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詩人!認識艾蜜莉.狄金生
歡迎來到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的詩歌世界!準備好探索她其中三首最著名的詩歌吧。一開始,她的風格或許會讓你覺得有點奇怪——充滿了破折號和不尋常的大寫字母——但別擔心!想像一下,這就像學習一個新遊戲的規則。一旦你掌握了竅門,你會發現一種充滿力量、極具個人風格的聲音,她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審視自然、生命和情感。
在這些筆記中,我們將逐行拆解每一首詩,揭示她運用的文學技巧,並找出她探索的宏大主題。這將幫助你理解她的作品,並在考試中自信地分析。
你知道嗎? 艾蜜莉.狄金生(1830-1886)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度過,生前只有寥寥數首詩歌得以發表。在她去世後,她的家人在她的房間裡發現了近1,800首詩歌,它們被裝訂成一本本手工製作的小冊子!
狄金生獨特的寫作風格:核心元素
在我們深入探討詩歌之前,讓我們先看看狄金生獨特的寫作風格。如果你能識別出這些特徵,你已經成功了一半,能寫出精彩的分析了!這些都是她標誌性的寫作手法。
- 破折號 (–): 你會看到破折號無處不在!狄金生用它們來取代逗號或句號。
類比:把破折號想像成一種思考時的停頓。它可以連接想法,製造突然的中斷,或者讓讀者你停下來思考。這讓她的詩歌充滿了急促感和情感張力。 - 不尋常的大寫:狄金生經常將普通名詞大寫,例如「Wind」(風)或「Light」(光)。
類比:這就像她為這些詞語打上了一個聚光燈。透過將它們大寫,她賦予它們特殊的意義,使它們在詩歌中成為強大的概念或角色。 - 不完全韻 (Slant Rhyme): 有時她的韻腳並不完全匹配(例如 ‘Gate’ 和 ‘Mat’ 押韻)。這被稱為不完全韻或半韻。它能營造一種不安或不完美的感覺,暗示世事並非總是整齊劃一。
- 常見主題: 她喜歡寫一些關鍵主題。注意這些:
- 自然:風暴、動物、季節、光線。
- 情感:絕望、愛、敬畏、悲傷。
- 死亡與生命短暫:我們死後會發生什麼?
- 靈性與懷疑:關於上帝和信仰的問題。
重點回顧
狄金生的寫作工具箱:
- 破折號 = 停頓、連接、強調。
- 大寫 = 重要詞語、宏大概念。
- 不完全韻 = 韻腳不完美,營造不安感。
- 主題 = 自然、死亡、情感、信仰。
詩歌一:〈Like Rain it sounded till it curved〉
首先,我們來讀這首詩
Like Rain it sounded till it curved
And then I new ’twas Wind –
It walked as wet as any Wave
But swept as dry as Sand –
It tapped upon the Barn – it slaps
Upon the Window Pane –
It broke a Branch (it was not War –)
It filled the Wells, it pleats the Dust
And puts it back again –
It was a Scare to feel it sigh
And be without a Face –
To walk abroad and find it gallop
And not to have a Trace –
(注意:這首詩的某些版本在用詞或斷行上可能略有不同。考試中提供的版本才是你應分析的版本。)
這首詩講了什麼?(主旨)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一場強大風暴的體驗。開篇,詩人試圖辨認聲音,誤以為是雨聲。隨後,詩歌描述了風令人困惑且矛盾的行為——它既濕潤又乾燥,既強大又無形。這是一首關於自然神秘而令人不安的力量的詩歌。
逐節分析
第一節:聲響與困惑
「Like Rain it sounded till it curved / And then I new ’twas Wind –」
詩歌以感官體驗開始:一種聲響。詩人運用明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