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事奉:開端 — 降生與童年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耶穌事奉首部分的學習筆記。在這一章,我們會穿越時空,探索耶穌降生和童年那些奇妙的故事。把它想像成歷史上其中一位最重要人物的「起源故事」吧! 我們會探討聖經中馬太和路加所記載的兩個不同版本。你們會了解到為何他們的故事細節有所不同,以及每位作者想教導我們關於耶穌是誰。理解這個基礎對你接下來的課程內容超級重要。讓我們開始吧!為何會有兩個不同的故事版本?馬太福音 對 路加福音
首先,為甚麼馬太和路加沒有講述一個完全相同的故事呢?別擔心,這可不是個錯誤!把它想像成兩個朋友描述同一場精彩演唱會的情境。一個朋友可能專注於帥氣的結他獨奏和舞台燈光,而另一個朋友則會談論觀眾的熱情和歌手的歌詞。他們都去了同一個演唱會,但卻在強調不同的事情來表達各自的重點。 馬太和路加的做法與此類似。他們有不同的讀者群和不同的核心信息。- 馬太的目標:向他的猶太基督徒讀者展示耶穌就是舊約中應許的彌賽亞(那位被預言的君王),他不斷強調:「看?這正是為了應驗先知預言而發生的!」
- 路加的目標:向他的非猶太人(外邦人)讀者展示耶穌是所有人的救主,特別是貧窮人、婦女和那些被邊緣化的人。他著重於故事中謙卑和普世的一面。
記憶小貼士!
這是一個簡單的記憶方法:馬太福音顯示耶穌是猶太人的彌賽亞。
路加福音顯示耶穌是為卑微者和所有人而來的救主。
馬太福音的記載:君王降生了!
馬太的故事就像一份皇室公告。他想證明耶穌是出自大衛王後裔的合法君王,應驗了古老的預言。(聖經參考:馬太福音 1:18-25, 2:1-23)1. 約瑟的故事與童貞女誕子
馬太從約瑟的角度講述這個故事。約瑟發現他的未婚妻馬利亞懷孕了,而他知道孩子不是他的。他打算悄悄地解除婚約,以保護她免受公眾羞辱。但一位天使在夢中向他顯現並說:- 不要害怕!這孩子是從聖靈而來的。
- 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把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 這應驗了先知預言:「必有童貞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為以馬內利」(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2. 賢士(博士)與希律王
耶穌在伯利恆出生後,有一些來自東方的賢士(博士)來到耶路撒冷。他們不是猶太人,這表明即使是外邦人也承認耶穌的君王身份。- 星象:他們跟隨一顆特別的星,尋找「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
- 希律王:當時的國王希律聽到這消息後非常不安。他是一位世俗的君王,視耶穌為威脅。他假裝想敬拜耶穌,但暗中卻計劃殺害他。
- 預言應驗:賢士們被告知要前往伯利恆,應驗了彌賽亞將在那裡降生的預言(彌迦書 5:2)。
3. 逃往埃及與返回拿撒勒
約瑟在夢中得到警告,於是帶著馬利亞和耶穌逃往埃及,以躲避希律的殺害計劃。這具有重要意義,因為:- 這應驗了另一個預言:「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何西阿書 11:1)。
- 希律的殘忍:希律盛怒之下,命令殺死伯利恆及其周圍地區所有兩歲及以下的男嬰。這悲慘的事件顯示了上帝的國度與世界的邪惡之間的衝突。
- 返回拿撒勒:希律死後,一家人返回以色列,並定居在拿撒勒城。
馬太福音的重點歸納
馬太的降生故事充滿了與舊約的聯繫。他將耶穌描繪成新摩西(摩西也曾逃過國王殺嬰的命令),以及大衛後裔中應許的君王,其降生早已被先知預言。路加福音的記載:給所有人的好消息!
路加的故事感覺更個人化、更具普世性。他著重於耶穌降生的喜樂和奇妙,特別是對於那些社會邊緣的人。(聖經參考:路加福音 1:26-56, 2:1-52)1. 馬利亞的故事(受胎告知)
路加從馬利亞的角度講述這個故事。天使加百列拜訪她,宣告她這位年輕的童貞女將會生下上帝的兒子。祂的國度將永無窮盡。儘管她最初感到困惑,但馬利亞忠心的回應是核心:「我是主的婢女,願你對我說的話都成就在我身上。」這突顯了她不可思議的信心。2. 旅程與謙卑的降生
羅馬皇帝凱撒奧古斯都頒布一道命令,要求所有人回鄉進行人口普查。這就是約瑟和馬利亞從拿撒勒前往伯利恆的原因。- 客店沒有空房: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住宿,所以耶穌在一個簡陋的、飼養牲畜的地方出生,並被放在一個馬槽(動物的食槽)裡。
- 卑微的開端:這是路加的一個核心主題。世界的救主不是出生在皇宮裡,而是在最簡樸、最謙卑的環境中。
3. 牧羊人:最先得知消息的人
誰得到了這個重大的、天使傳達的降生好消息呢?不是君王或祭司,而是一群在野地裡的牧羊人。在當時的社會中,牧羊人被視為貧窮且不可靠。 一位天使顯現,向他們傳達了救主降生的好消息。他們趕忙前往伯利恆,成為最早探望和敬拜耶穌的人。這表明耶穌的信息是為所有人預備的,從卑微的人開始。你知道嗎?
因為牧羊人常被認為不可信,他們不被允許在法庭上作證。透過讓他們成為耶穌降生的第一批見證人,路加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宣告:上帝看見並珍視那些被社會忽視的人!4. 獻嬰於聖殿
按照猶太律法,馬利亞和約瑟把嬰孩耶穌帶到耶路撒冷的聖殿。在那裡,他們遇到兩位年長、虔誠的人:- 西面:一位義人,上帝曾應許他,在見到彌賽亞之前不會死去。他把耶穌抱在懷裡,稱頌上帝,承認祂是「啟示外邦人的光,又是你以色列民的榮耀。」
- 亞拿:一位年老的先知女,她向上帝獻上感謝,並向所有人講述這孩子的事。
路加福音的重點歸納
路加顯示耶穌是普世的救主。祂的降生對於貧窮人(牧羊人)、婦女(馬利亞的視角是核心)甚至非猶太世界(西面的預言)都是好消息。其主題是喜樂、謙卑和普世的救恩。耶穌的童年:成長歷程
我們對耶穌的童年知之甚少,但路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著名的故事。(聖經參考:路加福音 2:41-52)在聖殿裡尋獲耶穌
當耶穌十二歲時,祂一家人前往耶路撒冷參加逾越節,這是一個重要的猶太節日。在回家路上,祂的父母才發現祂不見了!經過三天焦急的尋找,他們終於在聖殿裡找到祂,祂正坐在教師們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祂的人,都希奇祂的聰明和祂的應對。 當祂母親問祂為何這樣做時,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的家裡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這是聖經中第一次記載耶穌說話,祂的話語顯示出祂對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有著清晰而獨特的理解,祂稱上帝為自己的父。智慧和身量增長
在這件事之後,耶穌和父母回到拿撒勒,並順從他們。路加完美地總結了祂的成長:「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 (路加福音 2:52)
這句話涵蓋了課程大綱中的所有重點:- 家庭背景:祂在一個虔誠的猶太家庭中長大,遵循宗教傳統,例如每年去耶路撒冷守節。
- 身體和智力發展:祂在「身量」(身體)和「智慧」(智力)上都有成長。
- 與天父的相通感:祂與上帝的深厚連結顯而易見(「在我父的家裡」),並且「上帝喜愛祂的心」也一齊增長。
童年故事的重點歸納
即使在童年時期,耶穌也不是個普通的孩子。祂展現了不可思議的智慧,最重要的是,祂對自己作為上帝兒子的神聖身份和使命有著深刻的認知。快速回顧:馬太福音 對 路加福音 一覽
這是一個簡單的表格,幫助你記住主要區別。這對於溫習來說再好不過了!
特點
馬太福音的記載
路加福音的記載
主要視角
約瑟
馬利亞
主要訪客
賢士(博士) — 富有、外地人、皇室訪客
牧羊人 — 貧窮、本地人、卑微的訪客
主要情感/基調
危險、衝突、威脅(來自希律)
喜樂、平安、奇妙
主要信息
耶穌是猶太人被預言的彌賽亞君王。
耶穌是為所有人,特別是貧窮人而來的謙卑救主。
與舊約的聯繫
直接引用應驗的預言。
著重於應驗上帝救恩計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