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學習筆記:凸透鏡成像

各位同學!準備好探索奇妙的凸透鏡世界吧。有沒有想過放大鏡如何讓東西看起來更大,或者相機如何拍攝照片?這一切都多虧了透鏡!在這些筆記中,我們將學習凸透鏡如何精確地折射光線來形成影像。這似乎是魔法,但這純粹是科學,而且在這章節結束時,你將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讓我們投入學習吧!

1. 什麼是凸透鏡?基礎知識

首先,凸透鏡究竟是甚麼樣子?很簡單! 凸透鏡是一塊透明的玻璃或塑膠,其中間較厚、邊緣較薄。想像一下檸檬或橄欖球對半切開的形狀。 凸透鏡最重要的作用是會聚光線。「會聚」是一個表示「聚集」的漂亮詞語。當平行光線穿過凸透鏡時,透鏡會將它們向內折射,使它們全部在單一點匯合。 類比時間!想像你和你的朋友在空地上沿著各自的直線奔跑。如果你們都決定朝著同一棵樹跑去,你們就是在向那棵樹「會聚」。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也是一樣!
必須認識的關鍵詞語
別擔心,這些詞語聽起來比實際更容易!它們只是我們透鏡光線圖中重要部分的標籤。
  • 主軸:一條穿過透鏡正中央的假想直線。
  • 光學中心 (O):透鏡的確切中心點。任何穿過此點的光線都會直進,不會彎曲。
  • 主焦點 (F):平行光線穿過凸透鏡後,在主軸上會聚的點。一個透鏡的兩側都有主焦點。
  • 焦距 (f):從光學中心 (O) 到主焦點 (F) 的距離。

快速回顧框

什麼是凸透鏡?中間較厚的透鏡。
它有什麼作用?它會聚(聚集)光線。
會聚點叫什麼?主焦點 (F)。

2. 繪畫光線圖:遊戲規則!

科學家使用光線圖來精確地找出影像將在哪裏形成,以及那個影像會是甚麼樣子。要繪畫光線圖,我們只需遵循幾個簡單的規則。你只需繪畫這三種特殊光線中的任何兩條,就能找出你的影像!
三個超簡單光線規則:
  1. 平行光線:一條平行於主軸的光線,穿過透鏡時會彎曲(折射),並穿過另一側的主焦點 (F)

  2. 中央光線:一條穿過光學中心 (O) 的光線,將會直線前進,完全不彎曲。(這條是最容易畫的!)

  3. 焦點光線:一條在射向透鏡途中穿過主焦點 (F) 的光線,穿過透鏡後會彎曲(折射),並平行於主軸前進。
你所繪畫的兩條光線交叉點,就是影像頂部形成的地方!從那裏,你只需畫一條直線到主軸,以完成你的影像。
重點提示

要找出影像在哪裏形成,只需從物體的頂部畫兩條特殊光線:一條平行於主軸,另一條穿過光學中心 (O)。它們相遇的地方就是影像所在!

3. 影像在哪裏?不同物體位置

凸透鏡所形成的影像類型完全取決於物體與透鏡的距離。讓我們看看不同的情況。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新的參考點:2F,它僅僅是距離光學中心兩倍焦距的點。
描述影像
我們用三個特徵來描述每個影像:
  • 真像還是虛像?
    • 真像是在光線實際會聚的地方形成的。它可以投影到屏幕上(就像電影放映機一樣)。真像總是倒立的。
    • 虛像是在光線看似從某處發出的地方形成的。你不能將它投影到屏幕上;你必須透過透鏡才能看到它(就像放大鏡一樣)。虛像總是正立的。
  • 倒立還是正立?
    • 倒立表示上下顛倒。
    • 正立表示方向正確。
  • 放大、縮小還是等大?
    • 放大表示比物體大。
    • 縮小表示比物體小。
    • 等大表示……嗯,就是一樣大!
情況一:物體距離很遠(在 2F 以外)

影像位置:在另一側的 F 與 2F 之間。
影像性質:真像倒立縮小
現實世界例子:相機鏡頭將遠處風景的縮小影像形成在相機的感光元件上。

情況二:物體在 2F 處

影像位置:剛好在另一側的 2F 處。
影像性質:真像倒立、與物體等大
現實世界例子:影印機鏡頭製作等大複本。

情況三:物體在 F 與 2F 之間

影像位置:在另一側的 2F 以外。
影像性質:真像倒立放大
現實世界例子:課室裏的投影機將一張小小的投影片,在屏幕上形成一個大型影像。

情況四:物體在 F 處

影像位置:沒有影像形成(或者我們說它「在無限遠處」)。光線穿過透鏡後變得平行,永不相遇。
現實世界例子:聚光燈中的透鏡,產生強勁的平行光束。

情況五:物體在透鏡與 F 之間

影像位置:在物體的同一側
影像性質:虛像正立放大
現實世界例子:放大鏡!你透過它看到文本的較大、正立的影像。

重點提示

當物體移近透鏡時,影像會改變。製作一個總結表格是記住這點的好方法!

記憶小竅門:如果物體在 F 以外,影像總是真像和倒立。如果物體在 F 以內,影像則是虛像和正立


4. 影像有多大?放大率

放大率告訴我們影像相對於物體是放大還是縮小了多少倍。如果放大率是 3,影像的高度是物體的三倍。如果是 0.5,影像的高度是物體的一半。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找出放大率。在你的實作課上,你可以量度這些高度來計算它!

$$Magnification = \frac{Height \ of \ the \ image}{Height \ of \ the \ object}$$

例子:

一個物體高 2 厘米。凸透鏡形成了一個高 6 厘米的真像、倒立影像。放大率是多少?

放大率 = (6 cm) / (2 cm)
放大率 = 3

影像的大小是物體的 3 倍。

重點提示

放大率是一個數字,告訴你透鏡把影像放大或縮小了多少。大於 1 表示放大;小於 1 表示縮小。


5. 現實世界的魔法:凸透鏡的應用

凸透鏡無處不在!它們是科學和日常生活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 放大鏡:最簡單的應用。當你將物體放置在焦距以內(情況五)時,它會產生一個放大的虛像。
  • 人眼:你的眼睛有一個凸透鏡,將光線聚焦到視網膜(你眼睛後部的「屏幕」)上,形成一個真像、倒立、縮小的影像。你的大腦巧妙地將它翻轉為正立!
  • 相機:相機鏡頭系統使用凸透鏡在感光元件或底片上形成真像、縮小的影像。
  • 投影機:投影機使用凸透鏡在屏幕上創建一個大型、真像、倒立的影像(情況三)。這就是為什麼幻燈片必須倒著放的原因!
  • 望遠鏡和顯微鏡:它們使用透鏡組合,包括凸透鏡,使非常遠或非常微小的物體看起來大得多。
  • 矯正遠視:遠視的人在聚焦近距離物體時有困難。佩戴凸透鏡眼鏡有助於將光線正確地會聚到他們的視網膜上。
你知道嗎?

17世紀初建造的第一批望遠鏡,使用了凸透鏡,使我們能夠看到木星的衛星和月球上的隕石坑,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章節總結

嘩,你成功了!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最重要的幾點。

  • 凸透鏡中間較厚,並會聚光線。
  • 我們可以使用光線圖(只需 2 個簡單規則!)來預測影像將在哪裏形成。
  • 影像的性質(真像/虛像、倒立/正立、放大/縮小)取決於物體與透鏡的距離
  • 放置在焦距 (F) 以內的物體會產生放大的虛像(如放大鏡)。
  • 放置在焦距 (F) 以外的物體會產生真像、倒立的影像(如投影機)。
  • 放大率告訴我們影像比物體大或小了多少。
  • 凸透鏡在許多設備中都不可或缺,包括我們自己的眼睛相機望遠鏡

這次學習這個課題表現出色。繼續練習繪畫光線圖,你會發現它會變得越來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