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蹟 — 信心的考驗
各位同學!歡迎來到這個關於耶穌神蹟的有趣章節。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本章講的是一個耶穌「拒絕」施行神蹟的事件!透過探討這個事件,我們會明白神蹟的真正目的,以及耶穌為何要施行神蹟。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它揭示了耶穌品格的許多特點,以及他主要使命的意義。讓我們深入探討吧!法利賽人的挑戰 (馬可福音 8:11-13)
首先,讓我們來想像一下這個場景。耶穌正在教導,一群被稱為法利賽人的宗教領袖走上前來。他們是誰呢?小檔案:法利賽人
法利賽人是一個有影響力的猶太宗教領袖群體。他們熟知宗教律法,並且對遵守律法非常嚴格。然而,福音書經常描寫他們只顧遵守規條和維護自己的地位,卻忽略了愛與憐憫。他們經常試圖陷害或詆毀耶穌。
這些法利賽人來到耶穌面前,開始與他爭辯。為了試探他,他們要求一個「從天上來的憑據」。這是甚麼意思呢?他們不是真誠地好奇或尋求信仰。
他們希望耶穌應他們的要求,施行一個驚人、無可否認的「魔法戲法」,比如讓太陽變黑或從天降火。
他們的目的是要設下陷阱困住他。如果他做不到,他們就可以說他是騙子。如果他真的做了,他們可能會指控他使用邪靈的能力。
比喻:這就像一個不相信你是一個好廚師的人,硬要你在10分鐘內用隨機的食材做出一個完美的五星級餐點。他們根本不想品嚐你的食物,他們只是想看到你失敗。
重點: 法利賽人不是在尋求真理。他們藉著要求耶穌施行神蹟來證明他的能力,從而設下陷阱。
耶穌令人驚訝的「拒絕」與他的立場
耶穌如何回應這個要求呢?他沒有炫耀他的能力。相反,聖經記載他「深深地嘆息」,並且斷然拒絕了。 他這樣說:「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絕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 (馬可福音 8:12)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耶穌能夠醫治病人、平息風暴,為什麼會拒絕施行神蹟呢?他的拒絕教導我們關於他對神蹟的整個立場。1. 對神蹟的誤解
法利賽人完全誤解了神蹟的目的。他們將神蹟視為一場權力展示,或是一種用於娛樂、贏得爭論的表演。 但對耶穌而言,神蹟從來都不是為了炫耀。他的神蹟總是出於兩件事:憐憫:他看到有人受苦(比如瞎子或痲瘋病人),他想要幫助他們。神蹟是愛的行動。
教導:他的神蹟是預示著更深層次真理的記號——那就是神的國度正在降臨。它們展示了神對疾病、自然界,甚至死亡的能力。
小總結
人們的誤解: 神蹟是證明能力的魔術表演。
耶穌的立場: 神蹟是嚴肅的憐憫行動,並且是神國度大能的記號。
2. 「強加的信心」問題
剛開始覺得有點難理解也沒關係,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觀念!耶穌希望人們基於「信心」跟隨他,而不是「強迫」。 一個巨大、耀眼的天上神蹟可能震驚人們使其順服,但卻無法改變他們的心。耶穌希望與人們建立真實的關係,基於對他的話語和行動的信任。比喻:想像一下你希望和一個人做朋友。你寧願他們因為你這個人而喜歡你,還是因為你向他們展示你有數百萬元的銀行存款?基於金錢的友誼不是真實的。同樣地,僅僅基於一個驚人神蹟的信心也不是真正的信心。
耶穌的醫治神蹟通常要求那個人先有信心。他是在建立關係,而不是令懷疑的人群眼花撩亂。常見錯誤,要小心避免啊!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認為耶穌拒絕施行神蹟是因為他「做不到」。這不是重點!他有能力,但他拒絕了,因為要求的原因是錯誤的。這是一個試探,而不是一個真實的需要,而且它誤解了他使命的整個目的。
重點: 耶穌拒絕按他們的要求施行神蹟,因為這違背了神蹟的真正目的(憐憫和教導),並且他想要的是真正的信心,而不是被奇觀強加的信心。
你知道嗎?
在另一卷福音書中,當耶穌被要求施行神蹟時,他提到了「約拿的神蹟」。基督徒明白這是指他自己的死而復活,就像約拿在大魚腹中三日一樣。這顯示耶穌所提供的最終「記號」不是魔術戲法,而是他自己的犧牲和對死亡的勝利。本章總結:重點所在
讓我們總結一下這個重要事件的關鍵要點吧。法利賽人藉著要求一個驚人的「從天上來的憑據」來證明耶穌的權柄,從而試探他。
耶穌拒絕了他們的要求,表明他不會將神蹟當作表演或用來贏得爭論。
這件事突顯了人們對神蹟的普遍誤解。他們將神蹟視為能力的證明,就像一場表演。
耶穌的立場是,神蹟是為受苦之人施行深具意義的憐憫行動,並且是指向神國的記號。
最終,耶穌尋求的是發自內心的真誠信心,而不是被壓倒性的神蹟所強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