強大而令人滿足的技能。我們會學到:

  • 專用的儀器以及它們的用途。
  • 如何製備超精確的「標準溶液」。
  • 酸鹼滴定的逐步操作方法。
  • 如何利用你的結果去計算未知的濃度。

就算一開始覺得有點難,也不必擔心。我們會將所有內容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易於掌握。我們開始吧!


核心概念:快速回顧

在我們深入學習新內容之前,不如快速重溫一下滴定法的一些關鍵基礎概念。

快速回顧小框

1. 濃度(摩爾濃度):這只是一種表示某定量液體(溶劑)中溶解了多少「物質」(溶質)的方法。我們以摩爾每立方分米 (mol dm⁻³) 作為單位。一個立方分米 (dm³) 等於一升 (L)。
神奇公式就是: $$ \text{濃度 (mol dm⁻³)} = \frac{\text{摩爾數 (mol)}}{\text{體積 (dm³)}} $$ 記住:將立方厘米 (cm³) 轉換為立方分米 (dm³) 時,要除以 1000!

2. 中和作用:這是我們將會使用的經典反應。當酸和鹼反應時,它們會互相抵消,生成鹽和水。 $$ \text{酸} + \text{鹼} \rightarrow \text{鹽} + \text{水} $$ 例如:$$ \text{HCl(aq)} + \text{NaOH(aq)} \rightarrow \text{NaCl(aq)} + \text{H₂O(l)} $$

3. 化學計量(摩爾比):一個平衡化學方程式就好像食譜一樣,它會告訴你所需要的反應物的確切比例。對於上面的反應,HCl 和 NaOH 的比例是 1:1。對於 H₂SO₄ + 2NaOH,比例就是 1:2。這對我們的計算超級重要!


認識團隊:玻璃儀器及關鍵術語

專用玻璃儀器

對於像滴定法這麼精密的操作,我們需要精密的工具。你不能隨便用個量筒就行!

  • 容量瓶:瓶頸長,上面有一條單一刻度線。它的設計是當液體填至刻度線時,能精確地盛載一個非常準確的固定體積溶液(例如 250.0 cm³)。主要用於製備標準溶液。
  • 移液管:用於移取非常準確的固定體積液體(例如 25.0 cm³)。你會用移液管吸球將液體吸至刻度線。
  • 滴定管:一條底部有活栓的長玻璃管,上面沿途有刻度。它用於加入可變但精確測量的液體體積到另一溶液中。
  • 錐形瓶:進行反應的地方!它傾斜的瓶身非常適合搖動混合物而不會濺出。

滴定法關鍵術語

我們先搞清楚我們的詞彙,這樣就知道大家在說什麼了。

  • 滴定法:透過與另一已知濃度的溶液反應,測定溶液濃度的過程。
  • 待測物(或 待測液):濃度未知的溶液。這就是你正在研究的對象。它通常放在錐形瓶裡面。
  • 滴定劑:濃度精確已知的溶液。它放在滴定管裡面。
  • 標準溶液:濃度精確已知的溶液。這就是我們的滴定劑。
  • 當量點:滴定中的理論點,即酸和鹼的摩爾數已根據平衡方程式的摩爾比完美中和。你看不到這個變化!
  • 終點:指示劑永久性變色的點。這就是我們實際看到的點,它提示我們停止滴定。如果我們選擇對的指示劑,終點會非常、非常接近當量點。
  • 指示劑:一種特殊化學物質,在特定pH值下會變色。它幫助我們觀察終點何時到達。
重點歸納

在滴定法中,我們用滴定管中的滴定劑(已知濃度)來找出錐形瓶中待測物(未知濃度)的濃度。當指示劑變色時,我們就知道已經到達終點


製備標準溶液

如果沒有可靠的標準溶液,你就做不到滴定。你可以想像成,這就是你量度任何東西之前,要先校準好你的尺。主要有兩種方法來做這件事。

方法1:從純固體製備

假設我們想製備 250.0 cm³ 的 0.100 mol dm⁻³ 碳酸鈉 (Na₂CO₃) 溶液。

  1. 計算所需質量:首先,計算摩爾數(摩爾濃度 x 體積)。然後,計算質量(摩爾數 x 摩爾質量)。
    摩爾數 = 0.100 mol dm⁻³ × (250.0 / 1000) dm³ = 0.0250 mol
    Na₂CO₃ 的摩爾質量 = (23.0 × 2) + 12.0 + (16.0 × 3) = 106.0 g mol⁻¹
    所需質量 = 0.0250 mol × 106.0 g mol⁻¹ = 2.65 g
  2. 稱量固體:用電子天平在一個小燒杯裡面精確地稱取 2.65 g 純淨、乾燥的碳酸鈉。
  3. 溶解:向燒杯加入少量去離子水,並用玻璃棒攪拌,直到所有固體溶解。
  4. 轉移:小心地透過漏斗將溶液倒入一個 250.0 cm³ 容量瓶。用更多去離子水清洗燒杯、玻璃棒和漏斗,將所有洗滌液都倒入容量瓶中。這樣做確保每一點點固體都轉移完了!
  5. 定容至刻度:向容量瓶加入去離子水,直到彎液面底部剛好在刻度線上。最後幾滴要用滴管來加,務求精確。讀數時要平視,避免視差誤差。
  6. 混合:塞上容量瓶塞,倒置幾次(至少10次!)以確保溶液完全均勻。這樣你就製備好標準溶液了!

方法2:稀釋濃溶液

有時你會從濃縮的「原液」開始。假設我們想從 2.00 mol dm⁻³ 的原液製備 250.0 cm³ 的 0.100 mol dm⁻³ 鹽酸 (HCl)。

  1. 計算所需體積:我們用稀釋公式 $$ M_1V_1 = M_2V_2 $$,其中 1 代表濃縮原液,2 代表最終稀釋溶液。
    (2.00 mol dm⁻³) × V₁ = (0.100 mol dm⁻³) × (250.0 cm³)
    V₁ = (0.100 × 250.0) / 2.00 = 12.5 cm³
  2. 轉移原液:用一支潔淨的移液管精確轉移 12.5 cm³ 的 2.00 M 鹽酸原液到一個 250.0 cm³ 容量瓶中。
  3. 定容至刻度: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去離子水,直到彎液面底部剛好在刻度線上。
  4. 混合:塞上容量瓶塞,倒置幾次,徹底混合。完成!

主戲碼:進行酸鹼滴定

這就是所有東西都派上用場的時候。請仔細跟隨以下步驟,以獲得準確結果。

清洗的黃金法則

洗錯東西是非常常見的錯誤!這會破壞你的結果。

  • 滴定管:首先用去離子水清洗,然後再用將會裝入其中的溶液(滴定劑)清洗一次。這樣做可以除去任何會稀釋滴定劑的水珠。
  • 移液管:首先用去離子水清洗,然後再用你將會測量的溶液(待測物)清洗一次。這樣做可以除去任何會稀釋待測物的水。
  • 錐形瓶:只用去離子水清洗。如果你用待測物溶液清洗,你會額外加入了摩爾數的待測物進入錐形瓶,這會讓你的結果全錯!因為我們已經用移液管量度了待測物的精確摩爾數,所以留在裡面的水不重要。

滴定過程逐步解說

  1. 裝置設置:垂直地夾穩滴定管。用滴定劑(例如酸)填充滴定管。短暫地打開活栓,確保活栓下方的噴嘴空間要填滿。記錄滴定管的初始讀數,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例如 0.50 cm³)。
  2. 用移液管移取待測物:用移液管將已知體積(例如 25.0 cm³)的待測物(例如鹼)轉移到一個潔淨的錐形瓶中。
  3. 加入指示劑:向錐形瓶加入 2-3滴合適的指示劑(例如酚酞或甲基橙)。將錐形瓶放在白瓷磚上,以便清晰觀察顏色變化。
  4. 粗略滴定:第一次嘗試,快速地從滴定管加入滴定劑,同時搖動錐形瓶。記下指示劑變色所需的大約體積。假設約為 24 cm³。
  5. 精確滴定:重新填充滴定管並記錄新的初始讀數。用移液管將一個新鮮的 25.0 cm³ 待測物樣本移取到一個潔淨的錐形瓶中。這次,快速滴加滴定劑,直到距離粗略值約 2 cm³(例如加到 22 cm³)。
  6. 尋找終點:現在,逐滴加入滴定劑,並持續搖動錐形瓶。只要一滴就能讓指示劑永久變色,就立即停止!這就是你的終點。
  7. 記錄和重複:記錄滴定管的最終讀數。使用的體積是(最終讀數 - 初始讀數)。重複精確滴定,直到你有兩個協調(相差在 0.10 cm³ 以內)的結果。
  8. 計算平均值:使用協調的結果來計算所用滴定劑的平均體積。千萬不要將粗略滴定值計入平均值!
選擇合適的指示劑

你選擇的指示劑取決於酸和鹼的強度。

  • 強酸 + 強鹼:甲基橙(紅變黃)或酚酞(無色變粉紅)都效果良好。
  • 強酸 + 弱鹼:用甲基橙
  • 弱酸 + 強鹼:用酚酞

你知道嗎?對於弱酸和弱鹼,當量點的pH值變化並不劇烈,所以簡單指示劑效果不好。科學家會改用pH計!


來計算吧!滴定計算

你已經完成了實驗並得到了平均體積。現在就來計算吧!最好跟隨一個清晰的四步計劃來做。

示例

在一次滴定中,25.0 cm³ 的氫氧化鈉 (NaOH) 溶液被平均 24.50 cm³0.120 mol dm⁻³ 硫酸 (H₂SO₄) 中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是多少?

步驟1:寫出平衡方程式。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寫錯了,之後所有東西都會錯了。

$$ \text{H₂SO₄(aq)} + 2\text{NaOH(aq)} \rightarrow \text{Na₂SO₄(aq)} + 2\text{H₂O(l)} $$

這裡的關鍵資訊就是摩爾比:1摩爾 H₂SO₄ 與 2摩爾 NaOH 反應

步驟2:計算已知溶液(滴定劑)的摩爾數。

我們已知 H₂SO₄ 的濃度和體積。

H₂SO₄ 的體積 = 24.50 cm³ = 0.02450 dm³(除以 1000)

$$ \text{H₂SO₄ 的摩爾數} = \text{濃度} \times \text{體積} $$

$$ \text{H₂SO₄ 的摩爾數} = 0.120 \text{ mol dm⁻³} \times 0.02450 \text{ dm³} = 0.00294 \text{ mol} $$

步驟3:利用摩爾比找出未知溶液(待測物)的摩爾數。

根據我們的方程式,H₂SO₄ : NaOH 的比例是 1 : 2。

$$ \text{NaOH 的摩爾數} = \text{H₂SO₄ 的摩爾數} \times 2 $$

$$ \text{NaOH 的摩爾數} = 0.00294 \text{ mol} \times 2 = 0.00588 \text{ mol} $$

步驟4:計算未知溶液的濃度。

我們現在知道 25.0 cm³ 樣本中 NaOH 的摩爾數。

NaOH 的體積 = 25.0 cm³ = 0.0250 dm³

$$ \text{NaOH 的濃度} = \frac{\text{摩爾數}}{\text{體積}} $$

$$ \text{NaOH 的濃度} = \frac{0.00588 \text{ mol}}{0.0250 \text{ dm³}} = \mathbf{0.2352 \text{ mol dm⁻³}} $$

所以,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是 0.24 mol dm⁻³(通常保留2或3位有效數字)。

重點歸納

計算步驟總是一樣的:方程式 → 已知摩爾數 → 摩爾比 → 未知摩爾數 → 未知濃度。只要掌握這四個步驟,你就學會了滴定計算!


常見錯誤要避免

  • 單位換算:忘記將體積從立方厘米 (cm³) 轉換為立方分米 (dm³),即除以 1000。
  • 清洗錯誤:用待測物溶液清洗錐形瓶。記住:只用清水!
  • 滴定管錯誤:開始前忘記移除滴定管尖端的氣泡,或從錯誤方向讀取刻度。
  • 計算錯誤:使用平衡方程式中錯誤的摩爾比。務必再三檢查你的方程式!
  • 計算平均值:將粗略滴定結果計入平均值。只使用協調(相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