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進階:你的學習指南
大家好!歡迎來到「概率進階」的學習筆記。你可能已經學過概率的基本概念,但現在我們要一起「升呢」了!我們會學習如何處理更複雜的情況,例如多個事件同時發生的機率。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難,但別擔心!我們會用簡單的語言和真實例子來為你逐步解說。理解這一章超級有用,不單止對應付考試有幫助,更能讓你更明白遊戲、新聞,以及現實世界中的決策!
1. 概率的語言:集合與事件
為了準確地討論概率,數學家們使用一種特殊的語言,叫做集合符號。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概率的語法。一旦你認識了這些符號,一切都會變得清晰得多。
什麼是集合?
集合就是一些獨特項目的組合,我們稱這些項目為元素。
- 全集 (S 或 U):這是一個實驗中所有可能結果的集合。類比:如果你擲一枚標準的六面骰子,全集就是 S = {1, 2, 3, 4, 5, 6}。
- 事件 (A, B, 等):事件是指你感興趣的特定結果或一組結果。它是全集的一個「子集」。類比:事件「擲出一個雙數」將會是 A = {2, 4, 6}。
集合的可視化:文氏圖
文氏圖是一種圖形,能幫助我們看到集合之間的關係。它是一個非常棒的工具!我們用一個長方形來代表全集 (S),並在裡面用圓圈來代表我們的事件 (A, B)。
主要集合運算
這是你將會看到的三種最重要的運算。別擔心,它們都基於簡單的詞語:「和」、「或」和「非」。
交集 (A ∩ B):「和」運算
這表示同時存在於事件 A 和事件 B 中的元素。在文氏圖中,它是圓圈重疊的部分。
例子:設 A 為擲出雙數的事件 {2, 4, 6},B 為擲出大於 3 的數的事件 {4, 5, 6}。那麼交集是 A ∩ B = {4, 6},因為這些數既是雙數「又」大於 3。
併集 (A ∪ B):「或」運算
這表示存在於事件 A 或 事件 B (或兩者皆是) 中的元素。它包括兩個圓圈內的所有內容。
例子:沿用事件 A = {2, 4, 6} 和 B = {4, 5, 6},它們的併集是 A ∪ B = {2, 4, 5, 6}。請注意,我們不會重複列出 4 和 6!
記憶小貼士:併集的符號 ∪ 就像一個杯子,把兩個集合的所有東西都裝在一起。
補集 (A'):「非」運算
這表示全集中所有不屬於事件 A 的元素。在文氏圖中,它是圓圈 A 以外的區域。
例子:如果 A 是擲出雙數的事件 {2, 4, 6},那麼它的補集是 A' = {1, 3, 5},即所有不是雙數的結果組成的集合。
重點歸納
集合符號為我們提供了表達概率概念的精確符號。請熟練掌握這三種:
- 交集 (∩) 代表「和」(重疊的部分)。
- 併集 (∪) 代表「或」(所有內容合併)。
- 補集 (') 代表「非」(其他所有內容)。
2. 加法定律:「或」概率的組合
既然我們已經學會了這些符號語言,現在就來應用它們吧!加法定律幫助我們找出事件 A 或 事件 B 發生的概率,即 $$P(A \cup B)$$。
一般加法定律
這是你必須知道的主要公式:
$$P(A \cup B) = P(A) + P(B) - P(A \cap B)$$為什麼我們要減去 $$P(A \cap B)$$ 呢?
想想文氏圖。當我們把圓圈 A 的概率和圓圈 B 的概率相加時,我們把重疊部分(交集)重複計算了兩次!所以,我們必須減去一次,才能得到正確的總數。
逐步例子:
在一組學生中,擁有貓的概率是 0.4,擁有狗的概率是 0.5,同時擁有兩者的概率是 0.15。隨機選出一位學生,他擁有貓或狗的概率是多少?
- 識別概率:
P(有貓) = 0.4
P(有狗) = 0.5
P(有貓 ∩ 有狗) = 0.15 - 應用公式:
$$P(\text{有貓} \cup \text{有狗}) = P(\text{有貓}) + P(\text{有狗}) - P(\text{有貓} \cap \text{有狗})$$
$$P(\text{有貓} \cup \text{有狗}) = 0.4 + 0.5 - 0.15 = 0.75$$
所以,該學生擁有貓或狗的機會是 0.75 (或 75%)。
特例 1:互斥事件
互斥事件是指不能同時發生的事件。
例子:當你擲骰子時,不可能同時擲出「1」和「6」。
對於這些事件,重疊是不可能的,所以 $$P(A \cap B) = 0$$。這使加法定律變得簡單得多:
互斥事件的加法定律: $$P(A \cup B) = P(A) + P(B)$$
特例 2:互補事件
還記得補集 A'(即「非 A」事件)嗎?一個事件和它的補集總是互斥的。更棒的是,它們覆蓋了所有可能性!
這給了我們一個超級實用的法則:
$$P(A) + P(A') = 1 \quad \text{或} \quad P(A') = 1 - P(A)$$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捷徑!有時候,計算一個事件不發生的概率,然後從 1 中減去它,會更容易。
常見錯誤提醒!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對於可以同時發生的事件,忘記減去 $$P(A \cap B)$$。請務必問自己:「這兩個事件可以同時發生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必須」減去交集!
重點歸納
要找出 A 或 B 發生的概率,請使用加法定律。完整公式是 $$P(A \cup B) = P(A) + P(B) - P(A \cap B)$$。如果事件不能同時發生(互斥),那麼公式的最後一部分就是零。
3. 乘法定律:「和」概率與條件
這部分是關於找出事件 A 和 事件 B 同時發生的概率,即 $$P(A \cap B)$$。在這裡,你要問自己的關鍵問題是:「第一個事件會影響第二個事件嗎?」
獨立事件:互不影響
獨立事件是指一個事件的結果對另一個事件的結果完全沒有影響。
例子:擲硬幣後再擲骰子。硬幣擲出公仔(正面)並不會改變骰子擲出 6 的概率。
對於這些事件,我們使用獨立事件的乘法定律:
$$P(A \cap B) = P(A) \times P(B)$$例子:
擲硬幣擲出公仔「和」擲骰子擲出 4 的概率是多少?
P(公仔 ∩ 4) = P(公仔) × P(4) = $$ \frac{1}{2} \times \frac{1}{6} = \frac{1}{12} $$
相關事件和條件概率
相關事件是指第一個事件的結果會改變第二個事件概率的事件。
例子:從袋中抽出兩粒波子,而且「沒有放回」第一粒。第二次抽取的概率會取決於你第一次抽到了什麼。
這引出了一個新概念:條件概率。我們將其寫作 $$P(B|A)$$,意思是「在事件 A 已經發生的情況下,事件 B 發生的概率」。
這給了我們一般乘法定律(適用於任何事件):
$$P(A \cap B) = P(A) \times P(B|A)$$逐步例子:
一個袋裡有 3 粒紅色波子和 7 粒藍色波子。逐粒抽出兩粒波子,而且不放回。兩粒都是紅色的概率是多少?
- 第一個事件的概率:
設 A = 第一粒波子是紅色。$$P(A) = \frac{3}{10}$$ - 第二個事件的概率(條件):
設 B = 第二粒波子是紅色。由於第一粒是紅色,現在只剩下 2 粒紅色波子,總共有 9 粒波子。所以,$$P(B|A) = \frac{2}{9}$$。 - 應用公式:
$$P(A \cap B) = P(A) \times P(B|A) = \frac{3}{10} \times \frac{2}{9} = \frac{6}{90} = \frac{1}{15}$$
你知道嗎?
判斷事件是否獨立的正式方法是檢查 $$P(A \cap B) = P(A) \times P(B)$$ 是否成立。你不應該只依靠直覺。如果該等式成立,事件就是獨立的;如果不然,它們就是相關的。
重點歸納
要找出 A 和 B 同時發生的概率,首先檢查它們是否獨立。
- 如果是(獨立),只需相乘:$$P(A \cap B) = P(A) \times P(B)$$。
- 如果否(相關),使用條件公式:$$P(A \cap B) = P(A) \times P(B|A)$$。
4. 概率增強:運用排列與組合
對於一些問題,可能會有太多結果無法一一列出。這時候,你在「排列與組合」章節學到的計數技巧就派上用場了!我們運用它們來找出基本概率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
快速回顧:主要公式
$$ \text{事件的概率} = \frac{\text{有利結果的數目}}{\text{所有可能結果的總數}} $$何時使用排列 (P) 對比 組合 (C)
這是最重要的決定。這裡有一個快速提示:
- 排列 ($$P_r^n$$):順序重要。在排列項目、分配特定職位(例如:會長、副會長)或創建密碼時使用。記憶小貼士:排列 = 排位。
- 組合 ($$C_r^n$$):順序不重要。在選擇一群人、組成委員會或選擇項目時,如果選擇的順序無關緊要,則使用組合。記憶小貼士:組合 = 組員。
逐步解題
遵循這些步驟,你就能像專業人士一樣解決這些問題!
- 仔細閱讀題目。判斷順序是否重要(排列)或不重要(組合)。
- 計算總結果數(分母):找出在沒有題目中任何特殊條件的情況下,選擇項目的總方法數。
- 計算有利結果數(分子):找出滿足題目特定條件的選擇方法數。你可能需要在這裡使用乘法原理(對於「和」)。
- 除法和簡化:將有利結果數除以總結果數,就能得到你的概率。
已完成的例子:
一個班級有 6 名男生和 5 名女生。現要選出一個由 4 名學生組成的委員會。委員會恰好有 2 名男生和 2 名女生的概率是多少?
步驟 1:排列還是組合?
這是一個委員會,所以選擇的順序並不重要。我們將使用組合 (C)。
步驟 2:總結果數(分母)
班級共有 11 名學生(6 名男生 + 5 名女生),我們從中選擇 4 名。
所有可能委員會的總數 = $$C_4^{11} = \frac{11!}{4!(11-4)!} = 330$$
步驟 3:有利結果數(分子)
我們需要恰好 2 名男生「和」2 名女生。
- 從 6 名男生中選擇 2 名的方法數:$$C_2^6 = \frac{6!}{2!4!} = 15$$
- 從 5 名女生中選擇 2 名的方法數:$$C_2^5 = \frac{5!}{2!3!} = 10$$
由於我們需要兩者兼備,所以相乘:$$15 \times 10 = 150$$ 個有利結果。
步驟 4:除法
概率 = $$ \frac{\text{有利}}{\text{總數}} = \frac{150}{330} = \frac{15}{33} = \frac{5}{11} $$
重點歸納
當概率問題涉及從一群組中選擇時,使用排列(順序重要)或組合(順序不重要)來快速計算總結果數和有利結果數。這將一個困難的問題轉化為結構化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