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曼德利莊園:《蝴蝶夢》溫習指南

大家好!準備好了嗎?一起來走進Daphne du Maurier經典鉅著《蝴蝶夢》中那個神秘又美麗的世界吧!這不只是一個故事,更是對嫉妒、身份認同以及過去那股縈繞不散的力量的深入探索。這份筆記旨在幫助你透徹理解這部小說,無論你想考取高分,抑或只是想對故事內容更有信心,都一定能幫助你!我們會將所有內容拆解成簡單易懂的部分。讓我們一起揭開曼德利莊園的秘密吧!


第一部分:大局觀 — 《蝴蝶夢》究竟講些什麼?

是誰寫的?何時寫的?

《蝴蝶夢》由Daphne du Maurier撰寫,並於1938年出版。這個時間點很重要,因為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充滿不確定性。這種焦慮不安、事物表裡不一的感覺,是小說氛圍的重要部分。

這本小說屬於哪種類型?

歸根結底,《蝴蝶夢》是一部哥德式小說(Gothic novel)。別擔心,聽起來好像很專業,其實不難懂的!哥德式小說基本上就是一個帶有詭異、神秘氛圍的故事。想想以下這些關鍵元素:

  • 一座巨大、神秘的古老宅邸: 曼德利莊園就是最佳例子!

  • 秘密同黑暗的過去: Maxim de Winter對於他的第一任妻子,就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 心理懸疑: 故事會玩弄你的思緒。緊張感源於情緒同恐懼,而不單只是行動。

  • 縈繞不散的感覺: 雖然沒有真正的鬼魂,但Rebecca的記憶縈繞著每一個人同每一件事。

你可以這樣想: 哥德式小說就像一個鬧鬼的家庭故事,不過「鬼魂」是記憶或者秘密,所以它是一部心理驚悚片,而不是普通的恐怖故事。

重點提示

《蝴蝶夢》是Daphne du Maurier寫的一部哥德式心理驚悚小說。它利用神秘、秘密以及縈繞的氛圍,來探索主角的內心世界。


第二部分:故事梗概 — 劇情快速導覽

劇情可能覺得有些複雜,讓我們將它分成三個主要部分。理解故事結構會幫助你記住關鍵事件。

第一部分:蒙地卡羅的開端

  • 我們遇到故事主角,一個年輕、害羞、家境貧困的女士伴讀。重要的是:她從來沒有被賦予姓名! 我們稱她為「敘事者」或者「第二位de Winter太太」。

  • 她遇到富有、英俊又神秘的年長男士 Maxim de Winter

  • 經過一段短暫的戀情,他求婚,而敘事者也答應了。她以為自己活在童話故事裡面。

第二部分:曼德利莊園的生活

  • 敘事者抵達Maxim宏偉的鄉村莊園曼德利。它很美,但也令人望而生畏。

  • 她很快就發現,這座屋被Maxim第一任妻子 Rebecca 的記憶籠罩著,Rebecca在一年前的一次船隻意外中死亡。

  • 管家 Mrs Danvers 對Rebecca有狂熱的迷戀,對敘事者冷酷無情。她不斷將敘事者同「完美」的Rebecca比較,令敘事者感到自卑同無價值。

  • 敘事者覺得自己永遠都逃不出Rebecca的陰影。Rebecca的東西無處不在,每個人都說她有多麼出色。

  • 這一部分的高潮是曼德利莊園的化妝舞會。Mrs Danvers誘騙敘事者穿上Rebecca上次舞會穿過的一樣的裙子,令Maxim勃然大怒。

第三部分:真相大白

  • 舞會之後,敘事者心煩意亂,幾乎被Mrs Danvers說服跳窗。

  • 突然間,一艘船在海灣擱淺,發現了Rebecca的船(裡面有具屍體)。

  • 大逆轉: Maxim向敘事者坦白他從來沒有愛過Rebecca。他透露Rebecca是一個殘忍、操控性強、邪惡的人。他承認自己在一次爭吵中殺死了她,並將她的屍體連同船隻一起沉入海中。

  • 敘事者得知真相後,對Maxim的愛更深。她不再是一個膽怯的女孩,而是一個決心保護丈夫的女人。

  • 隨後展開調查。Maxim似乎會被判有罪,但最終在Rebecca的醫療記錄中發現,她患有末期癌症,並刻意激怒Maxim殺她,很可能是想嫁禍於他。官方裁決變為自殺。

  • Maxim同敘事者獲得自由,但當他們開車返回曼德利莊園時,卻發現莊園著火。小說以燃燒的莊園作結,很可能是復仇的Mrs Danvers縱火。

重點提示

故事從看似簡單的浪漫愛情,轉變為黑暗的心理劇。核心衝突是敘事者對抗Rebecca「鬼魂」的掙扎,這個掙扎最終揭露了一個驚人的謀殺秘密。


第三部分:人物 — 誰是誰?

理解人物角色是你拿高分的關鍵。讓我們來看看主要角色吧。

敘事者(第二位de Winter太太)

  • 她是誰?一個年輕、害羞、沒有安全感的女人,嫁給了Maxim。她的決定性特徵是沒有名字。這象徵著她缺乏身份認同。一開始,她是一個無名小卒,只由她的工作或者她同其他人的關係(「de Winter太太」)來定義。

  • 她的旅程: 她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她一開始是一個膽小的女孩,對曼德利莊園同Mrs Danvers都非常恐懼。在Maxim坦白之後,她瞬間成長,變成一個堅強、果斷、保護丈夫的女人。

  • 你可以將她想成: 一張空白的畫布,慢慢被曼德利莊園的黑暗色彩所覆蓋,直到她最終學會畫出自己的畫作。

Maxim de Winter

  • 他是誰?富有、迷人、沉鬱的曼德利莊園主人。他是一個典型的拜倫式英雄(Byronic hero)——一種英俊、有魅力,但同時擁有黑暗、神秘的過去,而且脾氣反覆無常的角色。

  • 他的秘密: 他整個人格都受到他同Rebecca婚姻的創傷,以及他謀殺Rebecca的秘密所塑造。他的憤怒同疏離,並不是因為他掛念Rebecca,而是因為他憎恨Rebecca,並被自己的罪疚感折磨。

  • 表象與現實: 世人將他視為一個悲傷的鰥夫,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從痛苦關係中解脫出來的人。

Rebecca

  • 她是誰?Maxim的第一任妻子。她在故事開始之前已經死亡,但她可以說是書中最有影響力的角色。她是反派角色(antagonist)(創造衝突的角色)。

  • 她的存在: 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她,但透過其他人的記憶、她保存得完美無瑕的房間,以及她優美的筆跡,我們「看見」她。她代表著一個不可能達到的美麗、自信同魅力的理想,敘事者無法企及。

  • 真相: 我們之後得知這個完美的形象只是一個謊言。她殘忍、自私、有操控性。她控制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Mrs Danvers

  • 她是誰?曼德利莊園陰險的總管家。她對Rebecca有狂熱的忠誠。

  • 她的動機: 她崇拜Rebecca的記憶,並將新的de Winter太太視為不配的闖入者。她的目標是精神上摧毀敘事者,並將她趕出曼德利莊園。

  • 你可以將她想成: Rebecca「鬼魂」的守護者。她維持著Rebecca的記憶,並將其作為對抗敘事者的武器。

快速回顧:人物關係

敘事者掙扎尋找自己的身份。
Maxim被他的秘密過去所困。
Rebecca(她的記憶)是衝突的根源。
Mrs Danvers是Rebecca縈繞影響力的代理人。


第四部分:核心主題 — 寫論文的重要點子

主題是小說中的主要思想或信息。理解這些主題會為你的論文提供豐富的素材。別擔心,我們會將它們簡單化!

1. 過去與現在

這是書中最大的主題!由Rebecca所代表的過去,完全控制著曼德利莊園的現在。敘事者無法同Maxim展開新生活,因為舊有的一切仍然存在,縈繞著每一個房間。結尾的大火是象徵性的:只有徹底摧毀過去(曼德利莊園),他們才可以真正獲得自由。

例子: Mrs Danvers將Rebecca的房間保持得像神殿一樣,就是過去被保存下來毒害現在的完美例子。

2. 身份認同與不安全感

敘事者的旅程就是關於尋找自己的身份。因為她沒有名字,她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她嘗試變得像Rebecca,以為這樣就是Maxim想要的,但失敗了。她只有停止嘗試成為別人,並以自己的身份支持Maxim時,才會成為一個自信、完整的人。

想想看: 如果你不斷活在別人的陰影下,你又怎能做回自己呢?

3. 嫉妒

敘事者被一個已經死去的女人的嫉妒所吞噬。她嫉妒Rebecca的美麗、她的自信、她的能力,以及她同曼德利莊園的聯繫。諷刺的是,她嫉妒的是一個從來沒有以她想像的方式真正存在過的人。這是對我們自己的不安全感如何在腦海中創造出「怪物」的強大探索。

4. 表象與現實

《蝴蝶夢》中沒有任何東西是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 曼德利莊園: 看起來是一個完美的英式大宅,但裡面充滿著秘密同憎恨。

  • Maxim同Rebecca的婚姻: 看起來是完美的上流社會夫婦,但實際上充滿著互相的憎恨。

  • Rebecca: 看起來像一個完美無瑕、備受愛戴的女人,但她殘忍又具破壞性。

Du Maurier教導我們,永遠都要看穿表面。

重點提示

主要主題是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掙扎、對身份認同的尋找、嫉妒的破壞力,以及表象與現實之間的差異。這些主題都相互關聯,並推動著整個心理劇的發展。


第五部分:風格與象徵 — Du Maurier 如何講故事

這一部分對於段落分析(Paper 2)超級重要!它是關於作者用來創造意義同氛圍的技巧

場景:曼德利莊園是一個角色

曼德利莊園不只是一間屋;它是故事中一個活生生、會呼吸的部分。它代表著Rebecca的力量同過去的重擔。留意莊園的不同部分怎樣帶有不同的感覺:

  • 西翼: Rebecca的舊房間,被Mrs Danvers完美保存。這裡是「縈繞」的核心。它是一個屬於過去的地方。

  • 東翼: 敘事者的房間。它們很陌生,也沒有那麼宏偉,顯示出她作為一個外來者的地位。

  • 樂園谷(The Happy Valley): 一個美麗的花園,突然被蔓生的血紅色杜鵑花佔據,顯示出Rebecca美麗但危險的本質如何逐漸侵蝕一切。

敘事:第一人稱視角

整個故事都是從敘事者的角度講述。這是du Maurier非常聰明的選擇。為什麼呢?

  • 它製造懸念: 我們只知道敘事者知道的東西。我們同她一起感受她的困惑、恐懼同不安全感。

  • 她是一個不可靠的視角: 她的不安全感可能令她誤解事物。我們透過她恐懼的雙眼看到Maxim同Mrs Danvers,所以我們自己的判斷力也會受到影響。

象徵:帶有深層意義的物件

象徵是代表更大概念的物件或圖像。

  • 杜鵑花: 它們在曼德利莊園無處不在。它們被形容為「血紅色」同「殺氣騰騰」。它們美麗但同時具有威脅性同壓倒性,就像Rebecca的記憶一樣。

  • 大海: 它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元素。它代表著潛意識、深層秘密同危險。它是Rebecca死去的地方,也是最終揭露她秘密的地方。

  • 火: 在結局中摧毀曼德利莊園的大火,象徵著破壞同淨化。過去必須被燒毀,Maxim同敘事者才可以擁有未來。

重點提示

Du Maurier 利用曼德利莊園的場景、一個受限制的第一人稱敘事者,以及強大的象徵(例如杜鵑花同大海),來營造出幽閉恐懼同懸疑的氛圍。


第六部分:備戰考試!

常見論文問題角度

考試問題會要求你批判性思考。以下是你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類型:

  • 人物分析: 「敘事者比Rebecca更強的角色,這個說法有多大程度的正確性?」或者「Maxim de Winter是一個值得同情的角色嗎?」

  • 主題分析: 「討論小說中『表象與現實』的主題。」或者「Du Maurier 如何探索過去的力量?」

  • 寫作技巧分析: 「曼德利莊園本身在《蝴蝶夢》中是最重要的角色,這個說法在哪些方面體現?」或者「第一人稱敘事如何增強小說的懸念?」

段落分析(卷二)小貼士

當你拿到一個段落時,不要驚慌!用這個四步法:

  1. 發生了什麼事? 簡要總結故事這個特定部分的事件或感受。

  2. 是怎麼寫的? 找找文學手法!語氣是怎樣的(例如:緊張、悲傷、憤怒)?有沒有任何象徵意義選詞用字告訴你什麼?場景是怎樣描寫的?

  3. 為什麼在這裡? 這個段落小說在這個時間點為什麼這麼重要?它有沒有揭示人物的新東西?它有沒有推動情節發展?

  4. 連結大局: 將段落同小說的主要主題或者人物發展聯繫起來。例如,一段描述敘事者在曼德利莊園圖書館感到渺小的段落,就同身份認同同不安全感的主題相關。

常見錯誤要避免

不要只是重述情節。 考官知道故事。你的職責是分析它。永遠要問「為什麼?」同「怎樣?」。

不要將Rebecca稱為真正的鬼魂。 她不是超自然生物。她的力量來自記憶同心理影響。一定要清楚區分這一點!

不要忘記敘事者有偏見。 記住,我們學到的一切都是透過她缺乏安全感的視角過濾的,至少直到結局之前都是這樣。

你行的!《蝴蝶夢》是一本內容豐富、值得細味的小說。透過理解這些主要人物、主題同技巧,你將會寫出精彩的論文同分析。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