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招決策疲勞:壓力下作出明智抉擇的策略

文憑試(HKDSE)這場馬拉松已經夠辛苦了。你花費數年時間掌握複雜概念、拆解歷屆試題,並以即食麵和堅毅不拔的精神,挑燈夜讀。然而,正當考試終點線在望之際,另一座大山卻赫然出現:聯招(JUPAS)申請。二十個選擇,逾二千個課程。錄取分數、課程編號,以及來自家長、老師和朋友的各方意見,形成一片資訊汪洋。聽起來很熟悉嗎?

如果你發現自己對著屏幕,不斷重新排列你的首選,然後又將其改回原樣,你絕非孤單一人。這種排山倒海的麻痺感不只是一種壓力——它更是聯招決策疲勞。這是一個真實的心理現象,指當選擇數量龐大,加上涉及重大利益時,會耗盡你的精神能量,導致決策失誤,甚至完全無法作出選擇。但別擔心,只要運用正確的策略,你就能穿透雜音,重拾清晰思緒,作出讓你充滿信心的選擇。


甚麼是聯招決策疲勞?

把你的決策能力想像成一塊肌肉。你所作出的每一個選擇,無論大小,都會鍛鍊這塊肌肉。經過漫長的一天,作出了諸多小決定——穿甚麼、午餐吃甚麼、先溫習哪個課題——你的決策肌肉就會感到疲憊。當面對以20個聯招學位規劃未來的艱鉅任務時,那塊肌肉可能會感到完全耗盡。

這就像站在一個提供數百種不同搭配的珍珠奶茶餐牌前。最初選擇的興奮感很快就會變成一種惱人的焦慮。我應該加布丁還是珍珠?三成糖還是五成?現在,把這種感覺乘以你整個大學教育的重要性。這就是聯招決策疲勞。

文憑試學生的常見症狀包括:

  • 拖延症:拖到最後一刻才處理聯招申請。
  • 衝動選擇:僅根據單一因素(例如朋友的選擇或吸引的課程名稱)來挑選課程。
  • 分析癱瘓:過度思考所有可能性,以至於完全無法作出選擇。
  • 外包決策:即使別人的選擇與你的目標不符,也讓他們代你作決定。

認識到這些徵兆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裝備自己,一套反擊的策略。


策略一:「三箱分類」分流系統

克服被二千多個課程淹沒的最快方法,就是停止一次過瀏覽所有課程。相反,將選項簡化,分類到三個不同的類別或「箱子」中。這種分流方法能立即為混亂帶來秩序。

甲箱:夢想層級

這些是你的「衝刺」課程——最令你心動的學科。你的預計文憑試成績可能剛好徘徊於其錄取分數中位數邊緣,或略低於中位數。這些課程通常會填滿你的Band A選擇。抱負雖大,但仍應切合實際。如果你的預計成績與歷年取錄範圍相距甚遠,就不要將醫科列為首選。

  • 行動:列出3至5個真正啟發你,並與你最高潛在表現相符的課程。

乙箱:目標層級

這是你的理想區間。這些是高質素的課程,而你的預計成績穩妥地落在錄取分數中位數範圍內。它們是你最有可能的歸宿,應構成你申請的核心,可能涵蓋Band A 後段至 Band B 的選擇。這些是你會非常樂意並自豪地接受的選擇。

  • 行動:找出5至8個你的學術資歷與之高度匹配的課程。

丙箱:安全網層級

一個明智的聯招申請總會包括一個安全網。這些課程的預計成績穩妥地高於往年的錄取分數下四分位數,甚至中位數。這些選擇,通常在 Band C、DE,確保你能獲得一個學位,提供關鍵的後備方案,讓你安心。

  • 行動:找出5至7個你覺得可以接受,並有十足信心達到入學要求的穩健課程。

透過這種方式分類你的選擇,你就能將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20個課程清單,轉化為三個更小、更易於管理,並且各有明確目標的組別。


策略二:超越分數思考 – 「IKIGAI」輕量版框架

當你只著眼於單一指標:你的文憑試成績時,決策疲勞會惡化。你的未來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要作出真正明智的選擇,你需要考慮你的優勢、熱情和未來機遇的交匯點。我們可以將日本「IKIGAI」(生存意義)的概念,轉化為一個簡單的框架,助你作出聯招選擇。

1. 你擅長甚麼(你的優勢)

在這方面,數據勝於猜測。你哪些科目表現持續出色?是物理和數學的邏輯嚴謹性,還是歷史和中國文學的細膩論證?你的學術表現是衡量你天賦潛能的有力指標。

Thinka 專業提示:了解自身優勢的旅程,早在你填寫聯招表格之前就已展開。持續而有針對性的文憑試練習是關鍵。現代教育工具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巨大優勢。例如,像 Thinka 這樣的人工智能學習平台不單提供練習題;它會分析你的表現,為你呈現一個清晰、數據驅動的學術能力圖景。這種個人化反饋有助你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對量化推理有天賦,或對批判性分析有才能,讓「你擅長甚麼」這個問題更容易自信地回答。

2. 你真正享受甚麼(你的熱情)

大學需要數年深入學習。僅僅因為某學科看起來有聲望,而選擇你覺得無聊的學科,是導致學術倦怠的禍根。你空閒時喜歡閱讀甚麼主題?你享受解決甚麼問題?你的真正興趣將是激勵你應對艱巨課程和熬夜苦讀的動力。

3. 世界需要甚麼(你的未來)

最後,考慮實際層面。關注香港及全球的新興趨勢。金融科技(FinTech)、數據科學、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科技,以及醫療科技等領域正經歷快速增長。研究學位的職業前景可以幫助你選擇一條既能帶來滿足感,又能提供未來穩定性和機遇的道路。

完美的聯招選擇,正處於這三個領域的交匯點。一個能發揮你的優勢、激發你的興趣,並為你打開充滿希望的未來大門的課程,是你的終極目標。


策略三:以「批次處理」馴服資訊過載

決策疲勞的最大驅動因素之一,來自全天候新聞和資訊循環的持續低度焦慮。每天查看聯招錄取分數、瀏覽網上論壇,以及與朋友討論選擇,會耗盡你的精神。這會讓你的大腦處於永無止境的「聯招警報」狀態,並分散你的專注力。

解決方案是一種名為「批次處理」的生產力技巧。

與其讓聯招研究滲透到你一天的每個部分,不如將其安排在特定、專屬的時間區塊。

實行方法如下:
  1. 劃定你的聯招時段:每週預留一至兩個特定時段處理聯招相關事務。例如:「逢星期六下午3時至5時是我的聯招研究時間。」
  2. 專注投入:在這個時段內,你必須百分之百專注。比較課程、更新你的三箱分類清單,並閱讀課程細節。這是你深入規劃未來的時間。
  3. 登出並斷開連接:時間一到,關閉所有聯招相關的網頁分頁。收起你的筆記。相信你所做的工作。本週餘下的時間,你的首要任務是備考和身心健康。

批次處理能保護你的精神能量。它允許你在聯招申請上取得專注、理性的進展,同時不讓它破壞你現在需要進行的關鍵文憑試溫習。需要優質的溫習材料嗎?瀏覽我們全面的文憑試溫習筆記,讓你的非聯招溫習時間更有效率。


自信地作出最終選擇

你的聯招申請是你作為年輕人將會作出的重大決定之一。壓力是真實存在的,但它是可以應對的。透過將這個過程分解開來,你就能將一項艱鉅的任務轉化為一系列邏輯清晰、深思熟慮的步驟。

請記住這些關鍵要點:

  • 辨識決策疲勞:承認精神上的壓力,並知道這是正常的。
  • 運用「三箱分類」系統:將選擇分類為夢想、目標和安全網層級,以釐清思緒。
  • 超越分數思考:結合你的優勢、熱情和未來前景,作出一個更充實的選擇。
  • 批次處理你的研究:安排特定的時間進行聯招規劃,以保護你專注於文憑試溫習。

最終,最好的選擇是一個資訊充分,並且讓你感覺對的選擇——而不是為了任何人。相信你多年來的努力。運用這些策略,建立一個能反映你真正潛力和抱負的聯招申請。你一定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