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塌方:當大地失守時

哈囉!歡迎來到關於塊體運動的學習筆記。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颱風過後會發生山泥傾瀉?或者為什麼有些山坡要鋪上混凝土?這一章將會解答這些問題!我們會探討為什麼岩石和泥土有時會決定向下坡滑動、流動或墜落,以及我們能如何應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住在香港這樣多山城市的人來說。事不宜遲,馬上開始吧!


到底什麼是塊體運動?

簡單來說,塊體運動(亦稱大規模移動重力崩壞)是指泥土、岩石及其他鬆散物質在斜坡上,主要受重力作用而向下坡移動的現象。

比喻時間到!想像你正在用積木搭建一座高塔。如果你把積木垂直地疊起來,它們會很穩固。但如果你開始讓高塔傾斜,最終重力會獲勝,積木便會倒塌。塊體運動就像這樣,只不過它發生在整個山坡上!

重力是所有塊體運動的最終驅動因素。它不斷地將萬物拉向地球中心。在斜坡上,這種拉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將物質固定在斜坡上,而另一部分則沿斜坡將物質向下拉動。

重點筆記

塊體運動是指地表物質沿斜坡向下滑動,而重力是其首要成因。它是地貌透過侵蝕及其他外營力作用而形成過程的自然部分。


斜坡的科學:一場拉鋸戰

如果你一開始覺得這有點難,別擔心!要了解斜坡為何會失穩,我們需要思考兩種相互競爭的力量。這就像在山坡上玩拔河一樣。

1. 剪應力:這是試圖將物質向坡下拉動的力量。它由重力引起。斜坡越陡峭或物質越重,剪應力就越高。

2. 剪切強度:這是試圖將物質固定在原地的力量。它是斜坡的內部抵抗力,來源包括顆粒之間的摩擦力以及植物根部的結合力。

當「向下坡」的力量贏得拔河比賽時,就會發生塊體運動。

$$ \text{Mass Movement occurs when } \textbf{Shear Stress} > \textbf{Shear Strength} $$

快速回顧

穩定斜坡:剪切強度大於剪應力。(斜坡能保持穩固。)
不穩定斜坡(失穩!):剪應力大於剪切強度。(斜坡塌陷。)


影響塊體運動的因素

那麼,有哪些因素會打破平衡,導致剪應力超越剪切強度呢?這些因素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為造成的。

自然因素(大自然的誘因)

水:這是一個巨大的因素。暴雨帶來過多的水非常危險,因為它會:
    - 增加泥土重量,提高剪應力。
    - 潤滑泥土顆粒,使其更容易相互滑動。
    - 透過填充顆粒之間的空隙來減少顆粒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削弱斜坡的剪切強度。

斜坡坡度(陡峭程度):斜坡越陡峭,重力(剪應力)的拉力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你在山區會看到更多山泥傾瀉的原因。

地質(岩石類型):脆弱、風化或破裂的岩石剪切強度很低,因此更容易失穩。在香港,嚴重風化花崗岩是一個主要禍根。

植被不足:植物和樹木的根部就像一道天然的網,將泥土顆粒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加剪切強度。當植被被移除後,斜坡便會暴露且變得脆弱。

觸發事件:地震或火山爆發會震動地面,並在數秒內引發大規模山泥傾瀉。在香港,主要的觸發因素是颱風帶來的強降雨。

人為因素(我們的影響)

人類活動可以顯著增加塊體運動的風險,這通常是因為改變了斜坡的自然平衡。

砍伐森林:為了耕種、建造或伐木而移除樹木,會破壞將泥土固定在一起的根系網絡。這是人為引發山泥傾瀉的一個非常常見的原因。

斜坡改動(削坡/掏空坡腳):當我們為了建造道路或建築物而切入斜坡底部時,便會移除斜坡的支撐,使其變得不穩定。這就像把桌子的腿踢掉一樣!

增加斜坡負荷:在斜坡頂部建造重型建築物或傾倒廢物會增加額外重量,這會提高剪應力並可能導致失穩。

排水不良:水管滲漏、排污渠破損或排水渠堵塞會使地面充滿水分,像暴雨一樣削弱斜坡。這是市區一個嚴重的問題。

重點筆記

自然和人為因素都會導致塊體運動。最危險的組合往往是陡峭斜坡 + 強降雨 + 人為干擾。水是使穩定斜坡變得不穩定的最大單一觸發因素。


塊體運動的類型(從緩慢到超級快速)

塊體運動通常按其速度分類。

緩慢運動:泥土蠕動

這是最慢的塊體運動類型,每年只移動幾毫米!它是泥土逐漸向下坡移動的現象。你無法親眼看到它發生,但隨著時間推移,你可以看到它的影響,例如傾斜的樹木、圍欄和電線杆。

快速運動:山泥傾瀉

山泥傾瀉是岩石或泥土塊體快速向下坡移動的統稱。這是我們最關注的類型,因為它是一種重大的地質災害,可能造成廣泛的破壞和生命損失。

快速運動的例子包括山體落石(岩石從懸崖墜落)和泥石流(泥漿和碎屑形成的河流),這些都是山泥傾瀉的類型。

你知道嗎?

近代史上最致命的山泥傾瀉發生在1970年的秘魯。瓦斯卡蘭山(Mount Huascarán)的一次地震觸發了冰川和岩面的崩塌,造成了一場以超過300公里/小時速度移動的泥石流,掩埋了兩個城鎮,導致超過20,000人死亡。


深入探討:香港的山泥傾瀉

香港在管理山泥傾瀉風險方面是世界領先的,但為什麼這裡的風險一開始就如此之高呢?

香港山泥傾瀉的「配方」

可以把它想像成四種主要成分的組合:

1. 陡峭斜坡:香港地形多山,擁有許多天然和人造斜坡。

2. 強降雨:香港夏季常有暴雨和颱風,可以在單日內傾瀉數百毫米雨水,使地面飽和。

3. 脆弱地質:香港大部分的基岩是花崗岩,它會風化成厚厚的鬆散沙質泥土層,濕潤時會變得非常脆弱。

4. 稠密城市發展:數十年來,為了建造建築物和道路,山坡被切割開發,產生了數以千計需要管理的斜坡。

管理風險:香港如何對抗山泥傾瀉

過去發生多次災難性山泥傾瀉後,香港政府開發了一套全面的斜坡管理和防治系統。這包括:

加固斜坡(「硬」工程):
    - 護土牆:在斜坡底部建造混凝土牆以支撐斜坡。
    - 土釘:將長鋼筋鑽入斜坡,將鬆散泥土固定在下方的穩定岩石上。
    - 綠化技術:種植特殊植被以自然地結合泥土。

控制水流(「硬」工程):
    - 地表排水渠:用於截取雨水並安全地引導離開。
    - 排水孔:護土牆上的小孔,用於排出地下水,防止壓力積聚。

規劃與預防(「軟」管理):
    - 土地用途規劃:限制在過於危險的斜坡上進行開發。
    - 定期檢查與維護:政府定期檢查所有斜坡並要求維修。
    - 公眾預警系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山泥傾瀉警告提醒公眾高風險。

一個常被研究的本地例子是深灣山泥傾瀉,它突顯了未經管理斜坡的危險,並促使香港的斜坡安全系統得以改進。

重點筆記

香港的高山泥傾瀉風險源於其地理、地質和天氣。本市透過工程解決方案(加固和排水)、周詳規劃和公眾預警的結合來管理這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