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身份:從門徒的眼中認識耶穌
哈囉,各位同學!歡迎來到呢份超級重要嘅章節溫習筆記。你哋有冇諗過,耶穌最初嘅追隨者係點樣由一個有趣嘅老師,慢慢變成...一個遠超於此嘅人物呢?呢一章就係講述呢段旅程。
我哋會探討門徒對耶穌身份嘅理解,係點樣隨住時間成長同轉變。試想像一下,就好似你認識一個新朋友咁。一開始,你可能只係知道佢個名同埋佢嘅樣貌。但係隨住你同佢相處時間越耐,你就會發現佢嘅性格、佢嘅才能,以及佢真正嘅本質。門徒認識耶穌嘅過程亦都係類似嘅。
理解呢一點好重要,因為佢哋最終對耶穌身份嘅結論,成為咗基督教信仰嘅基石。咁,我哋就開始啦!
起點:耶穌作為拉比(老師)
當門徒第一次見到耶穌嘅時候,最明顯嘅印象就係佢係一個大有能力嘅老師。佢哋經常稱呼耶穌做拉比。
咩係拉比?
喺當時嘅猶太文化中,一位拉比係一位備受尊敬、教導猶太律法(《妥拉》)嘅老師。佢哋會解釋經文,並指導人們點樣生活。人們會聚集喺拉比身邊向佢學習,而呢啲追隨者就被稱為「門徒」。
點解佢哋會將耶穌視為拉比呢?
- 佢教導時帶著權柄:耶穌唔係簡單咁重複其他老師所講嘅嘢。佢講嘢時帶有獨特嘅自信同智慧,令到人哋感到非常驚訝。
- 佢聚集咗門徒:正如其他拉比一樣,耶穌召集咗一群追隨者(十二門徒)嚟向佢學習,並同佢一齊遊歷。
- 人們稱呼佢為拉比:喺福音書中,包括佢自己嘅門徒在內嘅人,都經常稱呼佢為「拉比」或「老師」。
試想像一下:就好似學校嚟咗一位新老師,佢教書教得非常出色同引人入勝,令到個個同學都想上佢堂。佢解釋事物嘅方式係前所未有嘅。耶穌最初俾人嘅印象就係咁。佢被視為一位卓越非凡、大有權柄嘅老師。
一位特別嘅老師
有趣嘅係,喺馬太福音23:8-10,耶穌叫佢嘅門徒唔好為自己爭取「拉比」呢個稱號,因為「你們只有一位老師,而你們都是弟兄。」佢係向佢哋展示,雖然佢擔任老師嘅角色,但佢嘅權柄係來自一個獨特嘅源頭——上帝。呢個就係佢唔只係一個普通智者嘅第一個提示。
重點歸納
門徒嘅探索旅程,始於將耶穌認作一位拉比——一位大有能力、帶著權柄嘅老師,佢嘅智慧係無與倫比嘅。呢個係佢哋對耶穌最初嘅、最基礎嘅理解。
更深層次嘅理解:耶穌作為上帝的兒子
隨住門徒同耶穌相處嘅時間越長,佢哋見到耶穌做出好多普通拉比做唔到嘅事。呢啲事令佢哋得出一個更深層次、更震驚嘅結論:耶穌同上帝之間有著獨特嘅關係。佢哋開始明白,耶穌就係上帝的兒子。
唔使擔心,如果呢個概念一開始聽落去有啲難明!對門徒嚟講,呢個唔係一個複雜嘅神學概念。而係佢哋用嚟解釋耶穌所展現嘅驚人能力嘅一種方式。
咩說服咗佢哋?就係佢所行嘅神蹟!
課程大綱指出,門徒相信耶穌係上帝嘅兒子,係直接源於親眼目睹佢行神蹟。呢啲唔係隨意嘅魔術把戲;佢哋展示咗耶穌對生命各方面嘅權柄。
- 對疾病嘅權柄:佢醫治咗麻瘋病人、瞎眼嘅人同埋癱瘓嘅人。
- 對大自然嘅權柄:佢只係憑一句話就平靜咗狂風巨浪(馬可福音4:39)。
- 對邪靈嘅權柄:佢趕出咗認出佢身份嘅鬼魔。喺馬可福音5:7,一個鬼魔大聲喊叫:「至高上帝嘅兒子耶穌,你同我有咩關係呢?」連靈界都似乎知道佢係邊個!
- 對死亡嘅權柄:佢叫死人復活,就好似睚魯嘅女兒咁。
見到呢啲事,門徒意識到耶穌嘅能力同權柄唔係單單嚟自智慧嘅教導;而係直接嚟自上帝本身。「上帝的兒子」呢個稱號意味著耶穌擁有神聖嘅本質,並同天父上帝有著獨特、親密嘅連結。
你知唔知?
馬可福音一開始就直接宣告耶穌嘅身份。馬可福音1:1寫道:「上帝嘅兒子耶穌基督福音嘅開始。」福音書嘅其餘部分就好似一系列嘅證據,嚟證明呢句開場白。
重點歸納
親眼目睹耶穌驚人嘅神蹟——佢對疾病、大自然、甚至死亡嘅權柄——令門徒相信佢係上帝的兒子,一位擁有神聖權柄、並同上帝有著獨特關係嘅人物。
重大揭示:耶穌作為彌賽亞
呢個係門徒發現之旅嘅高潮。佢哋從一位偉大嘅老師(拉比)、一位擁有神聖能力嘅人物(上帝嘅兒子),進而明白佢嘅最終目的:佢就係彌賽亞。
「彌賽亞」究竟係咩意思?
「彌賽亞」(源自希伯來文)或「基督」(源自希臘文)嘅意思係「受膏者」。喺舊約聖經中,君王同祭司會被抹油,作為上帝揀選佢哋有特別目的嘅標誌。幾個世紀以來,猶太人一直等待著一位應許中嘅彌賽亞,佢將會係佢哋最終嘅救主同君王。
普遍嘅期望 vs. 真實嘅情況
為咗明白呢個時刻有幾重要,我哋需要了解大部分人當時對彌賽亞嘅「期望」係點樣,以及耶穌同呢種期望有幾大嘅分別。
當時猶太人對彌賽亞嘅普遍看法:
- 一位大有能力嘅政治及軍事領袖,好似新嘅大衛王咁。
- 會帶領反抗並推翻可惡嘅羅馬佔領者。
- 佢會令以色列重獲榮耀,成為地上獨立嘅國度。
比喻:想像下你嘅城市被一個惡霸掌控住。每個人都希望有位超級英雄出現,擊退惡霸,令一切恢復正常。呢就係當時大部分人所期待嘅彌賽亞。
耶穌對彌賽亞嘅詮釋:
- 唔係一位軍事君王,而係一位受苦的僕人。
- 佢嘅使命唔係同羅馬人打仗,而係將人從罪惡同屬靈嘅死亡中拯救出嚟。
- 佢嘅國度唔係地上嘅,而係上帝的國——一個屬靈嘅實體。
- 佢嚟係為咗服侍,並獻出自己嘅生命,而唔係用武力征服。
彼得的認信:轉捩點
最著名嘅「啊哈!」時刻發生喺馬可福音8:27-29。呢係故事中一個巨大嘅轉捩點。
- 耶穌發問:佢首先問門徒:「人們說我是誰?」佢哋答咗啲普遍嘅答案:施洗約翰、以利亞,或者其中一位先知。
- 耶穌更深入地問:接著佢望住佢哋,問:「但係你哋呢?你哋話我係邊個?」
- 彼得宣告:西門彼得代表眾人,作出咗驚人嘅回答:「你就是彌賽亞。」
呢係佢嘅核心門徒中,第一次有人將呢個答案大聲講出嚟。佢哋終於將所有線索串連起嚟!但係喺呢件事之後,耶穌隨即開始教導佢哋,作為彌賽亞,佢必須受苦並被殺害(馬可福音8:31)。呢個完全震驚咗佢哋,因為呢個諗法同佢哋心目中大有能力、會征服一切嘅彌賽亞形象完全唔符合。佢哋雖然講出咗正確嘅稱號,但係佢哋仍然需要學習呢個稱號真正嘅意義係咩。
快速回顧:彌賽亞嘅兩種觀點
普遍期望:一位擊敗羅馬人嘅軍事君王。
耶穌嘅真實身份:一位透過受苦嚟戰勝罪惡同死亡嘅屬靈救主。
重點歸納
門徒對耶穌嘅理解喺佢哋宣告耶穌係彌賽亞時達到高峰。然而,佢哋必須放棄佢哋普遍嘅、政治性嘅期望,並接受耶穌真正嘅使命:成為一位受苦的僕人,從屬靈層面拯救世人。
整合所學:探索之旅
門徒對耶穌嘅理解並唔係一蹴而就嘅事,而係一個循序漸進嘅啟示過程。佢哋同耶穌同行嘅過程中,從熟悉嘅事物走向非凡嘅真理。
第一步:拉比(備受尊敬嘅老師)
佢帶著驚人嘅權柄教導。
↓
第二步:上帝的兒子(擁有神聖能力嘅那位)
佢行出普通人無法做到嘅神蹟。
↓
第三步:彌賽亞(受膏嘅救主君王)
佢係我哋一直等候嘅受選者,但佢嘅使命係屬靈嘅,唔係軍事嘅。
呢個進程對基督教信仰非常重要。佢展示咗最親近耶穌嘅人,點樣從相信佢只係一個偉大嘅人,轉變為相信佢係神聖嘅救主。大家做得好好!你哋已經掌握咗呢啲重要嘅概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