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中國語文:元曲兩首《沉醉東風・漁父詞》(白樸) 精讀筆記

嘿,同學!準備好一齊進入元代嘅山水畫卷未?今次我哋要學嘅係白樸嘅《沉醉東風・漁父詞》。呢首小令雖然短,但入面嘅意境好靚,而且充滿智慧。無論你覺得文言文係咪好難,都唔使驚!呢份筆記會用最簡單嘅方法,帶你一步步拆解呢首元曲,等你輕鬆掌握 DSE 嘅考核重點!




第一部分:熱身區 - 咩係元曲?作者係邊個?

1. 咩係「元曲」?

諗下「元曲」,就好似今日嘅流行曲歌詞一樣,係元代最 hit 嘅文學形式!

曲 vs 詩/詞:相比起唐詩、宋詞,元曲嘅語言更加通俗、活潑,好似平時講嘢咁,所以又叫「街談巷議」。句式長短不一,更加自由,仲可以加「襯字」(好似歌詞入面嘅 "yeah~" "oh~" 咁,用嚟輔助聲律,令唱起嚟更順口)。

分類:元曲主要分兩種:劇曲(好似睇劇本,有角色有情節)同散曲(好似獨立一首歌,用嚟抒情寫景)。我哋今日學嘅《漁父詞》就係散曲入面嘅小令(即係短曲)。

2. 作者「白樸」簡介

白樸係元代一位好出名嘅文學家,同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

身世背景:佢本身係金國嘅官二代,但因為蒙古滅金,佢嘅人生經歷咗好大嘅轉變,由富家公子變成亂世孤兒。呢種經歷令佢對官場、功名利祿睇得好淡,反而嚮往隱居山林嘅自由生活。

創作風格:佢嘅作品好多都係描寫自然風光,或者抒發對人生嘅感慨。文字清麗,意境優美,就好似一幅幅靚靚嘅山水畫。

💡 你知道嗎?

元代係蒙古人統治嘅時代,當時漢族讀書人地位好低,考科舉做官嘅路好窄。好多有才華嘅人都覺得懷才不遇,所以佢哋轉為投身寫作劇曲、散曲,反而令元代文學有咗新嘅發展!白樸就係其中一個例子,佢選擇唔做官,寄情山水,將心境放入作品入面。

本章重點 Key Takeaway

《沉醉東風・漁父詞》係一首元代散曲小令,作者白樸因為經歷過時代變遷,所以睇透功名,嚮往隱居生活。呢個背景係理解呢首曲嘅關鍵!




第二部分:正文逐句拆解

唔好急,我哋一句一句慢慢睇,你會發現其實唔難明!

原文及語譯對照

原文:黃蘆岸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

語譯:在長滿黃色蘆葦的岸邊和浮萍遍佈的渡口,在長滿綠色楊柳的堤岸和開著紅色蓼花的沙灘上。


原文: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

語譯:雖然沒有可以共患難、同生死的朋友,卻有可以忘卻心機、坦誠相待的鷗鷺作伴。


原文:點秋江白鷺沙鷗。

語譯:江上點綴著秋日景色的,正是那些白鷺和沙鷗。


原文: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語譯:那位在煙霧迷茫的江邊釣魚的老翁,雖然不識字,但他那種悠然自得的生活,足以傲視人世間所有的高官厚祿了。

逐句賞析 (Step-by-Step Analysis)
第一、二句:黃蘆岸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

技巧:寫景、列錦、色彩豐富

一開頭,作者就好似一位畫家,用顏色筆畫畫。佢連續用咗好多名詞,將唔同嘅景物拼埋一齊(呢個手法叫「列錦」),好似電影鏡頭咁,快速閃過一幕幕靚景。

顏色盤:
(黃蘆) + (綠楊、蘋) + (紅蓼) + (灘頭嘅沙石)
呢啲鮮明嘅色彩,即刻營造咗一個色彩斑斕、生機勃勃嘅秋日畫面,感覺唔係悲涼,而係充滿活力!

思考一下:點解作者要寫景先?
答案:為咗營造一個優美、寧靜嘅環境,襯托出漁父自由自在嘅生活。有好嘅環境,先至有好嘅心情嘛!

第三、四句: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

技巧:對比、用典

「刎頸交」:指可以為對方連頸都割埋嘅生死之交,代表住人類社會複雜嘅人際關係、忠誠同背叛。作者話「無」,表示佢已經脫離咗嗰種充滿鬥爭嘅世界。

「忘機友」:指忘記晒心機、無機心嘅朋友。喺呢度,作者嘅「忘機友」係邊個?答案喺下一句!

一「無」一「有」嘅對比:作者用「雖無...卻有...」句式,形成強烈對比。佢唔要人類社會嗰種沉重嘅關係,反而擁抱大自然入面純真、簡單嘅友誼。呢個對比,突顯咗佢對官場鬥爭嘅厭惡同對自然嘅熱愛。

第五句:點秋江白鷺沙鷗。

技巧:動靜結合、點明「忘機友」

呢句終於揭曉,「忘機友」就係白鷺沙鷗

畫面感:前面嘅景物(蘆、楊、蓼)大多係靜態嘅,而家加上飛翔嘅白鷺沙鷗,就好似喺一幅靜態嘅山水畫上面,突然有幾隻雀仔飛過,成個畫面即刻生動起嚟(呢個就係「動靜結合」)!

「點」字用得好:「點」字用得非常傳神,有「點綴」嘅意思,表示白鷺沙鷗為平靜嘅江面增添咗靈氣同生命力,令景色更完美。

第六、七句: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技巧:點明主旨、人物描寫、倒裝句

呢兩句係全首曲嘅靈魂!正常語序應該係「不識字煙波釣叟,傲殺人間萬戶侯」(唔識字嘅漁夫,佢嘅生活足以傲視高官)。作者特登將「傲殺」放喺前面(倒裝),係為咗強調嗰種傲氣!

「傲殺」:呢個「傲」字超級重要!「殺」係助語詞,加強語氣,即係「傲氣到極點」。漁父傲視嘅係咩?係「人間萬戶侯」,即係官場上最有權勢嘅人。佢哋擁有榮華富貴,但漁父覺得自己嘅精神生活比佢哋更富足、更值得驕傲。

「不識字」:點解要特登講漁父唔識字?
1. 更顯純樸:唔識字代表佢冇被世俗嘅知識、權謀污染,生活更加純粹、自然。
2. 作者自況:其實呢個「漁父」正正係作者白樸自己嘅化身。佢係一個讀書人,但佢寧願扮演一個「不識字」嘅漁父,代表佢想拋棄讀書人追求功名嘅傳統枷鎖,返璞歸真。

「煙波釣叟」:呢個形象喺中國文學入面好經典,代表住隱逸、自由、不問世事嘅高人。

快速溫習 Quick Review Box

• 畫面:黃、綠、紅、白構成嘅秋日江景。
• 人物:一個唔識字但好有傲氣嘅漁父。
• 朋友:白鷺、沙鷗(忘機友)。
• 情感:對官場嘅厭棄 vs 對隱居生活嘅熱愛同自豪。




第三部分:核心分析 - 主旨與技巧

1. 主旨思想

呢首曲通過描寫秋江上漁父悠閒自得嘅生活,表達咗作者以下幾種心聲:

對官場黑暗和人事鬥爭的厭惡。 (雖無刎頸交)

對優美寧靜的自然風光的熱愛。 (黃蘆、綠楊、紅蓼)

對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傲殺人間萬戶侯)

簡單嚟講,就係作者覺得:「喺大自然釣下魚,同啲雀仔做朋友,不知幾開心!做大官有咩咁巴閉?我先唔稀罕!」呢種「漁父主題」,正正反映咗元代文人喺政治壓抑下,尋求精神解脫嘅普遍心態。

2. 作法技巧總結

考試時問到作法技巧,你可以由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寫景技巧 - 繪畫般的美感

色彩豐富:運用黃、綠、紅、白等鮮明顏色,構成色彩斑斕嘅畫面,營造輕鬆愉快嘅氛圍。

動靜結合:以靜態嘅蘆葦、楊柳、沙灘作為背景,再用動態嘅白鷺、沙鷗點綴其中,令畫面充滿生氣。

列錦:開頭兩句用名詞直接堆疊景物,節奏明快,意象密集,快速建立起優美嘅環境。

2. 對比手法 - 突顯主題

「刎頸交」與「忘機友」的對比:用人世間沉重嘅友誼,對比大自然中輕鬆純真嘅友誼,突顯作者價值觀嘅轉變。

「漁父」與「萬戶侯」的對比:用漁父嘅精神富足,對比萬戶侯嘅物質權勢,突顯「隱逸」高於「功名」嘅主題思想。

3. 人物塑造 - 漁父形象

借「漁父」以自況:作者並唔係真係去寫一個漁夫,而係借「漁父」呢個傳統隱士嘅符號,嚟表達自己嘅心志。呢個漁父,其實係作者理想中嘅自己。

用「不識字」和「傲」字突出性格:「不識字」顯其純樸,「傲」顯其精神上嘅高潔同自信。

4. 語言風格 - 自然通俗

• 全首曲嘅語言都好淺白、自然,冇乜華麗嘅辭藻,但意境深遠,充滿生活氣息,完全體現到元曲「本色」嘅特點。

應試技巧 & 常見錯誤

• 記住!漁父係一個象徵!
好多同學會誤以為作者真係描寫一個靠捕魚為生嘅勞動人民。記住,呢個係錯嘅! 呢個「漁父」係一個文化符號,代表隱居嘅讀書人。佢嘅「釣」唔係為咗魚,而係「釣」一份清閒、一份意境。

• 分析「傲」字:
考試好大機會問你漁父「傲」在何處。你要答到佢唔係睇唔起人嘅驕傲,而係源於對自己生活方式嘅自信滿足。佢精神上嘅自由同富足,令佢覺得自己比嗰啲身不由己嘅高官更勝一籌。

• 題眼「沉醉東風」:
「沉醉東風」係詞牌名,好似歌名嘅格式咁。「東風」可以指春天,亦可以泛指美好嘅時光。作者「沉醉」其中,正正點明佢對呢種美好隱居生活嘅陶醉同享受。




總結 Final Takeaway

學完白樸嘅《沉醉東風・漁父詞》,我哋就好似跟住佢去到秋日嘅江邊,感受嗰份寧靜同自由。記住以下幾個關鍵詞,溫書就事半功倍:

背景:元代文人懷才不遇,寄情山水。
畫面:秋江晚景,色彩豐富,動靜結合。
人物:漁父(作者化身),純樸、高傲。
主題:厭棄官場,嚮往隱逸,精神富足。
核心字:「傲」——全曲情感嘅最高點。

希望呢份筆記幫到你!只要多讀幾次,想像一下嗰個畫面,你一定可以完全明白作者嘅心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