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學習筆記

章節:當代脆弱議題

大家好!歡迎來到這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筆記:當代脆弱議題。這聽起來可能有點複雜,但其實就是探討社會上某些人所面對的挑戰,這些挑戰會令他們更容易受到傷害、患上疾病或遭受不公平對待。

為甚麼這很重要呢?因為一個健康的社區不只關乎醫生和醫院;它關乎如何建立一個讓每個人,特別是最脆弱的一群,都能獲得支持和尊重的社會。了解這些議題能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富同理心的公民,而且絕對能幫助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們開始吧。


議題一:成癮問題 — 當習慣失控時

那麼,到底甚麼是成癮?

成癮,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種失控的強大習慣。當一個人對某種行為或物質產生非常強烈、往往無法控制的需求,即使這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他們也無法輕易「停下來」。

成癮的種類

課程大綱列出了一些常見的種類。你應該能夠說出並舉例說明這些類型:

物質成癮:這是指身體對某種化學物質產生依賴。
例子:毒品、酒精、尼古丁(來自香煙)。

行為成癮:這是指對某種活動或行為產生依賴。
例子:賭博、強迫性地玩線上電腦遊戲。

為甚麼人會沉迷成癮?

這不單單是「壞選擇」的問題。背後有複雜的原因,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兩大類:

1. 生理原因:有時這與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有關。某些物質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化學,使我們對它們越來越渴望。

2. 社會心理影響:這是一個專業術語,指與我們的心理(psycho)和社交生活(social)相關的事物。
例子:高壓力水平、朋輩壓力、困難的家庭狀況,或抑鬱症等精神健康問題。

漣漪效應:成癮帶來的問題

成癮不只影響一個人;它會產生向外擴散的漣漪。

對個人而言: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酒精引起的肝臟損害)、財務困境(來自賭博),以及精神健康下降。

對家庭而言:關係破裂、情緒困擾和經濟壓力。

對社會而言:醫療成本增加、犯罪率上升和工作生產力損失。

尋找出路:成癮的治療方法

幫助成癮者需要支持和專業協助。治療通常涉及多種方法的結合:

藥物治療:使用藥物來管理戒斷症狀。

心理治療:透過輔導了解成癮的根本原因。

支援小組:例如「匿名戒酒會」(AA) 等小組,成員在其中分享經驗並互相支持。


重點:成癮是一個複雜的健康問題,由生理社會心理因素引起。它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可透過專業協助和支持進行治療。


議題二:人口老化 — 「銀髮海嘯」

香港的情況如何?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社區裡有越來越多的長者。這是因為香港正經歷人口老化。這意味著人口的平均年齡正在上升,而且老年人口的比例比年輕人口更大。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人們壽命延長,同時生育的孩子數量減少。

你知道嗎?香港是全球預期壽命最高的地區之一!這固然是個好消息,但同時也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了挑戰。

人口老化社會的挑戰

人口老化對健康和社會關懷系統造成壓力:

更多醫療需求:長者通常有更多慢性疾病,因此他們需要更多醫療服務、醫院病床和長期護理(例如安老院舍服務)。

勞動人口減少:隨著年輕勞動人口減少,繳納稅款以資助這些服務的稅基也隨之縮小。

社會關懷需求:對長者服務中心、送飯服務和家庭照顧者支援等服務的需求增加。

積極思考:「活躍樂頤年」的概念

別擔心,這並非全是壞消息!應對這些挑戰的一個關鍵概念是活躍樂頤年。這不僅僅指身體上的活躍,而是一個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廣的完整理念。

活躍樂頤年是指鼓勵長者保持:

健康:透過良好飲食、運動和預防性醫療。

參與:透過投入社區、參與義工服務,或若他們願意,甚至可從事兼職工作。

安穩:確保他們有足夠的財政支援、居所和人身安全。

目標是提升人們隨著年齡增長的生活質素,視他們為寶貴資源而非負擔。


重點:香港正經歷人口老化,這對我們的健康和社會關懷系統帶來挑戰。活躍樂頤年的概念有助我們聚焦於讓長者保持健康、積極參與和安穩,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福祉並造福社會。


議題三:偏見與歧視 — 不僅僅是無禮

有甚麼分別?一個簡單的比喻

這兩個詞經常一起使用,但它們的意思不同。了解它們的區別非常重要!

偏見是一種思想或態度。它指你在不了解一個人的情況下,基於刻板印象預先判斷對方。
比喻:「所有青少年都懶惰」這種想法就是偏見。

歧視是一種行動或行為。它指你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對某人作出不公平的對待。
比喻:僅僅因為某人是青少年就拒絕僱用他,這就是歧視。這是思想後的行動!

誰會受到影響?

歧視可能發生在許多不同群體身上,使他們變得脆弱。課程大綱重點列出以下五類:

記憶口訣!記住 G.A.D.E.P. 這組群體

性別 (Gender):因某人的性別(男性或女性)而對其作出不同對待。(例如:一間公司向女性員工支付比男性員工低的薪水,即使他們從事完全相同的工作。)

年齡 (Age):這稱為「年齡歧視」。它可能影響年輕人或長者。(例如:僱主認為年長的員工無法學習新技術,或業主拒絕將單位租給年輕學生。)

殘疾 (Disability):不公平對待有身體、精神或感官殘疾的人。(例如:餐廳沒有輪椅坡道,導致行動不便者無法進入。)

少數族裔 (Ethnic Minorities):因某人的種族、國籍或膚色而對其作出歧視。(例如:在香港,有人被告知「我們不租單位給南亞裔人士」。)

病人 (Patients):因某人患有某種疾病而對其作出歧視。這通常源於恐懼和誤解。(例如:在沙士或新冠疫情期間,人們因恐懼而避開醫護人員或其家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經常面臨污名。)


重點:偏見是負面態度,而歧視是不公平的行為。它影響不同群體(性別、年齡、殘疾、少數族裔、病人),使他們變得脆弱,並剝奪他們的平等權利和機會。


議題四:傳染病 — 對抗隱形敵人

甚麼是傳染病?

傳染病是一種由微小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引起的疾病。關鍵在於它們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或從動物傳播給人類。

你需要知道的常見例子

課程大綱列出了一些主要例子。你應該能夠說出它們!

速讀提示框

流感(Influenza):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病毒感染。我們接種季節性流感針來保護自己。

愛滋病(後天免疫力缺乏症):由愛滋病病毒(HIV)引起,攻擊免疫系統。它不是通過一般接觸傳播的。

肺結核(TB):一種主要影響肺部的細菌感染。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它會通過空氣傳播。

乙型肝炎:一種攻擊肝臟的病毒感染。它通過受感染的血液和體液傳播,而不是通過食物或水。

為甚麼它們是「脆弱」議題?

患有傳染病會使一個人從多方面變得脆弱:

1. 健康影響:疾病本身可能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2. 社會污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患有愛滋病或肺結核等疾病的人可能面臨來自社區、朋友甚至家人的恐懼、排斥和歧視(這與前面關於歧視病人的部分相關聯!)。

3. 經濟影響:一個人可能因為疾病或歧視而失去工作。治療費用也可能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重點:流感、愛滋病、肺結核和乙型肝炎等傳染病使人們變得脆弱,不僅因為疾病本身,也因為它們可能導致的社會污名經濟困境


章節總結與最後鼓勵

幹得好,你已經完成了這些艱深的課題!你學到了四個主要當代議題,它們使我們的社會產生脆弱性成癮問題人口老化偏見與歧視,以及傳染病

最主要的目標是要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繫。例如,一個長者(人口老化)可能面臨歧視(年齡歧視),並更容易感染流感(傳染病)。一個有成癮問題的人可能因此失去工作並陷入貧困,使他們變得更加脆弱。

當你學習時,請始終思考「那又怎樣?」這個問題。這對個人重要嗎?對社會呢?而我們的健康和社會關懷系統又能做些甚麼來提供幫助?不斷問這些問題,你一定會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