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會財溫習筆記:市場營銷組合——你的致勝秘方!

大家好!歡迎來到你的溫習指南,學習市場營銷中最重要課題之一:市場營銷組合。你有沒有想過,蘋果公司是如何讓你渴望他們的新iPhone?或者,為什麼可口可樂幾乎在世界各地每個商店都能買到?答案就在於他們的市場營銷組合!

把市場營銷組合想像成一份食譜。要烘焙一個美味的蛋糕,你需要正確的材料(麵粉、糖、雞蛋),並用上正確的份量。同樣地,要制定一個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企業需要將正確的「材料」混合起來。在本章中,我們將學習這些「材料」,以及如何完美地將它們混合,以吸引顧客並擊敗競爭對手。讓我們開始吧!


核心食譜:市場營銷的4P(適用於產品)

傳統的市場營銷組合由四個主要元素組成,通常稱為4P。這是一個簡單而強大的框架,用於制定產品決策。讓我們逐一分解它們。

助記:記住產品 (Product)價格 (Price)分銷 (Place)推廣 (Promotion) 就可以了!


1. 產品:你正在銷售什麼?

這似乎很明顯,但「產品」不僅僅是實體商品。它是指與你提供的所有事物相關,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市場營銷人員從三個層面來思考產品。

產品的三個層次
  • 核心產品 (Core Product):這是顧客購買的基本利益。它不是實體物品,而是它解決的問題。例如,智能手機的核心產品是通訊和連接。鑽頭的核心產品是它所鑽出的洞。
  • 實質產品 (Actual Product):這是有形的實體產品。它包括品牌名稱特性設計包裝標籤例如,實際產品就是「iPhone 15 Pro」,配備鈦金屬設計、A17晶片和時尚的包裝盒。
  • 延伸產品 (Augmented Product):這包括所有額外的、無形但能增加價值的利益。把它想成是讓產品更具吸引力的「附加品」。例如,這包括與iPhone一起提供的保修、客戶支援和免費軟件更新。
快速回顧:主要產品術語
  • 品牌建立 (Branding):為產品賦予獨特的名稱、標誌或符號,以區別於競爭對手。(例如:Nike 的「剔號」、麥當勞的金色拱門)
  • 包裝 (Packaging):產品的容器或包裝。它保護產品,也同時是市場營銷工具。(例如:可口可樂瓶子的獨特形狀)
  • 標籤 (Labelling):包裝上的資訊標籤。它提供成分、使用說明和安全警告等詳細資訊。

產品要點總結:成功的產品策略不僅僅是商品本身。它關乎品牌、包裝、保修,以及它為顧客提供的核心利益。


2. 價格:多少錢?

價格是顧客為產品支付的金額。設定合適的價格很棘手!太高,就沒人買。太低,你可能賺不到利潤。公司採用不同的策略來設定價格。

常見定價策略
  • 成本導向定價法 (Cost-based Pricing):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你計算產品製造成本,並加上加價率(mark-up)以賺取利潤。例如,如果製作一個三文治成本為10港元,咖啡店可能會以25港元出售。
  • 競爭導向定價法 (Competition-based Pricing):你會參考競爭對手的定價,並將自己的價格設定在相若水平。例如,百事可樂通常將其飲料的價格設定得非常接近可口可樂的價格。
  • 顧客導向定價法(或價值導向定價法) (Customer-based/Value-based Pricing):你根據顧客認為產品的價值來設定價格。奢侈品牌在這方面表現出色!例如,人們願意為一個名牌手袋支付數千美元,因為他們認為其價值(地位、品質)非常高。
你應該知道的具體定價策略
  • 撇脂定價法 (Price Skimming):為新產品設定高昂的初始價格,從願意支付更多費用的顧客中「撇取」最大收入。價格會隨著時間而降低。想想看新遊戲機或最新旗艦智能手機剛推出時的情況。
  • 滲透定價法 (Penetration Pricing):設定較低的初始價格,以迅速吸引大量買家並獲取市場份額。價格可能在之後提高。例如,一個新的串流服務提供非常便宜的入門月費。
  • 心理定價法 (Psychological Pricing):設定具有心理影響的價格。最常見的例子是將商品定價為99元或19.9元,而不是100元或20元。它只是「感覺」更便宜!

價格要點總結:產品的價格傳達了其質量和價值的強烈信息。企業在定價時必須仔細考慮成本、競爭對手和顧客。


3. 分銷(地點):顧客可以在哪裡找到它?

「分銷」是指產品如何從生產商到達最終顧客。這關乎在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提供產品。這通過分銷渠道來實現。

分銷渠道的類型
  • 直接渠道 (Direct Channel):生產商直接向顧客銷售。沒有中介。
    生產商 → 顧客
    例子:從本地麵包店購買三文治、在品牌的官方網站(例如nike.com)購物,或逛農夫市集。

  • 間接渠道 (Indirect Channel):生產商通過一個或多個中介(如批發商或零售商)銷售產品。
    生產商 → 零售商 → 顧客
    生產商 → 批發商 → 零售商 → 顧客
    例子:從豐澤購買一部Sony電視,或從7-Eleven購買一包薯片。7-Eleven是零售商。
分銷強度

這指的是產品在多少個銷售點出售。

  • 密集分銷 (Intensive Distribution):盡可能在多的銷售點銷售產品。適用於便利品。(例如:可口可樂、維他奶、口香糖)
  • 選擇性分銷 (Selective Distribution):在一個地理區域使用有限數量的銷售點。適用於選購品,消費者願意「貨比三家」。(例如:蘋果等電子品牌、Zara等時尚品牌)
  • 獨家分銷 (Exclusive Distribution):僅授權一家零售商或經銷商在特定區域銷售產品。適用於奢侈品或專業商品。(例如:法拉利等高端跑車、勞力士等奢侈手錶品牌)

分銷要點總結:目標是方便。良好的「分銷」策略確保顧客可以在他們需要時輕鬆找到並購買你的產品。


4. 推廣:你如何告訴人們你的產品?

推廣就是溝通。你如何告知、說服和提醒顧客關於你的產品?公司使用一系列工具,稱為推廣組合

推廣組合工具箱
  • 廣告 (Advertising):任何由已識別發起人進行的付費非個人傳播形式。(例如:電視廣告、報紙廣告、YouTube 影片廣告、港鐵廣告牌)。它非常適合接觸大量受眾。
  • 銷售推廣 (Sales Promotion):短期激勵措施,鼓勵購買。它製造一種急迫感。(例如:「買一送一」優惠、折扣、優惠券、免費試用裝、YUU 等應用程式中的積分獎勵)。
  • 公共關係(PR)(Public Relations):與公眾建立良好關係,以獲得有利的宣傳並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它通常被認為比廣告更具公信力。(例如:贊助慈善活動、發布關於新環保舉措的新聞稿、在流行雜誌中獲得正面評價)。
  • 人員銷售 (Personal Selling):由企業銷售人員進行的個人推銷,目的是促成銷售和建立客戶關係。它非常有效但也很昂貴。(例如:珠寶店的銷售員、保險代理人解釋保單)。

推廣要點總結:良好的推廣策略結合運用不同的工具,向目標受眾傳達清晰一致的訊息。


市場營銷組合的應用:產品生命週期(PLC)

產品就像人一樣,也有生命週期。它們出生(導入期)、成長、成熟(變老),最終衰退。一家聰明的公司會在每個階段調整其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導入期 (Introduction Stage):產品是新的。
產品:提供基本版本。
價格:可能使用撇脂定價(高價)或滲透定價(低價)。
分銷:分銷通常是選擇性的。
推廣:大力推廣,以提高早期採用者的意識。

成長期 (Growth Stage):銷售額迅速增長。競爭對手進入市場。
產品:提高質量,增加新功能或型號。
價格:價格可能保持穩定或略有下降以進行競爭。
分銷:分銷變得更加密集。
推廣:重點從提高意識轉向說服顧客選擇你的品牌。

成熟期 (Maturity Stage):銷售增長放緩。市場飽和。
產品:使產品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例如:新包裝、新口味)。
價格:價格競爭激烈。通常導致減價和促銷活動。
分銷:分銷達到最密集。
推廣:重點是提醒顧客關於產品並培養品牌忠誠度。

衰退期 (Decline Stage):銷售和利潤下降。
產品:淘汰表現不佳的產品。可能會縮減產品線。
價格:價格可能會大幅削減以出售剩餘庫存。
分銷:分銷再次變得選擇性,淘汰無利可圖的銷售點。
推廣:將推廣降至最低水平。

你知道嗎?有些產品,如可口可樂,似乎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強大的品牌建立,永遠停留在成熟期!


那麼服務呢?擴展市場營銷組合(7P)

銷售服務(如理髮、航班或大學教育)與銷售實體商品不同。為什麼?因為服務具有獨特的特性。

服務的獨特特性(助記:IIVP)
  • 無形性 (Intangibility):在你購買服務之前,你無法觸摸、品嚐或看到它。
  • 不可分割性 (Inseparability):服務是同時生產和消費的。你不能將服務與提供者分開(例如:髮型師和理髮服務)。
  • 異質性(或可變性)(Variability/Heterogeneity):服務的質量取決於誰提供它、何時、何地以及如何提供。一位髮型師的理髮可能與另一位不同。
  • 易逝性 (Perishability):服務不能儲存以供日後使用。空置的酒店房間或未售出的機票意味著永遠失去收入。

由於這些差異,市場營銷人員為服務增加了三個P,使其成為7P

5. 人(People):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類參與者。在服務中,員工就是產品。他們的態度、技能和外貌都非常重要。(例如:友善樂於助人的空服員、知識淵博的銀行櫃員)。

6. 流程(Process):服務交付的程序和活動流程。流暢、高效的流程能創造良好的顧客體驗。(例如:通過手機應用程式訂餐以快速取貨的流程、酒店的入住手續)。

7. 實體證據(Physical Evidence):服務交付的環境以及任何有助於提供服務的實體組成部分。它提供關於服務質量的「線索」。(例如:餐廳的潔淨程度、銀行分行的設計、大學校園)。

服務要點總結:對於服務而言,服務的交付方式(人、流程)和環境(實體證據)與服務本身同樣重要。


舊派對新派:傳統市場營銷與電子市場營銷

互聯網的興起永遠改變了市場營銷。電子市場營銷(或數碼營銷)利用互聯網和數碼科技來實現市場營銷目標。讓我們看看它與傳統市場營銷有何不同。

市場營銷策略比較

產品:
傳統:專注於實體產品。
電子市場營銷:還可以包括軟件、電子書和串流服務等數碼產品。在線上更容易實現個人化定制。

價格:
傳統:價格相對固定。
電子市場營銷:允許動態定價(價格根據需求變化,例如優步或機票)。消費者可以非常容易地比較價格。

分銷:
傳統:依賴實體商店和分銷渠道。受地理限制。
電子市場營銷:「地點」就是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其網站或應用程式24小時全天候接觸全球受眾。

推廣:
傳統:使用電視、電台和報紙等大眾媒體。溝通主要為單向。
電子市場營銷:使用社交媒體、搜尋引擎營銷(SEM)和電子郵件營銷等工具。它允許雙向溝通、互動,並精準定位顧客。

常見錯誤警示!不要以為電子市場營銷已經完全取代了傳統市場營銷。現今大多數大型公司都採用整合市場營銷傳播(IMC)策略,這意味著他們結合傳統和數碼方法以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