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一起探索我們的數碼世界吧!

歡迎來到「科技發展與資訊素養」這個單元!別擔心,這不只是關於複雜的電腦知識。這是關於你每天生活所處的世界——你的手機、你的社交媒體,以及你如何為學習和娛樂尋找資訊。我們會深入了解一些嶄新科技,明白如何在網上溝通,而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成為精明、安全和負責任的數碼公民。明白這些對你的學業和未來都非常重要。我們開始吧!


科技新浪潮:人工智能、大數據與雲端

科技發展速度前所未有!三大概念正引領著這場變革:人工智能 (AI)、大數據和雲端儲存。它們聽起來可能很複雜,但基本概念其實相當簡單。

人工智能 (AI)

甚麼是人工智能?簡單來說,人工智能 (AI) 就是讓電腦和機器像人類一樣「思考」、學習和解決問題。它是一種能適應環境並作出決策的科技。

日常生活例子:想想 YouTube 或 Netflix 上的「為你推薦」專區。程式會學習你喜歡觀看的內容,然後推薦新的影片或電影。這就是人工智能的應用!它也是 Siri 和 Google Assistant 等智能助理背後的「大腦」。

對日常生活影響:

- 串流平台和網上商店的個人化內容。
- 導航應用程式(例如 Google 地圖)利用人工智能預測交通並尋找最快路線。
- 學習你日常習慣的智能家居設備。

大數據

甚麼是大數據?大數據是指從多個來源(例如我們的網上活動、社交媒體,甚至是公共交通使用情況)收集而來,極其龐大和複雜的資料集。目的是分析這些數據以找出模式和趨勢。

日常生活例子:想像一下,你想知道全校最受歡迎的午餐是甚麼。你可能需要詢問數百名學生。現在,再想像一下,如果你想知道全香港最受歡迎的午餐是甚麼。那將是海量的資訊!大數據就是幫助公司和政府收集並理解這些龐大資訊庫的工具。

對日常生活影響:

- 企業利用它來了解顧客的購物偏好。
- 政府可能會利用它,根據市民最常出行的地點,規劃更佳的公共交通路線。
- 醫療機構可以通過分析來自不同地區的數據,追蹤疾病的傳播。

雲端儲存

甚麼是雲端儲存?雲端儲存是一種將你的數碼檔案(例如文件、照片和影片)儲存在互聯網上,而不是單單儲存在電腦或手機記憶體中的方式。然後,你便可以從任何連接互聯網的裝置存取這些檔案。

日常生活例子:將它想像成一個神奇的網上儲物櫃。你不必隨身攜帶實體 USB 隨身碟,只需將你的學校專題功課儲存到你的「雲端儲物櫃」(例如 Google Drive 或 iCloud)。然後,你就可以在學校圖書館的電腦上或家中的手機上開啟它。它隨時隨地都在等你!

對日常生活影響:

- 方便協作處理小組專題,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存取和編輯同一個檔案。
- 備份手機珍貴的照片,這樣即使手機壞了也不會丟失。
- 使用 Google Docs 或 Office 365 等軟件,它們會自動將你的工作儲存到雲端。

重點提示

人工智能是「大腦」,大數據是「燃料」(即人工智能學習的資訊),而雲端則是這些數據經常儲存和存取的「地方」。這三種科技共同運作,驅動著我們大部分的現代數碼生活。


我們如何連結:了解我們的數碼世界

資訊科技不只是關於宏大的概念;它也與我們每天使用的工具息息相關。讓我們看看它們的特點和塑造我們網上體驗的平台。

資訊科技的發展特點

資訊科技的發展呈現出一些主要特點。如果這些詞彙對你來說很陌生,也別擔心,這些概念其實很直接!

- 資訊化:這意味著我們生活中的越來越多方面正被記錄為數據。例如,你的八達通卡會將你的乘車旅程記錄為數碼資訊。

- 數碼化:這是將實體世界的事物轉換為數碼格式的過程。例如,掃描一張紙本照片以創建一個 JPG 檔案。

- 智能化:這涉及將日常物品連接到互聯網以共享資訊,從而使其變得「智能」。例如,智能手錶將你的心率數據發送到手機應用程式。

其他主要特點包括:

- 快速廣泛傳播:資訊可以通過分享和轉發,在短短幾分鐘內傳播到全球數百萬人。
- 實時通訊:我們可以即時與世界各地的人進行通話、文字訊息或視像通話,大大簡化了協作。

我們主要的連繫工具

這些是我們體驗以上所有特點的平台:

- 互聯網:這是連接全球電腦的龐大網絡,是我們所有網上活動的基礎。
- 社交網站:例如 Instagram、Facebook 和小紅書等平台,讓我們可以建立個人檔案、與朋友聯繫,並分享照片和動態等內容。
- 即時通訊軟件:例如 WhatsApp 和微信等應用程式,主要用於通過文字、語音訊息和視像通話進行實時私人和群組對話。

重點提示

我們的網上世界建立在能讓資訊即時創建、分享和存取的工具之上。這些工具使我們之間的連結前所未有地緊密,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責任。


成為精明而負責任的數碼公民

擁有這些科技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明智地運用它們。這正是資訊素養發揮作用的地方。這是 21 世紀成功的關鍵技能!

甚麼是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不單是懂得如何使用 Google。它是一種能力,能辨識何時需要資訊,然後有效且合乎道德地尋找評估運用傳達該資訊。

記憶口訣:F-E-U-C (發音像 "Few-See")

記住資訊素養步驟的一個好方法是F-E-U-C。要真正具備素養,你需要「看見」別人「鮮有」看見的事物——資訊的真確性和價值!

- 尋找 (Find):知道如何及從何處搜尋資訊。
- 評估 (Evaluate):判斷資訊是否可靠、準確和不偏不倚。
- 運用 (Use):應用資訊來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
- 傳達 (Communicate):清晰而負責任地分享你所學到的。

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與擁有正向價值觀息息相關。當你知道如何評估資訊時,你就不太可能被負面資訊所蒙蔽。你會學會如何在網上溝通時做到負責任、尊重他人和誠實。

最大挑戰:辨識虛假資訊

資訊素養的最大考驗之一,就是處理虛假資訊(亦稱「假新聞」)。這是指被呈現為事實的錯誤或誤導性資訊。它能在網上以驚人的速度傳播。

如何辨識:五步查核清單

1. 查核來源:資訊是否來自知名、有信譽的新聞機構,還是你從未聽過的奇怪網站?對於名稱奇怪的來源要保持警惕。
2. 尋找證據:文章是否有引用專家言論或連結到官方報告?還是它只是提出大膽的主張而沒有任何證據?
3. 細閱內容而非只看標題:聳人聽聞的標題旨在吸引點擊。閱讀整篇文章,看看它是否真的支持標題的主張。
4. 檢查偏頗:文章是否使用非常情緒化或憤怒的語言?它是否試圖讓你討厭某個人或團體?可靠的新聞通常是平靜和客觀的。
5. 快速搜尋:其他可靠的新聞媒體是否有報道相同的故事?如果沒有,那可能是虛假的。

常見錯誤:要避免的陷阱

- 只閱讀標題就分享文章。
- 未看過原始訊息或帖子,就相信其截圖。
- 在群組聊天中不經思考就轉發「秘密」或「洩露」的訊息。

網上道德、行為與法律

成為一個好數碼公民意味著要了解規則——包括不成文的社會規範和實際的法律。

道德與行為(數碼禮儀):

將互聯網視為一個公共空間。你的行為舉止很重要。

- 互相尊重:與他人意見不同沒關係,但請禮貌地表達。避免人身攻擊和侮辱(網絡欺凌)。
- 保護私隱:未經他人同意,切勿分享其個人資訊(照片、電話號碼、地址)。也要小心保護自己的私隱!
- 發布前三思:請記住,你在網上發布的內容可能會永遠存在。問問自己:我會不會介意我的父母或未來的僱主看到這些內容?

遵守相關法律:

網上行為會產生真實世界的法律後果。重要的是要記住香港的法律同樣適用於網上活動。這包括與以下相關的法律:

- 侵犯版權:切勿非法下載或分享電影、音樂或軟件。
- 誹謗:你不能散佈關於某人的謊言來損害他們的聲譽。
- 網絡罪行:入侵他人帳戶或竊取數據是嚴重罪行。

重點提示

具備資訊素養意味著要成為一個批判性思考者和負責任的溝通者。通過質疑資訊、尊重他人和理解規則,你就能安全、正向地駕馭數碼世界,為所有人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網上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