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溫習筆記

章節:社會關懷、健康人際關係、社會責任與承擔

大家好!歡迎來到這份十分重要的溫習筆記。我們將會探討我們如何與他人建立聯繫,以及為何這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如此重要。我們將會探討如何建立健康人際關係,了解何謂展現社會關懷社會責任,以及對家人和社區承擔的重要性。

這聽起來可能很多,但其實都與我們日常所做的事情息息相關。了解這些不僅能幫助你應付考試,對你的生活也會大有裨益。讓我們開始吧!


1. 健康人際關係:幸福生活的基石

把你的生活想像成一棟建築物。健康的人際關係就是穩固的磚塊,將整棟建築物緊密地連結起來。它們是指與他人的正向、互相尊重和互相支持的連繫。

我們建立的關係種類

我們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種類的關係:

  • 家庭關係:這些是你與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及其他親戚的連繫。(例如:每天晚上與家人共進晚餐,幫助妹妹做功課。)
  • 朋友及朋輩關係:這些是你選擇在校內外與之相處的人。(例如:你的學習小組、籃球隊,你的摯友。)
  • 親密關係:這指與伴侶之間的親密浪漫關係。
  • 工作場所關係:這些是你與兼職或未來職業中的同事或上司的連繫。(例如:與同事一起完成一個項目。)
好壞影響:人際關係如何塑造我們

人際關係對我們的個人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它們既可以成就我們,也可以使我們沮喪。

對個人發展的正面影響:

  • 提升自尊:好的朋友和家人讓你感到被重視和自信。
  • 提供支援:他們是你應對困難時(例如考試壓力或個人問題)的安全網。
  • 教授技能:你學會如何與他人溝通、分享和解決問題。
  • 鼓勵健康習慣:那些熱愛運動或飲食健康的朋友可以影響你效法他們!

不健康人際關係的負面影響:

  • 導致壓力和焦慮:持續的爭吵或感覺不被支持會嚴重影響你的精神健康。
  • 降低自尊:被批評或貶低會讓你質疑自己。
  • 導致孤立:一段不健康的關係會讓你感到孤獨並與他人隔絕。
  • 鼓勵冒險行為:有時,不健康友誼中的朋輩壓力會導致錯誤的選擇。
甚麼會阻礙我們?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障礙

有時很難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常見的障礙包括:

  • 溝通不良:不聆聽對方或不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 缺乏信任:互相猜疑或食言。
  • 妒忌和控制:試圖控制對方做甚麼或與誰見面。
  • 不尊重:忽視他人的感受、界線或意見。

重點提示: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培養正向的人際關係,對於你的個人成長和身心健康至關重要。這關乎於給予和接受支持、尊重和信任。


2. 作一個有愛心的人:社會關懷在行動

社會關懷是指為社區裡的人提供幫助和支援。這不只是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士的事;我們每個人都能出一分力!要做得好,我們需要了解人們,並抱持正確的態度。

第一步:了解人們的需要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需要考慮到他們的整體。服務使用者有不同種類的需要:

  • 生理需要:這些與身體相關。(例如:長者需要協助購物;輪椅使用者需要斜道才能進入建築物。)
  • 情緒需要:這些與感受相關。(例如:朋友失戀後感到傷心,需要有人傾聽;醫院裡的病人感到害怕,需要安慰。)
  • 社交需要:這些與與他人連繫相關。(例如:新同學需要幫助以結交朋友;獨居長者需要探訪以應對孤獨。)
第二步:遵守規則——倫理守則

在任何關懷的角色中,即使只是義工服務,保持專業都非常重要。一套倫理守則是一組指導良好行為的規則。主要理念包括:

  • 保密:保守私人資訊。不要八卦你正在幫助的人。
  • 尊重:不論背景、年齡或能力,都要以尊嚴對待每個人。
  • 不批判:抱持正面態度。不要因為人們的處境或選擇而批判他們。
  • 促進獨立:在可能的情況下,幫助人們自立,而不是為他們做所有事情。
第三步:處理分歧——衝突解決

衝突總會發生!這是人際關係中正常的一部分。關鍵在於建設性地處理它們。良好的衝突解決策略取決於有效溝通

一個簡單的技巧:使用「我」的陳述
與其說「你總是無視我!」(這聽起來像是在攻擊),不如試著說:「我沒有得到回覆時感到受傷,因為這讓我感覺被無視了。」這解釋了你的感受,而沒有責怪對方。

記憶小貼士——運用「EARS」解決衝突:
E - 同理心(Empathise):試著理解對方的感受。
A - 主動聆聽(Actively Listen):全神貫注地聆聽他們所說的話。
R - 尊重回應(Respectfully Respond):保持冷靜地表達你的觀點,使用「我」的陳述。
S - 尋求解決(Seek a Solution):共同努力找到一個對雙方都奏效的折衷方案。

重點提示:提供良好的社會關懷意味著要了解一個人的整體(他們的生理、情緒和社交需要),並合乎倫理地行動,有效溝通以建立信任和解決衝突。


3. 我們在社會中的角色: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是指我們都是更大社區的一部分,有責任以有利於他人的方式行事。它始於對周圍人的關心和關注。

我們對誰負有責任?
  • 家人、朋輩和群體:我們應該關心我們的親人和所屬的群體。
  • 社區:這包括我們的鄰居、學校和城市。
  • 弱勢社群:這些是可能需要額外幫助和保護的人,例如兒童、長者、殘疾人士或低收入家庭。
困難時期的挺身而出

社會責任的一個關鍵部分是應對社會危機。想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人們透過戴口罩保護他人、自願幫助長者、與有需要的人分享資源來展現社會責任。這關乎於辨識社區何時正在掙扎,並問:「我能如何幫忙?」

平衡之道: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

在個人需要與對社會的責任之間找到平衡非常重要。這關乎尋求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平衡

類比:把它想像成你手機的電池。你的個人責任是為自己的電池充電(充足睡眠、學習、運動)。你的社會責任是利用那塊電池去幫助他人(打電話給情緒低落的朋友、做義工)。如果你的電池電量是0%了,你便無法幫助任何人!健康的生活意味著照顧好自己,這樣你才有精力去關懷他人。

你知道嗎?

研究顯示,做義工和幫助他人實際上可以改善你自己的精神健康!它能減輕壓力和讓你感到與人連結、更快樂。所以,負起社會責任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重點提示:社會責任是指積極關懷你的家人、朋友和廣闊社區的福祉,特別是那些弱勢社群。它關乎於平衡自己的需要與他人的需要。


4. 許下承諾:承擔

最後,讓我們談談承擔。承擔是你許下的承諾,要做到可靠和支持他人。這是你對生命中重要的人和群體所展現的奉獻。

在日常生活中展現承擔
  • 家庭中的承擔:這不只是住在一起。它關乎積極參與家庭生活。(例如:信守承諾幫助準備晚餐,當家人有問題時耐心聆聽,一起慶祝生日。)
  • 社區和群體中的承擔:這意味著成為一個可靠的成員。(例如:如果你加入學校合唱團,你會每次練習都準時出席,而不只是心血來潮時才去。如果你答應社區中心會做義工,你會準時到達並準備好提供幫助。)

承擔建立信任。當人們知道你負責任時,他們就知道可以信賴你,這是每個穩固關係和健康社區的基礎。


重點回顧

讓我們總結一下主要概念:

健康人際關係:與家人、朋友及他人之間建立在信任和尊重基礎上的正向、互相支持的連繫。

社會關懷:在了解人們需要和合乎倫理地行動的基礎上,為他們提供實際和情緒上的支援。

社會責任:作為公民,我們有責任關懷我們的社區並幫助他人,特別是那些有需要的人。

承擔:承諾成為你的家庭、社區和群體中一個可靠且支持他人的成員。

你們很棒,順利讀完這些筆記!請繼續思考這些概念如何應用於你的生活中。你越能將它們與現實世界的例子連結起來,就越容易記住。你們一定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