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與合金:團結就是力量!

哈囉!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摩天大廈的鋼筋骨架如此堅固?為什麼小號是閃亮亮的黃銅造的,而不是紅色的銅呢?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金屬與合金這個奇妙的世界裡。

在這些筆記中,我們將會深入探索金屬的奧秘。我們會看看金屬原子是如何整齊地堆疊在一起的。然後,我們會揭開製造合金的「秘方」——這些特別的金屬混合物通常比純金屬更堅固,用途也更廣泛。了解這些知識,能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從建築物到樂器,各種東西都會選擇使用特定的物料!


1. 純金屬的結構:秩序井然的世界

在深入探討金屬的結構之前,讓我們先快速重溫一下是什麼將它們結合在一起。

快速重溫:金屬鍵

想像一下一箱彈珠。現在,想像你將蜂蜜倒在上面,直到它們完全浸沒。這些彈珠就像正金屬離子,而蜂蜜就像一片自由流動的離域電子海

  • 這片「電子海」以一種堅固而具彈性的方式,將所有正離子緊密連結在一起。
  • 這就是為什麼金屬能夠導電(電子可以移動!)以及可以彎曲而不斷裂(離子層能滑動!)的原因。

晶格:金屬的藍圖

金屬原子不是隨機散佈的。它們會排列成一種非常整齊、重複的三維模式,稱為晶格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砌樂高積木。這個模式中最小的重複單元稱為晶胞。如果你知道晶胞長什麼樣子,你就能想像整個金屬的結構,因為它只是不斷重複這個單元而已。

金屬原子如何堆疊

想像你有一箱相同大小的球體(就像彈珠或橙子),你想盡可能多地放入。你肯定會將它們堆疊得非常緊密,對吧?金屬原子也是如此!它們主要有兩種堆疊方式。

方式一:密堆積結構(最有效率的方式)

這是球體最緊密的堆疊方式。在這些結構中,每個原子都與其他12個原子接觸。我們稱其配位數為12

密堆積主要有兩種,只是層的堆疊方式不同(想像 ABAB... 與 ABCABC...):

  • 六方密堆積 (hcp):常見於鎂 (Mg)鋅 (Zn) 等金屬。
  • 立方密堆積 (ccp):又稱面心立方 (fcc)。常見於銅 (Cu)鋁 (Al)銀 (Ag) 等金屬。

大家不用太擔心六方密堆積和立方密堆積的差異。要記住的重點是,它們都屬於「密堆積」,而且配位數都是12!

方式二:疏鬆結構(空間較大)

有些金屬採用效率稍低的堆疊方式。

  • 體心立方 (bcc):想像一個立方體,在8個角的每個角上各有一個原子,而在立方體的正中心有一個單一原子。

在這個結構中,中心原子與8個角上的原子接觸。所以,它的配位數是8。因為它沒有那麼緊密堆積,所以我們稱它為「疏鬆結構」。這在鐵 (Fe)鈉 (Na) 等金屬中很常見。

學習重點:金屬結構

金屬具有有序、重複的結構,稱為晶格。主要的堆疊方式包括:

  • 密堆積(六方密堆積 hcp 和立方密堆積 ccp/fcc):最有效率的堆疊。配位數 = 12
  • 疏鬆結構(體心立方 bcc):效率較低的堆疊。配位數 = 8

2. 什麼是合金?製成更優質金屬的配方

基本概念

合金是一種金屬與至少一種其他元素組成的混合物。這種其他元素可以是另一種金屬,也可以是非金屬。

類比:你可以把純金屬想像成純橙汁。合金就像一杯水果奶昔——你仍然有橙汁這個基底,但你混入了其他東西(比如草莓或香蕉),來改變味道、顏色和質感。

關鍵在於,合金是一種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原子沒有以固定比例化學鍵合。金屬的「電子海」依然存在,但正離子現在是不同類型的混合體。

合金如何形成:破壞原有的秩序

還記得純金屬中整齊、有序的原子層嗎?引入不同大小的原子會破壞這種完美的排列。

想像一堵由相同籃球完美堆疊而成的牆。讓一層籃球滑過另一層是相當容易的。這就像純金屬一樣,這也是為什麼純金屬通常柔軟且具延展性的原因。

現在,如果你用較小的網球或較大的保齡球替換一些籃球,會發生什麼事?這些整齊的層會變得扭曲和不平整。要讓這些層相互滑動就困難得多了。這正是合金中發生的情況!

不同大小的其他元素原子會破壞規律的晶格,使得離子層更難滑動。

你知道嗎?

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它對於製造工具和武器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為人類歷史的整個時期命名:青銅時代!

學習重點:合金

合金是金屬混合物。加入不同元素的原子會破壞純金屬的規律晶格。這種簡單的改變對物料的特性產生巨大影響。


3. 金屬與合金:特性大比拼

那麼,當我們製成合金時,物料的特性究竟會如何改變呢?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吧!

特性一:硬度和強度

  • 純金屬:通常較軟,延展性也較高。規律的原子層可以輕易地相互滑動。
  • 合金:幾乎總是比其主要金屬更硬、更堅固。扭曲的層阻止原子容易滑動。這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凹凸不平的籃球」效應!

例子:純鐵是一種相對較軟且容易生鏽的金屬。但加入少量碳(一種非金屬),你就能製成——這種合金非常堅固,構成了我們現代世界的骨幹。

特性二:導電性

  • 純金屬:優良的導電體。在規律、有序的晶格中,「電子海」可以自由流動,電阻很小。
  • 合金:通常比其純母金屬導電性較差。晶格中不同的原子會像障礙物一樣,散射流動的電子,使它們更難通過。

類比:電子在純金屬中流動,就像在完全空曠的走廊裡衝刺。而在合金中,它就像在擁擠的走廊裡衝刺——你不斷撞到人,這會令你減速。

常見錯誤提示!

一個常見的錯誤是說合金完全不導電。這是錯誤的!它們仍然是金屬,它們確實導電,只是通常不如純金屬。

學習重點:特性變化
  • 硬度:合金 > 純金屬(由於晶格扭曲)
  • 導電性:純金屬 > 合金(由於電子散射)

4.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合金及用途

我們選擇合金用於特定的用途,是因為它們的特性經過「調整」,比純金屬更優越。這裡有兩個你需要知道的經典例子。

  • 成分:主要是鐵 (Fe) 混合少量碳 (C)。可以添加其他金屬,如鉻和鎳,製成不同類型的鋼,例如不鏽鋼。
  • 與純鐵的特性比較:鋼比純鐵更硬、更堅固。不鏽鋼也高度抗腐蝕(生鏽)
  • 用途:建築物、橋樑、汽車車身、鐵路軌道、船舶和餐具(不鏽鋼)。凡是需要極高強度的地方都會用到它。

黃銅

  • 成分:銅 (Cu)鋅 (Zn) 的合金。
  • 與純銅的特性比較:黃銅比銅更硬,並具有吸引人的金色外觀。它也抗腐蝕。
  • 用途:樂器(如小號和薩克斯風)、水喉配件(水龍頭)、螺絲和裝飾品。選擇它是因為它結合了硬度、可加工性和美觀的特性。