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選擇:有否助你建立「AI時代 DSE 思維」?

回想你小六的時候。你還記得學校開放日、面試,以及焦急等待中一派位(SSPA)結果的種種情景嗎?你選擇中學時,很可能是基於其學校級別、學術聲譽、課外活動,又或可能僅僅是它距離最近港鐵站的遠近。但你可能沒有問過這樣一個問題:「這所學校會為我準備好迎接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世界嗎?」

快轉到今天。你正處於DSE旅程的最後衝刺階段,而AI不再是科幻概念——它已經是手機上的工具、應用程式裡的功能,以及大學和未來僱主關注的重點話題。應付考試甚至未來發展所需的能力正在演變。死記硬背已不足夠;新的黃金標準是「AI就緒思維」。

那麼,讓我們反思一下。你的中學經歷——教學方式、專題要求,甚至學習文化——是否已為你培養了這種未來思維?更重要的是,無論你學校背景如何,你又如何在現在就開始建立這種思維,以在DSE中取得佳績並在未來歲月中茁壯成長?

「AI就緒DSE思維」究竟是什麼?

在你開始以為這關乎成為編程天才之前,讓我們釐清一下。「AI就緒思維」並非關於建構AI;而是學習如何將AI視為強大的合作夥伴,去思考、提問和創造。這是你應對考試準備和解決問題方式的根本轉變。

這種思維模式建基於四大支柱:

  1. 批判性探究:挑戰AI生成資訊的能力。相比盲目複製貼上,你會質疑其準確性、要求提供來源,並辨識潛在偏見。
  2. 數據理解力:能夠輕鬆解讀數據、圖表和統計資料。由於AI模型建基於數據,理解其語言對於生物、經濟以至新課程「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等科目都至關重要。
  3. 適應性解難:不把AI當作答案機器,而是作為腦力激盪的夥伴,探索複雜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
  4. 道德意識:理解負責任地使用AI,從避免抄襲到認清其在創意和細緻任務中的局限性。

快速自我反思:你的學校如何塑造你的思維?

香港教育體系中的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培養不同技能的不同方法。花點時間思考你自己的經歷。哪種情況對你來說更熟悉?

情景A:結構嚴謹的傳統主義者

  • 你的課堂嚴重依賴課本和筆記。
  • 主要目標是掌握歷屆試題的標準答案。
  • 數碼工具使用率低,或許只在電腦課上使用。
  • 成功取決於你在考試壓力下準確回憶知識的能力。

情景B:好奇的探索者

  • 你被鼓勵使用網上數據庫和數碼工具進行研究為本的校本評核(SBAs)。
  • 課堂辯論和質疑課本內容是常有的事。
  • 專題研究中「試錯」的過程與最終成果同樣受到重視。
  • 成功與你綜合不同來源資訊以形成自己論點的能力掛鉤。

兩種環境本身並無優劣之分。傳統學校培養了卓越的紀律和堅實的知識基礎。更具探索性的學校則培養了獨立性和數碼素養。關鍵在於認識你已建立的技能,並找出如何發展以真正「AI就緒」。

建立你的AI就緒思維:DSE成功行動計劃

無論你的學校採用何種方法,現在你才是掌握主導權的人。你可以積極培養一種AI就緒思維,將你的DSE備戰從被動的死記硬背轉變為一個主動、智能的過程。

1. 透過AI訓練提升你的批判性探究能力

不要只向AI尋求答案。將它變成你的智力陪練夥伴。

  • 任務:就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響,撰寫一篇通識教育科(或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文章。
  • 舊方法:要求AI撰寫文章。(這在學術上是不誠實的,而且無助於你的學習。)
  • AI就緒方法:
    1. 要求AI生成一份關於該主題的支持反對論點清單。
    2. 挑戰它:「請提供具體的香港研究或統計數據來支持第3點。」
    3. 扮演反對者:「現在,論證為什麼第1點是薄弱的或基於有缺陷的假設。」
    4. 綜合:利用經核實的論點以及你從DSE溫習筆記和課堂材料中得來的批判性分析,建構一個更強大、更細緻、完全屬於你自己的論點。

2. 發展課本以外的數據理解力

數據無處不在。學習解讀其語言。

  • 任務:了解生物科DSE中的酶動力學概念。
  • 舊方法:盯著課本中的圖表,直到它變得有意義。
  • AI就緒方法:
    1. 在網上尋找關於不同溫度下酶活性變化的數據集。
    2. 問AI:「請你向DSE學生解釋這些數據所顯示的關係。最佳溫度是多少?為什麼過了該點後反應速率會急劇下降?」
    3. 這種主動參與將靜態圖表轉化為動態的學習體驗。
專業貼士:將AI作為你的私人數據導師

當你在經濟科遇到複雜圖表或地理科遇到令人困惑的統計表格時,不要只是跳過。將它輸入AI工具,並要求它「解釋這些數據的重點」。這種練習對於需要數據詮釋的DSE題目來說是無價的。

3. 掌握適應性解難

學習的目標不僅是找到答案,更是要理解通往答案的路徑。這正是AI驅動學習真正大放異彩的地方。

  • 任務:你在一道複雜的物理科力學多部分問題上卡住了。
  • 舊方法:在書後查找最終答案,感到沮喪,然後繼續。
  • AI就緒方法:
    1. 問AI:「不要給我答案。只需解釋我應該應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個原則。」
    2. 一旦你嘗試過,你可以問:「我已經計算了初始速度。下一步合乎邏輯的做法是什麼?」
    3. 這種循序漸進的指導有助於你自己建立解難能力。

這種精確的引導式、漸進式學習過程正是個人化學習的基礎。一個智能學習平台可以為你自動化這個過程。例如,像Thinka這樣的AI驅動練習平台不會只是告訴你對錯。它會分析你犯錯的原因,找出你的知識漏洞,並為你提供有針對性的DSE練習題,以強化該特定技能。它會適應你,讓你的學習環節效率大大提升。

超越DSE:這種思維對你未來的重要性

大學已經在更新他們關於AI的政策。他們並非禁止AI;他們正在尋找懂得明智使用它的學生。在你的JUPAS面試或個人陳述中,能夠闡述你如何將AI作為深化學習的工具而非捷徑,會讓你脫穎而出。

根據近期關於未來工作的報告,批判性思維、複雜問題解決和適應能力等技能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價值。通過現在建立你的AI就緒思維,你不僅是在為一場考試做準備;你是在為你的整個職業生涯做準備。

你的學校是序章。你撰寫下一章。

回頭看並對你的中學選擇「如果」一番很容易。但事實是,你的過去並不決定你的潛力。你的學校為你打下了基礎,但你是自己學習旅程的建築師。

AI革命並非對你DSE成功的威脅——它是一個機會。這是一個超越被動溫習,成為主動、批判性和適應性學習者的機會。透過擁抱這種新思維,你可以讓你的考試準備更有效、更具吸引力,並真正為你的未來做好準備。

準備好讓你的學習更智能,而不僅僅是更努力嗎?探索一個適應性學習平台如何幫助你建立這些技能,並為你的學習旅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