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S 研習筆記:財務報表
大家好!歡迎來到你的財務報表指南。即使這個課題看起來有點難,也別擔心。你可以把財務報表想像成一間企業的成績表。它們告訴我們一間企業經營得如何(有沒有賺錢?)、擁有甚麼資產,以及拖欠了甚麼債務。了解它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不僅對你的考試很重要,對於理解身邊的商業世界也很有幫助。讓我們一步一步地拆解它吧!
第一部分:概覽—甚麼是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的實質,就是企業財務活動的正式記錄。它們提供企業的經營表現和財務狀況的結構化概覽。在你的課程大綱中,我們將重點學習兩種主要的「成績表」:
1. 損益表:它就像一部影片,記錄了企業在一段時間內(例如一年)的經營表現。它回答的問題是:我們是賺錢還是虧錢了?
2. 財務狀況表:它就像一張快照,定格了企業在特定日期(例如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它回答的問題是:我們擁有甚麼,拖欠了甚麼,以及企業的價值是多少?
快速溫習:基礎
還記得會計中最重要的規則嗎?就是會計恆等式!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此為基礎。
資產 = 負債 + 權益
不妨這樣想:企業擁有的東西(資產)資金來源,要麼是向他人借貸(負債),要麼是業主自己的投資(權益)。
第二部分:誰會閱讀這些「成績表」?(財務報表使用者)
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原因,都會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感興趣。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
內部使用者(企業內部人士)
- 管理層:他們需要這些資訊來做出明智的決策、規劃未來和控制業務營運。(例如:「我們應該開設新分店嗎?我們有能力僱傭更多員工嗎?」)
外部使用者(企業外部人士)
- 投資者(業主):他們想知道自己的投資是否獲得良好回報,以及企業是否有利可圖並不斷成長。
- 貸方(例如銀行):他們想評估企業能否償還貸款。他們會審視公司的償債能力(solvency)。
- 供應商(應付貿易賬款):他們想知道企業是否有能力支付賒賬提供的貨物或服務的款項。
- 政府(例如稅務局):他們需要這些資訊來計算企業應繳多少稅款。
- 客戶:他們可能想知道企業是否穩定,特別是當他們依賴該企業提供長期服務或保修時。
- 僱員:他們關心企業的穩定性和盈利能力,以確保自己的工作和薪金是否穩妥。
重點提要
財務報表是企業向所有持份者(從辦公室的老闆到街角的銀行)溝通其財務狀況的主要方式。
第三部分:編製財務報表
現在我們要實踐一下了!財務報表的格式會因企業類型而略有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同的。我們將從最簡單的開始,逐步深入。
A. 獨資經營(單一業主企業)
這是最直接的。可以想像一下一間街角小店或一位自由設計師。
1. 損益表
其目標是找出該年度的純利或純虧損。
結構如下:
銷貨收入
減: 銷貨成本
= 毛利
加: 其他收入(例如:租金收入)
減: 開支(例如:租金、薪金、電費、折舊)
= 純利(或純虧損)
2. 財務狀況表
它顯示了會計期最後一天的資產、負債和權益。
結構如下:
非流動資產(例如:物業、設備)
流動資產(例如:存貨、應收貿易賬款、銀行存款)
資產總值
權益
年初資本
加: 本年度純利(來自損益表)
減: 提款
= 年末資本
非流動負債(例如:一年以上銀行貸款)
流動負債(例如:應付貿易賬款、銀行透支)
權益及負債總額 (這項必須與資產總值相等!)
常見錯誤提示!
別忘了,損益表中的純利是用來計算財務狀況表中最終權益的。這兩份報表是相互關聯的!
B. 合夥經營(兩位或以上業主)
這裡會變得有趣一點,因為利潤需要分配!這需要額外的幾個步驟和賬目。
1. 損益分攤賬
在損益表中得出純利後,我們需要展示如何將其分攤給合夥人。這是在分攤賬中完成的。它並非一份新的報表,而是損益表的延伸。
結構如下:
本年度純利(來自損益表)
加: 夥伴提款利息(向合夥人收取)
減: 夥伴股本利息(支付予合夥人)
減: 夥伴薪金
= 剩餘利潤(待分配)
這筆剩餘利潤隨後將根據合夥人協定的損益分配比例(例如:50:50,或2:1)在合夥人之間進行分配。
2. 夥伴往來賬
為避免主資本賬過於雜亂,每位合夥人都有一個往來賬。這個賬戶記錄了他們與合夥業務的日常交易。
- 增加合夥人權益(貸方)的項目:股本利息、夥伴薪金、利潤份額。
- 減少合夥人權益(借方)的項目:提款、提款利息、虧損份額。
3. 財務狀況表(合夥經營版)
它與獨資經營的財務狀況表非常相似,但權益部分有所不同。
...(資產部分)...
權益部分:
資本賬:
合夥人甲
合夥人乙
往來賬:
合夥人甲
合夥人乙
權益總額
你知道嗎?
合夥協議是一份至關重要的文件,它規定了利潤分配、股本/提款利息以及薪金的規則。如果沒有協議,法律規定利潤和虧損必須平均分配,且不計利息或薪金!
4. 合夥經營的變更
當合夥經營發生變更(例如:新合夥人加入、合夥人退出,或改變損益分配比例)時,合夥企業的資產淨值需要進行調整。這通常涉及處理商譽。
甚麼是商譽?
商譽是一種無形資產,代表企業的良好聲譽和既有客戶基礎。它是指企業價值超出其有形資產的部分。影響商譽的因素包括品牌名稱、地點和客戶忠誠度。
對於你的考試,你需要理解商譽是什麼以及哪些因素會影響其價值,但你不需要進行估值計算。你只需要知道當這些變更發生時,如何對合夥人的資本賬進行必要的調整。
C.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是獨立於其擁有人(股東)的法人實體。這導致其財務報表,特別是財務狀況表的下半部分,存在一些關鍵差異。
1. 公司會計主要術語
- 股本:透過發行股份籌集的資金。
- 普通股:最常見的股份類型。它們附有投票權,並按利潤浮動收取股息。
- 優先股:在普通股股東之前收取固定股息,但通常沒有投票權。
- 債權證:一種對公司的長期貸款形式,使其持有人成為貸方而非擁有人。他們收取固定的利息支付。
- 儲備:保留在公司內、未作為股息派發的利潤。(例如:一般儲備、留存利潤)。
2. 發行股份及債權證的分錄
當公司發行股份(無面值)或債權證(面值)並在申請時全數繳付時:
例子:一間公司發行100,000股普通股。公眾申請認購了120,000股(這稱為超額認購)。
步驟1:記錄所有申請股份的申請款項。
借:銀行(120,000股 x 發行價)
貸:普通股申請(120,000股 x 發行價)
步驟2:配發股份,並將成功申請的款項轉入股本。
借:普通股申請(100,000股 x 發行價)
貸:普通股股本(100,000股 x 發行價)
步驟3:向不成功申請者退還款項。
借:普通股申請(20,000股 x 發行價)
貸:銀行(20,000股 x 發行價)
3. 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及分攤)
上半部分(計算利潤)與其他企業相似。一個關鍵區別是,公司需就其利潤繳納利得稅。
...
除稅前溢利
減: 稅項開支
= 本年度溢利
得出年度溢利後,我們展示如何將其分攤(使用)。對於公司而言,這主要集中在股息和儲備上。
年初留存利潤
加: 本年度溢利
= 可供分派總額
減: 轉撥至一般儲備
減: 已付及擬派股息
= 年末留存利潤
4. 財務狀況表(公司版)
上半部分的「資產」部分非常相似。下半部分的「權益及負債」部分結構不同,以顯示公司的融資情況。
...(資產部分)...
權益及負債
權益
股本
儲備(例如:一般儲備、留存利潤)
非流動負債
債權證
銀行貸款
流動負債
應付貿易賬款
應計費用
權益及負債總額
快速溫習:分攤差異
- 合夥經營分攤:透過股本/提款利息和薪金,將利潤在合夥人之間進行分配。
- 公司分攤:重點在於向股東分派利潤(股息)或將利潤保留在企業中(轉撥至儲備)。
第四部分:細節—用途與限制
財務報表非常有用,但它們並不能說明全部情況。了解它們的優點和限制至關重要。
財務報表的用途
- 決策制定:幫助管理層和投資者做出明智的選擇。
- 績效評估:顯示企業是否有利可圖和高效。你可以將結果與往年或競爭對手進行比較。
- 評估財務狀況:顯示公司償還短期和長期債務的能力。
- 問責制:管理層需就其表現向擁有人負責,而財務報表是報告這一點的主要方式。
財務報表的限制
- 基於歷史數據:它們報告的是過去的情況,這並不總是未來表現的保證。
- 不包括非貨幣項目:它們無法顯示重要因素,例如員工士氣、品牌聲譽(除非作為商譽購入)或客戶滿意度。
- 受會計政策影響:不同公司可能採用不同的折舊方法,使直接比較變得困難。
- 基於估計:諸如呆賬撥備或資產可用年期等項目都是估計值,而非精確數字。
- 粉飾櫥窗:管理層可能會操縱數字,使公司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好。
重點提要
財務報表是強大的分析工具,但明智的使用者總會以批判的眼光閱讀它們,理解它們能揭示什麼,以及不能揭示什麼關於企業的資訊。
很高興你堅持讀完了!這是一個大課題,但只要你理解了每份報表的目的以及它們在不同企業類型中的差異,你就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多加練習這些格式,你很快就能掌握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