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S 温習筆記:人手安排-尋找合適人才!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我們關於人手安排的筆記。你有沒有想過你最喜歡的台式飲品店是怎樣找到最優秀的員工,或是像 Google 這樣的大公司如何招聘數千名員工呢?這一章的內容就是關於這個的!

把一間公司想像成一支足球隊。要贏得比賽,你需要把合適的球員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人手安排就是為企業團隊尋找那些明星球員的過程。它是人力資源管理(HRM)中一個超級重要的部分。

在本章中,我們將會學習兩個主要部分:

1. 公司所遵循的循序漸進招聘流程
2. 公司用來尋找新員工的不同方法,以及每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

剛開始時,如果覺得這聽起來有點複雜,也別擔心。我們會用簡單的例子和清晰的步驟來拆解它。我們開始吧!


招聘流程:循序漸進指南

首先,什麼是招聘呢?它是為一個職位空缺吸引一群合適應徵者的過程。這裡的關鍵詞是「吸引」。招聘就像是發出派對邀請函;你希望盡可能多優秀的人表現出興趣。實際的選擇則在稍後的一個稱為「甄選」的過程中進行。

以下是公司通常會遵循的步驟:

步驟一:確定職位空缺

這是起點。公司意識到它需要一個新人。為什麼呢?
- 可能有人辭職或退休了。
- 公司正在發展並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職位。

步驟二:準備職位描述和職位要求

這一步公司會定義職位本身以及該職位的理想人選。這是兩份獨立的文件哦!

職位描述:這描述了工作本身。它回答了「這個人將會做什麼?」這個問題。
它包括以下內容:
- 職位名稱(例如:市場推廣助理
- 職責(例如:管理社交媒體帳戶、設計海報
- 工作時間和地點

職位要求:這描述了該職位所需人才。它回答了「我們正在尋找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
它包括以下內容:
- 資歷(例如:大學市場學學位
- 經驗(例如:至少一年相關經驗
- 技能和個人特質(例如:具創意、良好溝通能力、英語流利

步驟三:選擇招聘方法

公司會決定到哪裡尋找人才。他們應該晉升內部員工嗎?還是應該從外部尋找全新的人才呢?我們將在下一節詳細探討這些方法!

步驟四:刊登職位廣告

現在是時候讓大家知道這個職位了!公司會根據職位描述和職位要求製作一份招聘廣告,並將其發佈在潛在應徵者會看到的地方。這可以是像 JobsDB 這樣的網站、報紙,或是公司自己的網站。

步驟五:接收及篩選申請

申請(通常是履歷或簡歷)開始湧入。人力資源部門會收集這些申請並進行初步檢查。他們會篩選申請,看看哪些應徵者符合職位要求中列出的基本條件。這會產生一份「短名單」,列出最有潛力的應徵者,以供下一階段(即甄選,包括面試等)考慮。

快速回顧:招聘流程

記住這些步驟的一個簡單方法是:Ice Pops Can Always Satisfy! (冰棒總能令人滿足!)
Identify Vacancy(確定職位空缺)
Prepare Documents(準備文件:職位描述/職位要求)
Choose Methods(選擇方法)
Advertise(刊登廣告)
Screen Applications(篩選申請)


哪裡可以找到員工?招聘方法

公司主要有兩個地方可以尋找新員工:公司內部或公司外部。這就產生了兩種招聘類型。

1. 內部招聘

這是指公司決定從組織內部,以現有員工來填補職位空缺。

比喻:想像一下學校籃球隊。當隊長畢業後,教練可能會從現有隊員中選出新隊長。這就是內部招聘!

常用方法:

  • 晉升:員工被調到更高層次的職位,承擔更多職責並獲得更高薪酬。(例如:一位銷售員晉升為銷售經理。)
  • 調職:員工被調到同一級別的不同職位,可能在另一個部門。這可以幫助他們獲取新技能。(例如:一名會計部的員工被調到財務部。)
  • 內部招聘廣告:職位空缺會在公司內部佈告板或公司內部網站(內聯網)上公佈。這允許任何感興趣的員工申請。

2. 外部招聘

這是指公司從組織外部尋找應徵者。這些人目前並非該公司的員工。

比喻:籃球隊需要一名非常高的球員,但現有隊伍中沒有人足夠高。於是,教練為全校學生舉行選拔,以尋找新球員。這就是外部招聘!

常用方法:

  • 廣告:在報紙、求職網站(例如:JobsDB、領英 LinkedIn)或社交媒體上刊登招聘廣告。這是最常用的方法。
  • 招聘中介公司:這些是專門協助公司尋找員工的機構。公司會支付費用給中介公司,以尋找合適的應徵者。它們就像是職位上的專業媒人。
  • 教育機構:直接從學校、學院和大學招募。這對於尋找入門級員工或大學畢業生非常有效。(例如:公司在大學招聘會上設立攤位。)
  • 員工推薦:公司要求現有員工推薦可能適合該職位的朋友或親戚。通常,如果他們推薦的人被錄用,該員工會獲得獎金!
  • 自行申請:這些人是主動申請職位,而不是看到廣告後才申請的。(例如:有人把履歷直接交到店舖,或是「以防萬一」地電郵給某公司。)
你知道嗎?

香港許多大型公司,例如大型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都有「管理培訓生計劃」。這是一種外部招聘形式,他們每年會聘請一批應屆大學畢業生,並培訓他們成為公司未來的領導者。


內部招聘 vs. 外部招聘:大比拼

那麼,哪種方法更好呢?沒有一種是完美的!每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讓我們來比較一下。

內部招聘:向內尋找

優點(好的方面)
  • 更便宜、更快:無需支付昂貴的招聘廣告費或中介費用。整個過程通常更快。
  • 提升員工士氣:看到同事獲得晉升,會讓其他員工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抱有希望。這讓他們感到被重視,並激勵他們努力工作。
  • 對應徵者有深入了解:公司已經了解員工的優點、缺點和工作操守。驚喜較少!
  • 熟悉公司文化:員工已經了解公司的運作方式、價值觀和同事。他們可以更快地投入工作並產出成果。
缺點(不太好的方面)
  • 選擇有限:潛在應徵者的範圍比外界小得多。最適合該職位的人可能不在公司內部。
  • 產生另一個空缺:當你晉升某人時,他們的舊職位就會空出來,這也需要被填補。
  • 可能引起衝突:如果多名內部應徵者競爭一個晉升機會,可能會導致未能獲得該職位的人之間產生嫉妒和失望。
  • 缺乏新思維:從內部晉升有時可能會導致「閉門造車」,無法為公司帶來新的視角或新的思維方式。

外部招聘:向外尋找

優點(好的方面)
  • 應徵者選擇範圍更廣:你可以從大量的申請者中選擇,大大增加了找到具備合適技能和經驗的完美人選的機會。
  • 引入新思維:來自不同公司的新人可以帶來全新的視角、新技能和創新思維,有助於企業改進。
  • 避免內部衝突:聘請外部人士意味著你無需在現有員工之間做出選擇,這可以避免潛在的嫉妒。
缺點(不太好的方面)
  • 更昂貴、更耗時:廣告費用、中介費用,以及更長的篩選/面試流程,都在時間和金錢上增加了成本。
  • 不合適的風險:新員工在書面上可能看起來很出色,但可能不適應公司的文化或團隊動態。這比內部招聘的風險更大。
  • 可能打擊現有員工士氣:如果公司總是從外部招聘較好的職位,現有員工可能會感到被忽視和不被重視,這會降低他們的動力。
重點總結:哪種方法更好?

這取決於具體情況!公司可能會為高級經理職位使用內部招聘,以獎勵忠誠、表現出色的員工。同一個公司可能會為專業的資訊科技職位使用外部招聘,如果內部沒有人具備所需的技術技能。聰明的公司通常會健康地結合使用這兩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