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關雎》溫習筆記 (詩經)
各位同學好!歡迎來到《詩經》的第一站——《關雎》。這不只是一首古老的詩,它更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名的「情歌」之一!學完這一課,你會明白古人是怎樣含蓄又有禮貌地「追女神/男神」,還會學到一些超重要的文學技巧。這課是 DSE 的必修篇章,理解透徹對考試非常有幫助喔!讓我們一起輕鬆學習吧!
第一站:背景知識知多少?
關於《詩經》
在我們深入《關雎》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它的「家」——《詩經》。把它想像成是中國第一本「流行歌曲歌詞集」!
-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305篇。
- 「風、雅、頌」三大內容:
- 風 (國風): 佔了大部分,主要是各地的民歌,就像現在的流行曲,內容多是關於愛情、生活和社會狀況。《關雎》就是《國風》的第一篇!
- 雅 (大雅、小雅): 是朝廷的音樂,比較莊重,像官方宴會上播放的音樂。
- 頌: 是在祭祀時唱的詩歌,用來讚美神明和祖先,就像教堂裡的聖詩。
文學手法「賦、比、興」
《詩經》有三種非常重要的寫作手法,稱為「賦、比、興」,這可是 DSE 必考的重點!
簡單理解一下:
- 賦 (fù): 直接講故事,平鋪直敘。好比說:「我今天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生。」
- 比 (bǐ): 打比喻,用一個東西來形容另一個東西。好比說:「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樣亮。」
- 興 (xìng): 這是最特別的一個!詩人先講一個自然景物 (例如花草、鳥獸),來引出他真正想說的話或情感。《關雎》的開頭就用了「興」的手法! 好比說:「看到公園裡一對對的情侶,讓我想起了還單身的自己。」
重點回顧:Quick Review
《詩經》 = 中國第一本詩歌集
《關雎》 = 《國風》的第一篇,是民歌
三大手法 = 賦 (直說)、比 (比喻)、興 (先寫景,後抒情/敘事)
第二站:詩歌原文與白話譯文
不用怕文言文!我們先逐段對照原文和白話文,你會發現故事其實很簡單。
第一章:邂逅
原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譯文:關關和鳴的雎鳩鳥,在河中的小島上。那文靜善良的好姑娘,是君子理想的配偶。
(註:雎鳩 (jū jiū) 是一種水鳥,傳說牠們的配偶很固定。窈窕 (yǎo tiǎo) 淑女 指的是文靜美好的女子。好逑 (hǎo qiú) 指好的伴侶。)
第二章:思念 (日)
原文: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譯文:長短不齊的荇菜,在水流中左右搖擺。那文靜善良的好姑娘,我醒著睡著都想追求她。
(註:荇菜 (xìng cài) 是一種水草。寤寐 (wù mèi) 指醒著和睡著的時候。)
第三章:思念 (夜)
原文: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譯文:追求不到她,日夜都在想念她。思念是如此悠長啊,害得我整晚翻來覆去睡不著。
(註:思服 指思念。輾轉反側 就是形容睡不著的樣子。)
第四章:想像 (追求成功)
原文: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譯文:長短不齊的荇菜,我左右採集它。那文靜善良的好姑娘,我要彈琴奏瑟來親近她。
(註:琴瑟 (qín sè) 是古代的樂器,常用來比喻夫妻和諧。)
第五章:想像 (成婚之樂)
原文: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長短不齊的荇菜,我左右挑選它。那文靜善良的好姑娘,我要敲鐘打鼓來娛樂她 (意指舉行盛大的婚禮歡迎她)。
(註:芼 (mào) 指挑選。鐘鼓 是古代婚禮等盛大場合用的樂器。)
第三站:內容思想逐層解
這首詩講述了一個君子追求淑女的完整心路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見鍾情 (第一章)
君子在河邊看到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立刻覺得她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伴侶。這是故事的開端。
第二階段:日夜思念 (第二、三章)
君子深深地愛上了這位姑娘,白天想、晚上也想,甚至想到「輾轉反側」,睡不著覺。這部分生動地描寫了戀愛中那種甜蜜又痛苦的思念之情。
生活連結:這就像你暗戀一個人,會時時刻刻想著他/她,甚至晚上都睡不著一樣!古人的感受和我們是相通的。
第三階段:美好願景 (第四、五章)
雖然還沒追到,但君子已經開始幻想和她在一起的美好生活了。他想像著彈琴給她聽 (琴瑟友之),還想像著舉行盛大的婚禮來迎娶她 (鐘鼓樂之)。
核心思想:發乎情,止乎禮
這是《關雎》最重要的主旨,也是儒家思想對這首詩的解讀,更是 DSE 考試的重點!
「發乎情」:君子有著真實而強烈的愛慕之情,他日夜思念,這是很自然的情感流露。
「止乎禮」:雖然他非常渴望得到淑女,但他的追求方式是合乎禮節的。他不是想著怎樣去騷擾對方,而是幻想著用音樂去親近她 (琴瑟友之),並以正式的婚禮儀式去迎娶她 (鐘鼓樂之)。
這體現了一種健康、正面、有分寸的愛情觀。君子所追求的不僅是外在美,更是內在的品德 (淑女),目標是建立一段美滿的婚姻關係。
重點 takeaway
《關雎》描寫了君子從「一見鍾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成婚」的過程,展現了一種「發乎情,止乎禮」的理想愛情觀。
第四站:藝術手法大拆解
考試最喜歡問的就是寫作手法!我們來拆解《關雎》的三大藝術特色。
1. 起興手法 (全詩的靈魂)
詩歌開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是典型的「興」。
- 第一步 (寫景): 詩人先描寫河中小島上,雎鳩鳥在「關關」地和鳴。
- 第二步 (聯想): 雎鳩鳥是成雙成對、感情專一的鳥。
- 第三步 (引出主旨): 由雎鳩鳥的成雙成對,自然地引出了君子也渴望尋找一位美好的伴侶(窈窕淑女)的願望。
作用: 這種手法能營造氣氛,引發讀者聯想,使詩歌的開頭含蓄又有意境,避免了直接說「我想找個女朋友」的突兀感。
記憶小貼士
興 = 看到 A → 想到 B。 在《關雎》中,就是看到「雎鳩鳥」→ 想到「找伴侶」。
2. 重章疊句 (一唱三歎)
你有沒有發現,這首詩的結構很相似?每章都在重複,只是換了幾個字。
例子:
- 第二章:「左右流之」 (讓荇菜隨水流去,表示追求而未得)
- 第四章:「左右采之」 (動手去採荇菜,表示追求的行動)
- 第五章:「左右芼之」 (精心地挑選荇菜,表示快要成功了)
作用:
- 深化情感: 在重複的旋律中,情感一層層推進,從思念到行動,再到願望達成。
- 富音樂感: 這種結構就像歌曲的副歌,反覆咏唱,有很強的節奏感,方便記憶和傳唱。
3. 語言樸實,音韻和諧
詩中運用了疊字和雙聲疊韻詞,讀起來朗朗上口。
- 疊字:「關關」、「悠悠」,增加了音樂美。
- 雙聲詞:「參差 (cēn cī)」,聲母相同。
- 疊韻詞:「窈窕 (yǎo tiǎo)」,韻母相同。
- 擬聲詞:「關關」模仿鳥叫聲,生動活潑。
常見失分點提醒
回答「興」手法的問題時,不能只說「運用了起興」。你必須清楚說明:(1) 先寫了什麼景物 (雎鳩鳥);(2) 這個景物有什麼特點 (成雙成對);(3) 由此引出了什麼人事或情感 (君子求偶之情)。 這樣才算完整的答案!
最終站:總結與 DSE 應試技巧
恭喜你完成了《關雎》的學習之旅!讓我們快速總結一下。
- 內容: 講述君子追求淑女的心路歷程。
- 主旨: 讚美「發乎情,止乎禮」的理想愛情觀,追求過程光明正大。
- 藝術特色:
- 起興手法 (由雎鳩鳥引出求偶)
- 重章疊句 (反覆咏唱,深化情感)
- 語言音韻和諧 (運用疊字、雙聲疊韻詞)
在 DSE 考試中,《關雎》是考核《詩經》寫作手法的代表作。請務必掌握「興」的解釋方法,並理解詩中情感的遞進層次。多朗讀幾遍,感受它的音韻美,你會發現記住它其實一點都不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